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周子廉:張德禮教授獸醫病毒學各論第3-4講課外、課後思考題解答

周子廉 :張德禮教授獸醫病毒學各論第3-4講課外、課後思考題解答

——動醫1805周子廉 2018011024

周子廉:張德禮教授獸醫病毒學各論第3-4講課外、課後思考題解答

思考題:

1.異常(過強)天然免疫應答性重大呼吸道病毒病包括哪些?什麼是發炎風暴或細胞因子風暴?

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發炎風暴是細胞因子的過度反應,主要是人的免疫系統針對外界病毒和感染的誘因、一些藥物的一種過度反應。過度反應無分敵我的時候,就造成了對機體自身的傷害

周子廉:張德禮教授獸醫病毒學各論第3-4講課外、課後思考題解答

2.三防(防核武器、防化學武器、防生物武器)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生物武器戰劑多以病毒為主,為什麼?病毒武器使用威脅危害多大,使用戰略、政策是什麼?核武器有使用過原子彈,試驗過的氫彈,還有可能的中子彈及禁止研發的钴彈,後面兩種威脅、危害更大,總體而言,投入大戰,後果如何?

病毒傳染性高,緻死率高,對人體傷害大,不易治療。使用戰略是保障自身安全。核武器造成的傷害是某一地區局限性的危害,而病毒武器有傳染性,會随着人流或空氣傳播更廣。

周子廉:張德禮教授獸醫病毒學各論第3-4講課外、課後思考題解答

課後思考題:

1.試述微rna病毒科的主要特點及分類。

大學有230多種成員,僅次于布尼亞病毒科。有許多重要的病毒,如188年lasllfrosch發現的口蹄疫病毒,是目前研究最為深人的動物病毒之一 , 用x射線行射結晶成像技術已在原子水準測定了該病毒的結構。

分類:ictv 第8次分類報告中大學共有9個屬:口蹄疫病毒屬、腸病毒屬、心病毒屬、鼻病毒屬(rhinovirus)、 肝病毒屬、副腸孤病毒屬、馬鼻病毒屬、嵴病毒屬及捷申病毒屬。第9次分類報告取消了鼻病毒屬,新增猴禽豬腸病毒屬、塞内卡病毒屬、震顫病毒屬及禽肝炎病毒屬,共12個屬。過去未定屬的禽腦脊髓炎病毒及鴨肝炎病毒現在分别歸人震顫病毒屬及禽肝炎病毒屬。原來歸于鼻病毒屬的人甲型鼻病毒及牛鼻病毒,現改劃于腸病毒屬及口蹄疫病毒屬。分屬的依據主要是基因組布局的差異。

2. 口蹄疫病毒有哪些血清型?解釋其易發生抗原性漂移的原因。

口蹄疫病毒有七個血清型,分别為o,a,c,sat1,say2,sat3以及亞洲1型,每個型又可進一步劃分亞型。抗原性漂移,主要是由于編碼血凝素(ha)或神經氨酸酶(na)蛋白基因的一系列點突變,導緻了h或n蛋白分子上抗原位點氨基酸的替換與同一亞型内ha和na基因發生點突變有關,屬量變,可引起中、小型流行。

3.闡述口蹄疫病毒的流行、緻病特點及對策。

緻病機理:病畜口、 鼻,蹄等部位出現水宛為主要症狀,且可能跛行。不同動物的症狀稍有不同。懷孕母牛可能流産,然後導緻繁殖力降低。豬則以酸蹄為最主要的症狀。山羊和綿羊的症狀通常比牛溫和。口蹄疫傳播迅速,常在牛群及豬群大範圍流行。除馬以外,羊及多種偶蹄動物都易感。此病的緻死率很低,但是感染率很高。人類偶能感染,多發生于與患畜密切接觸的或實驗室從業人員,多為亞臨床感染,可表現發熱、食欲差及口、手、腳産生水疱。反刍動物感染的主要途徑是通過吸人感染,但也可通過采食或接觸污染物感染。病毒經呼吸道感染時,最初在咽複制,而後傳播到其他組織。在臨床疾病出現前的24h,患畜排出病毒,奶中也帶有大量病毒,并持續數天。感染豬噴出的飛沫中含有大量的病毒。

本病毒可長距離經氣霧傳播,依賴于風向及風速,特别是低溫度及高濕度、陰暗的天氣。在1967--1968年英國的口路疫流行就是因為長距離的氣霧傳播。1981 年用計算機模拟了病毒從法國穿越英吉利海峽到達英國的可能性。本病毒可在某些康複動物的咽部長時間存在,牛可長達2年,綿羊可達6個月。豬未發現病毒的持續感染。野生動物如非洲的水牛甚至攜帶不止種sat 亞型。本病毒在反當動物産生持續性感染的機制仍不清楚。康複與抗體的産生相關。早期igm抗體既能中和同型病毒,也可以抗異型病毒。康複期産生的lgg是型特異性的或是亞型特異性的。康複牛對同型病毒感染的免疫力可維持1年或稍長。細胞免疫的作用與其他微rna病毒感染一樣,一般認為意義不大。

周子廉:張德禮教授獸醫病毒學各論第3-4講課外、課後思考題解答

4.如何鑒别口蹄疫病毒野毒感染與疫苗接種?

