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西漢的河西走廊四郡在今天的哪裡,這些城市命名有什麼來曆?河西走廊的位置河西四郡名字的由來

作者:小姐姐講史

有着秦皇漢武之稱的漢武帝,勵精圖治、開疆拓土,其耗費國力打下的河西走廊更是一雪白登之圍的恥辱。西漢皇朝的河西走廊大體位于現在的甘肅省中西部,并設立了赫赫有名的河西四郡,歸屬于當時的涼州。 河西四郡每一個名字都是一個典故,承載着漢朝的榮耀和艱辛,其中一個還跟冠軍侯骠騎大将軍霍去病有關呢!

西漢的河西走廊四郡在今天的哪裡,這些城市命名有什麼來曆?河西走廊的位置河西四郡名字的由來

提及走廊,您一看就懂什麼意思,但所起河西走廊,可能您就不太了解了。我就給您談談,走廊在地理名詞就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狹長管道式的通道,最著名的走廊就是阿富汗的瓦罕走廊,它像一把楔子深深地刺入帕米爾高原之中。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國有三條走廊,分别是海上走廊(海峽兩岸)、遼西走廊(山海關)、河西走廊。河西走廊簡單說就是德國學者所說的絲綢之路的一部分,不過這絲綢之路分為兩種一種是陸地,一種是海上。河西走廊就是路上絲綢之路的咽喉通道,這個通道位于河西。這裡的河西就是黃河上遊的中部的西部,其大體位置位于今天的甘肅省中西部境内。

我進一步談談,漢朝的河西走廊的詳細位置。河西走廊就是漢武帝時期所設定的河西四郡,這四郡分别是敦煌郡、酒泉郡、張掖郡、武威郡。

西漢的河西走廊四郡在今天的哪裡,這些城市命名有什麼來曆?河西走廊的位置河西四郡名字的由來

敦煌郡在哪裡?

敦煌郡位于甘肅西部的酒泉郡西部,位于河西走廊最西部,涵蓋了酒泉市下轄的敦煌市、瓜州縣(2006年前為安西縣)、肅北蒙古族自治縣、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等地。是當時通往西域的最後一個要道。

酒泉郡的位置。

酒泉郡在甘肅省、内蒙古自治區基本是一半一半,并且向今天的青海省伸出了觸角。其北部主要位于阿拉善盟的額濟納旗境内;酒泉郡南部大部位于嘉峪關市全境、酒泉市的玉門市、金塔縣、張掖市的肅南縣西南部等地;位于青海省的酒泉郡的一隅,主要在海北藏族自治州的祁連縣境内。

"跨國"的張掖郡。

西漢的河西走廊四郡在今天的哪裡,這些城市命名有什麼來曆?河西走廊的位置河西四郡名字的由來

張掖郡涵蓋于外蒙古一隅、内蒙古一部、甘肅大部、青海一角。具體而言,張掖郡北部挺入今天的外蒙古境内,其東經跨度在100°到103°左右,位于外蒙古的南戈壁盟(省)古爾班特斯蘇木(縣)南部、諾雲蘇木(縣)南部、巴彥達來蘇木(縣)南部、呼爾門蘇木(縣)西南部。在内蒙古主要伸入額濟納旗境内,張掖郡南部也在青海省的祁連縣境内。張掖郡橫跨甘肅的金昌市全境(金川區、永昌縣)張掖大部、武威市部分。張掖市的甘州區、臨澤縣、高台縣、山丹縣、國樂縣、肅南裕固族自治縣(部分)。又觸及了張掖市民勤縣西北部,同時依然觸及青海省的祁連縣。

武威郡的位置。

西漢的武威郡在觸及祁連縣的同時,主要内蒙古的阿拉善盟的阿拉善左旗的南部,甘肅方面,橫跨武威市、白銀市西北部的景泰縣、蘭州市的永登縣、臯蘭縣等地。

西漢的河西走廊四郡在今天的哪裡,這些城市命名有什麼來曆?河西走廊的位置河西四郡名字的由來

從上面的講述中,您知道了河西四郡的名稱。知其然不難,知其是以然也不難,我就來談談河西四郡的由來,有一個地名還跟霍去病有關系呢!您知道甘肅為什麼叫甘肅嗎?正是因為張掖和酒泉兩市。這個與安徽省的得名于安慶和徽州很相似,徽州如今支零破碎了,不好了解,甘肅就更難了。張掖和酒泉首字組合是張酒,尾字組合是掖泉,跟甘肅可是八竿子打不着啊。張掖古稱甘州,酒泉古城肅州,雖然很古,但沒有漢武帝時期地名古啊。今天的地名和漢武帝時期的地名是一樣,尤其是這河西走廊四郡,隻不過之前是郡現在是市了。

張掖郡的得名有二,一種說法是"張國臂掖,以通西域",另一種說法是"斷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腋)"。 "以通西域"這個好了解,那麼"張國臂掖"又是什麼意思呢?我的了解是張大漢朝,如臂使指,聯通西域。這裡的國本來該說成"邦"的,但漢高祖的名諱是"邦",是以相邦隻能稱為相國,邦也隻能改為國。張國的意思和陳勝吳廣說建立的張楚的意思相似,是張大國家之意。和今天所說的,撸起袖加油幹差不多。"斷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腋)"的說法也很有深意,霍去病等将領拿下河西走廊後,匈奴悲歌:"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顔色",對匈奴而言真是斷臂之痛,對漢朝來說那是張開腋窩奮鬥的結果。

西漢的河西走廊四郡在今天的哪裡,這些城市命名有什麼來曆?河西走廊的位置河西四郡名字的由來

酒泉郡的得名源自八個字:

"城下有泉,其水若酒。"

城下有泉可以了解,其水像酒是什麼意思呢?泉水和酒水不都是無色的嗎?這裡的像酒隻能從味道上來了解了,那麼為什麼酒泉城的泉水很像酒呢?這裡有個霍去病的典故,話說霍去病大勝匈奴,漢武帝非常高興,不遠千裡,親賜冠軍侯美酒。年少有為的霍去病,不僅打仗威猛而且非常仗義,當即把酒倒在了泉水之中,和将士們一起分享兌酒的泉水。這泉水也就有了淡淡的酒香,很像是酒。因為是皇帝賞賜,于是把兌酒的泉水喊成了酒水,于是也就有了酒泉的稱呼。

前121渾邪王降漢,漢武帝設立酒泉郡和武威郡。這武威郡也跟霍去病有關系,武威郡為什麼叫武威呢?原因很簡單就是漢朝很威武!雖遠必誅的大漢軍隊,所向無敵,戰無不勝,漢武帝為之自豪,給予大漢軍隊"武功軍威"的贊譽。為了紀念大漢軍隊的豐功偉績,為了彰顯皇帝的聖德,于是在前111設立了武威郡。不過,在地名評價上往往有金張掖、銀武威之稱,而對于敦煌我們所知道的隻是莫高窟。

敦煌郡和武威郡同一年成立,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在酒泉郡的基礎上,單獨劃出一部分成立了敦煌郡。對于敦煌郡的得名,古代先賢都認為敦煌就是大盛的意思。唐朝宰相李德裕的父親李吉甫在他的著作《元和郡縣圖志》說:

"敦,大也。以其廣開西域,故以盛名。"

可近代以來,專家們的研究,得出的結果并非如此。他們認為一般認為敦煌最早稱呼是"敦薨"。而"敦薨"在《山海經》是對當地土著的發音的音譯。日本學者藤田豐八認為,那時的土著正是月氏人。對于敦煌的意思,岑仲勉認為是桃花石,王宗維認為是朵航,就是古羌人所說的誦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