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雜談·寺山修司和動畫漫畫界(一)——紀念寺山修司誕辰80周年

雜談·寺山修司和動畫漫畫界(一)——紀念寺山修司誕辰80周年

作者:文/塔塔君 協力/北村勇志/anitama 封面來源:19歲的寺山修司

引言

筆者在日本旅行時,逛了日本最大的連鎖二手書店book off,在那裡筆者想要買關于寺山修司的書。筆者詢問了一個年輕的店員小哥:這裡有他的書嗎?

“寺山修司?是誰啊?”結果筆者得到了這樣的回答。店員小哥繼續問,“他是什麼人?”

關于寺山修司是誰這個問題,筆者也不能輕易回答(當然日語盲也是一個原因),因為寺山修司身份太多了,電影導演、劇本家、歌人、作家、詩人、賽馬評論家。尴尬之下一時不知道如何回答。最後筆者問了一個年邁的店員,才從茫茫書海中挖出他的一本詩集。

這個經曆讓筆者不得不感歎,寺山修司也要被日本新一世代遺忘了嗎?日本如此,國内的各位接觸過他的可能更少。也讓筆者也不得不感謝命運讓筆者邂逅寺山修司。

雜談·寺山修司和動畫漫畫界(一)——紀念寺山修司誕辰80周年
《再見 絕望先生》引用寺山修司的詩句:“請把幸福寫個一百遍,這樣就誰都能簡單地變得幸福了。”

寺山修司,他在筆者前一篇文章《丸尾末廣<少女椿>的密話》中已經略微介紹過。去年的12月10日是他誕辰80周年,日本那邊也陸陸續續舉辦不少關于他的紀念活動。他在筆者眼中是瘋狂而有才的人,他是孤獨的,他就像他的超現實電影一樣,與大衆背道而馳,這是他的浪漫。正因佩服,是以溯源。在漫畫動畫業界中,也有不少人士癡迷于寺山修司。在他誕辰80周年之際,為大家介紹這位前衛藝術家,是筆者撰寫本文的初衷。首先從還原一個寺山修司開始介紹吧。

雜談·寺山修司和動畫漫畫界(一)——紀念寺山修司誕辰80周年
冥土への手紙—寺山修司生誕80年記念音楽祭海報,宇野亞喜良繪制。

宇宙的形成

導演園子溫形容寺山修司的世界就像宇宙。

1935年12月10日,寺山修司出生,根據寺山修司的母親和其夫人九條今日子回憶是青森縣弘前市绀屋町出生的,寺山修司表示“因為是在行駛的列車中出生的,是以沒有故鄉”。父親原本是經常輾轉縣内各派出所的警察,太平洋戰争開始後被征入伍,寺山修司十歲那一年(1945年),父親戰死在塞班島,母親隻好把他托付給在青森縣開電影院的親戚,這造成他孤僻敏感的性格,對寺山修司的人生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在他的大多數作品中父親這個角色總是“缺席”的;以及對于他的故鄉青森,他始終把自己當作異邦人,這些都在他的電影作品《死者田園祭》有所表現。

雜談·寺山修司和動畫漫畫界(一)——紀念寺山修司誕辰80周年
寺山一家,1937年拍攝

而寺山修司的藝術啟蒙是詩歌,并非電影。在他國中的朋友京武久的美影響下,他開始寫俳句(1949年),并且加入文藝部,在校内寫了大量詩歌、俳句、童話。在那個時候,寺山修司覺醒了他的藝術細胞,深受文學浸淫。

雜談·寺山修司和動畫漫畫界(一)——紀念寺山修司誕辰80周年
14歲的寺山修司
雜談·寺山修司和動畫漫畫界(一)——紀念寺山修司誕辰80周年
寺山修司中學期間發表的詩歌《青之星》,資料來自wowow電視台2015年10月31日播出的《掃墓物語》第三集。 “我的母親生了肺病 然後望向天空 啊 想變成星星 我死了 也許會變成那樣美麗的星星吧” ——節選此詩。

1954年,寺山修司如願以償地逃離了他的故鄉,進入了早稻田大學的國文學科,開始穿着和歌,并在18歲獲得第二屆“短歌研究”新人獎。在大學期間他認識了他的一生摯友谷川俊太郎,是個詩人,他最廣為人知的作品或許是1963年版《鐵臂阿童木》的主題曲《阿童木之歌》(這首相信父母輩的人都聽過),以及宮崎駿的電影《哈爾的移動城堡》的主題曲《世界の約束》的歌詞。寺山修司和谷川俊太郎曾經在1982年到1983年期間用映像的方式來互相寫信并且整理出版發售,兩個藝術家的錄像信成了一段佳話。

與此同時,日本的學生正在進行反安保運動,那段期間大大小小的學生運動接連不斷,或前衛,或過激(順便一說,這些曆史在《冰菓》、《超人幻想》、《虞美人盛開的山坡》等動畫作品都有描寫過)。寺山修司也加入了反安保運動,并與石原慎太郎、谷川俊太郎、羽仁進等人組成了“青年日本會(若い日本の會)”。見證了反安保運動的寺山修司大概也有把這些記憶烙在他的映像作品中:他在1971年發表的實驗短片《番茄醬皇帝》便是講述小孩子推翻大人建立起來的政權,并把大人當作奴隸,并且對成人的事情有興趣(至于是啥你懂得),一個荒謬至極的故事。

入學一年後,寺山修司休學了。

雜談·寺山修司和動畫漫畫界(一)——紀念寺山修司誕辰80周年
19歲的寺山修司

1960年,寺山修司為須川榮三導演作品《みな殺しの歌より 拳銃よさらば!》寫了他的電影處女腳本;接着和日本新浪潮導演筱田正浩合作撰寫劇本,并且在筱田正浩導演作品《幹枯的湖》制作期間認識了他的未來妻子九條今日子(原名為九條映子,寺山修司過世後改名);當年“青年日本會”的夥伴羽仁進導演也和他合作了《初戀·地獄篇》;他還在這段期間結識了大島渚(《青春殘酷物語》、《戰場上的快樂聖誕》)……寺山修司在60年代進軍電影界為他鋪開了前所未有的地下文化道路,并迎來了寺山修司人生中最大的轉折——1967年1月1日建立劇團“天井棧敷(演劇実験室・劇団天井桟敷)”。

雜談·寺山修司和動畫漫畫界(一)——紀念寺山修司誕辰80周年
25歲的寺山修司和九條映子。1970年和寺山修司離婚,但是直到寺山修司去世之前,她一直幫助着寺山修司;寺山修司去世後,她也成了寺山修司精神遺産的傳播者。她于2014年4月30日去世,享年78歲。

下一期開始講寺山修司建立的劇團天井棧敷,并且追溯《忏·再見 絕望先生》裡對天井棧敷的neta。

雜談·寺山修司和動畫漫畫界(一)——紀念寺山修司誕辰80周年

本文僅供anitama發表,任何機關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本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官方網站:http://www.anitama.cn

官方微網誌:@animetamashii

微信公衆号:anitama0815

原文: m.anitama.cn/article/1ac7d84cfb30f712?utm_source=toutiao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