診斷口蹄疫的診斷 隻能在指定的實驗室進行。送檢樣品包括水泡液、剝落的水疱皮、抗凝血或血清等。死亡動物還可采淋巴結、扁桃體及心。樣品應冰凍儲存,或置于ph7.6的甘油緩沖液中。有多種檢測方法。oie推薦使用商品化及标準化的elisa試劑盒,如果水疱液或組織含有足夠量的抗原,數小時之内就可獲得結果。可采用rt pcr檢測樣本中的病毒。如果樣品中病毒的滴度較低,可用bhk-21細胞培養分離病毒。分離的病毒通過elisa或者中和試驗加以鑒定。過去認為可以通過檢測via (病毒相關抗原)的抗體區分野毒感染與疫苗接種。現在知道,via實際上是病毒聚合酶(3d蛋白),疫苗中也有,檢測3d抗體并不能區分感染與免疫。取而代之的是檢測3abc抗體,是疫苗中沒有的非結構蛋白,免疫動物3abc抗體陰性,感染動物則為陽性。

5.比較豬水疱病毒與口蹄疫病毒的異同。

豬水疱病毒與口蹄疫病毒發病相似,發熱,蹄冠部水疱,偶由腦脊髓炎。可用elisa和rt-pcr鑒别。

6.腸病毒對豬、禽各有何緻病特點?

對豬表現為發熱,蹄冠部水疱等,作用強烈。對禽類常導緻腦脊髓炎,但比較溫和。

周子廉:張德禮教授獸醫病毒學各論第3-4講課外、課後思考題解答

7.腦心肌炎病毒的貯主及緻病對象如何?

腦心肌炎病毒本病毒的天然宿主為水鼠等嗜齒動物,通過嗜齒動物傳給人類、猴、馬、牛、豬及象等。美國、澳洲及南非豬群及象群管流行心肌類并引緻死亡。還發現本病毒與犬、貓的非化膿性腦膜腦炎有關。獵人等特殊人群體内可檢出emcv抗體,提示該病毒可能具有公共衛生意義。本病毒經口人侵。在消化道上皮細胞複制。人工感染懷孕母豬1d内即可出現病毒血症,持續8d.至少7可在儲類檢出病毒。仔豬感染2d可在任何組織中分離出病毒。組織學檢查可見心肌細胞及浦肯野纖維間質性心肌炎及壞死,還可見壞死性肩桃體炎及間質性胰腺炎。emcv 對仔儲有較高緻死率,并引緻母豬繁殖障礙。emcv隻有一個血清型,但毒株的緻病性有差異,可能與病毒基因組中的poly (c)長度及vpi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等有關。能凝集豚鼠、小鼠等的紅細施。可在雞區增殖,然後可适應vero或bhk21細胞,并産生cpe.診斷可分離病毒,用rt-pcr檢測病軒中的病毒核險,中和試驗和elisa可檢測抗體,清除污染的鼠類及滅鼠是防控的有效措施,預防可接種滅活疫萄,在象群已顯示了保護作用。

周子廉:張德禮教授獸醫病毒學各論第3-4講課外、課後思考題解答

1.嵌杯病毒有何結構特點?

主要特性病毒顆粒無囊膜,直徑40nm,核衣殼20面體對稱。病毒衣殼由90個相同的拱形雙體蛋白亞機關組成,進而在表面形成32個杯狀凹陷(圖36-1),病毒是以特征性嵌杯結構而得名。諾瓦病毒屬的某些毒株呈毛茸茸的圓球狀,曾稱為小圓球病毒。

2.試述貓嵌杯病毒的緻病特點及鑒别診斷。

緻病機理:經氣霧及接觸傳播, 買賣貓的人是更重要的傳播媒介。潛伏期2~6d。相當多的康複貓從口咽部排出病毒,排毒時間可持續數年甚至終生。貓表現為結膜炎、鼻炎、氣管炎、肺炎以及口腔潰瘍等。1歲以上貓由于産生抗體,是以很少發病。幼貓的發病率高,貓惠的死亡率可達30%。

