天天看点

一个“字”暴露了班固、班超同年生的兄弟秘密

作者:曦观

最近在整理“三班”,整理之中突然发现了一个以前从未注意到的问题:班固是班超的哥哥,这是我们很早以前 学到的知识,但是为何二人是同一年(公元32年)出生?

一个“字”暴露了班固、班超同年生的兄弟秘密

思考之下有了许多猜测:

猜测一:历史资料有误。但查阅了有关资料,都显示说二人是同一年出生,并无资料记载说二人的出身时间存疑的。

猜测二:二人是同父同母,班固可能是1月份出生,班超是12月出生。不过这似乎有点……

猜测三:二人是双胞胎!双胞胎在古代可是要被视为不祥的征兆的,所以这这种可能想也非常小。

猜测四:二人是同父异母的兄弟。这种可能性是有的,但是没有查到确切的资料。

……

本来这个问题就要成为一个无解的状态时,但却有了意外的收获,简直叫人不敢相信就是这麽巧!这里要着重感谢一下热心网友,让我又学到了新的知识!

一个“字”暴露了班固、班超同年生的兄弟秘密

那么,这个谜团究竟是怎样解开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揭秘“名字里的奥秘”!

作为中国人,我们都知道,古人有“字”(“字”是对名字的注解、补充) ,而且世界上只有中国人有字,外国人没有。

古代要称呼别人,不能直接叫名字,显得很不礼貌的,要叫他的“字”,以示尊敬。比如,你看到李白了打招呼,你要说:“太白兄,最近可好?”而不能说“李白,最近可好?”

古代自己不能自称字,要直接说自己的名,表示谦逊。

比如曹操是你的好朋友,你要把曹操介绍给别人,你可以说“此位曹君,字孟德”,曹操自己可以说说:“贱姓曹,单名操。”

关于“字”的一些规则:

(1)根据出生顺序“字”分别称为“伯、仲、叔、季、常”等。

老大称“伯”或“孟”。

老大是嫡出称 ”伯“。例如:孙策,字伯符。老大是庶出则称 ”孟“。例如:马超,字孟起;曹操,字孟德。

老二称“仲”。例如:孙权,字仲谋。

老三称“叔”。例如:刘秀,字文叔。

老四称“季”。例如:刘璋,字季玉。

老五称“幼”。例如:马谡,字幼常。

(2)“字”还要与“名”相呼应。

例如:

周瑜,字公瑾。瑜和瑾都是美玉。

鲁肃,字子敬。“肃然起敬”。

蒋琬,字公琰。琬和琰都是美玉。

赵云,字子龙。“风从虎,云从龙”。

张飞,字翼德。飞,则需要翅膀。

(3)还有一种“字”,叫做“以字行”。

“以字行”是“以字行于世”的简称,即仅称呼此人的“字”,代替其名。“以字行”的特点是世人多仅称呼此人的“字”,而不熟悉其“名”。例如明朝著名内阁首辅,阁臣杨士奇,名寓,字士奇,但世人通常仅知其字,所以称之为“以字行”。反之,如李白,名白,字太白,因名、字都为世人所熟悉,就不能说是“以字行”。

屈原(名平,字原),以字行。

项羽(名籍,字羽),以字行。

伍子胥(名员,字子胥),以字行。

孟浩然(名浩,字浩然),以字行。

刘伯温(名基,字伯温),以字行。

唐伯虎(名寅,字伯虎),以字行。

看到这里,咱们再把班固和班超的“字”也摆出来看一看吧!

班固,字孟坚;班超,字仲升。

所以,你有答案了没有?

对了!班固,字孟坚,是庶出的长子。班超,字仲升,排行老二。所以,同父异母的班固和班超,自然在同一年出生也就合情合理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