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育南)
林氏家族,出了3位在中國現代史上不同尋常的人物:林育南、林育英(又名張浩)和林彪(原名林育容)。他們三人為堂兄弟,都在黨内擔任過要職。
林育南是三兄弟中第一個參加革命的,并引導林育英、林彪走上了革命道路。他是卓越的工運領袖,與恽代英齊名,曾任中共中央候補委員、中華全國總工會常委兼秘書長、湖北省委代理書記。1931年在上海龍華被國民黨反動派秘密殺害。
林育英年長林彪10歲。他們兄弟之間感情很好,林育英在林家排行第八,林彪等都尊稱他為"八哥"。
(林彪)
1897年,林育英出生在湖北省黃岡市。1909年,13歲的林育英入塾讀書,不久,因家庭貧困辍學,随父操持祖傳手工染織業。
1919年,林育英參加族弟林育南在家鄉創辦的通俗講演社學習,受馬克思列甯主義的影響,在家鄉開展愛國活動。
三年後,林育南、林育英發起成立了帶有共産主義性質的"共存社"——這也就是中共正式成立之前湖北"共産主義小組"的淵源了。1922年2月,林育英在武昌由恽代英、林育南介紹,加入中國共産黨。
在林育英的革命生涯中,他曾三次受傷,兩次被捕。1930年他被派往東北任滿洲省委工委書記、省委黨委,在滿洲省委被日寇破壞後,他臨危受命,重組滿洲省委,并擔任省委書記。1932年因叛徒告密,遭日軍逮捕。日寇用盡酷刑拷打他,将他的手腳捆綁在老虎凳上,用棍子撬開他的嘴,往肚裡灌水,灌滿水後在他的肚子上踩杠,冷水和着血從鼻子、嘴裡往外流。盡管後來被營救出獄,但身體受到了嚴重傷害。
次年1月,林育英赴莫斯科,任全國總工會駐赤色職工的國際代表、中共中央駐共産的國際代表。當時,共産國際與中共中央早已失去電訊聯系,為了盡快與中共中央建立聯系,共産國際指派他回國與中共中央接上關系。于是,他化名張浩,與在蘇聯受訓的趙玉珍踏上了歸國旅程。
他們由外蒙入境,跋山涉水,忍饑受餓,風餐露宿,曆時一個多月,終于來到中共中央所在地瓦窯堡。他與中央負責人張聞天、毛澤東等相會,又與弟弟林彪相聚。于是,中共中央得以與共産國際恢複聯系。
抗日戰争全面爆發時,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八路軍,下轄三個師,林彪為115師師長,林育英為129師政委。毛澤東不無調侃地對他們說:“假如林育南還在,幹脆八路軍這三個師都由你們林家包了。”
(左起:林彪、林育英、毛澤東)
129師組建期間,林育英作了大量的思想政治工作。但是,由于在白區工作時潛伏下來的多種疾病,他已難以擔當艱苦的軍旅工作。師長劉伯承看到他發病時的痛苦情形,心情極為難受,隻得向中央如實報告他的病情,請求讓他去延安治病,另派一同志前來接替政委一職。1938年春,他被調回中央,接替他的是八路軍政治部副主任鄧小平。
1940年4月30日,林育英與毛澤東、朱德等中央上司人應邀到延安青年文化溝出席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大會。會議開始後,突發腦溢血,雖然沒有生命危險,但卻無法站立起來。
1941年8月,日軍戰機飛到延安上空,轟炸中共中央機關和中共上司人住處,林育英病情急劇惡化。經過中央醫院全力搶救,病稍有好轉。1942年2月,林彪由蘇聯養傷好了之後,取道新疆回國,剛剛抵達延安,獲知林育英病危住院的資訊後,急匆匆趕到醫院,弟兄兩個在病房相會。
(林育英故居)
1942年2月下旬,林育英的病情日益惡化。3月5日,林育英用微弱的聲音将警衛員、秘書及妻子等人叫到身邊說:"我不行了,革命20年如一日,未能看到革命勝利,深以為憾。我死後,請組織上将我葬在楊家嶺對面的桃花嶺上,使我能天天望着黨中央、毛主席!"
3月6日,林育英在延安中央醫院逝世。
(毛澤東為林育英執绋擡棺)
中共中央上司人毛澤東、朱德、任弼時、陳雲、葉劍英等輪流為林育英守靈。3月8日上午4時至9時,延安各界人士萬餘人參加了林育英的遺體告别儀式。儀式結束,萬餘人參加出殡。毛澤東、朱德、楊尚昆、徐特立等中央上司人親自将棺材擡到桃花嶺上安葬。這是毛澤東一生中惟一一次執绋擡棺。毛澤東還為他的墓碑題寫“張浩同志之墓”。
(毛主席等中共領袖們為林育英擡棺送行)
目睹姐妹遭淩辱,她成了雙槍抗日女英雄,卻為啥在棺材裡睡了7天
她是清朝最美格格,為了溥儀曾做婦科檢查!為何終身未嫁?
王熙鳳呼風喚雨,為啥浪蕩賈琏還要出去找小三?做女人可不能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