診斷:僅根據症狀無法 與貓疱疹病毒1型感染差別,可做電鏡檢查鑒别。或用貓源細胞分離病毒,再做熒光抗體染色或elisa确診。

3.試述兔出血症病毒的傳播途徑、緻病特點、診斷及預防控制

緻病機理:本病毒經糞 口途徑傳播,2月齡以上免易感。最急性者常在6-24内光亡。急性或亞急性病例可見流鼻液,并可表現各種神經症狀,發病率100%,死亡率90%,劑檢可見凝血塊充滿全身組織的血管:血管内凝血可能引發了肝壞死。病毒能凝集人紅細胞,受體力糖脂。澳洲和紐西蘭引進rhdv用以控制當地過多的野生家免,出乎意外地發現,蚊、蠅及烏鴉、鷹等肉食性鳥,可作為本病毒的傳播媒介。

診斷:從感染組織 主要是肝可獲得高滴度的病毒,用人紅細胞做血凝試驗,再以抗體做血凝抑制試驗即可确診。也可用其他方法如電鏡觀察(圖36-3)或elisa等做出診斷。

防控:兔出血症是oie規定的通報疫病。除采取嚴格的隔離消毒措施外,可取肝等勻漿制成滅活疫苗,對免群進行免疫接種,來毒的vp60基因可用杆狀病毒表達,并産生無核酸的病毒樣顆粒,用于口服或注射免疫均有效,但未商品化。

周子廉:張德禮教授獸醫病毒學各論第3-4講課外、課後思考題解答

4. 戊型肝炎病毒有何特點?

其與披膜病毒科有相似之處,其複制酶與風師病毒等有較高同源性,其加相酶(apping enyme)的性質與甲病毒虹ictv第8次分類報告未确定其科,200年召開的病毒性肝免國際會議得其定為度好的需杆,又譯為成型肝炎病毒科, 202 年ictv第9次病毒分類報告予以确認,

戊肝病毒科隻有一個屬:虎肝病毒屬。戊型肝炎病毒是目前确認的該屬唯一成員。基因組為正鍊rna,大小約為7 200nt,分為3個閱讀框,orfi 編碼非結構蛋白,orf2 編碼主要衣殼蛋白(cp), orf3重疊于orf1及orf2,編碼113-~114個氨基酸的小分子磷蛋白,功能不明。cp分子品質72 0 hev可分為5個基因型,1型及2型僅感染人,3型和4型感染人和動物,1-4型具有交叉免疫力,hev的結源株屬于基因3型和4型。

5.星狀病毒有何緻病特點?如何檢測?

主要特性病毒顆粒有明顯纖突,直徑28~30nm, 20 面體對稱。負染後電鏡觀察約有10%的病者甄粒呈五角或六角星狀,是以得名。基因組為單分子線狀正鍊rna,大小為6 800nt。5'端與vpg蛋白共價結合,3'端為聚a尾。rna有感染性。兩個主要衣殼蛋白的分子品質分别為90000u及27 000~ 30000u.還有一些次要蛋白及非結構蛋白。病毒在複制過程中産生全長基因組rna及24 000nt的亞基因組rna.後者編碼主要的衣殼蛋白的前體。本病毒在細胞質複制,成熟的病毒顆粒蓄積在細胞質内呈晶格樣排列,通過細胞裂解而釋放。牛、豬、貓及人星狀病毒可在同源原代胚腎細胞中生長,豬與人星狀病毒還可适應于傳代細胞系培養,但均需添加10 ug ml胰蛋白酶以激活病毒與細胞的結合。本病毒對ph3、50c經1h、60c經5min、脂溶劑及去垢劑均有抵抗力。rt-pcr可檢測本病毒。

6.披膜病毒科的分類及對獸醫學的重要性如何?

分類大學分 為甲病毒屬 和風疹病毒屬。 後者僅種,為感染人的風疹病毒。甲病毒屬有29個成員,其中6個主要引緻馬的疾病,并對人有緻病性,有很明顯的地理分布特點。代表種為辛德比斯病毒,由按蚊傳給人類,毒株毒力有差異,多數緻無症狀感染,少數引發多發性關節炎、皮疹及發熱。

周子廉:張德禮教授獸醫病毒學各論第3-4講課外、課後思考題解答

7. 黃病毒科如何分類?各有何特點?

分類大學有3個屬: 黃病毒屬(fatirm)植病毒屬cpeanerna 及C肝病毒屬hpurtin (表6-3)。黃病毒屬成員多達69種以上,大多數是人看共患病原,按其集因組的相似性及中和表位的分布,可分為3大複合群:蚊媒複合群、鮮煤複合群及未知提介群.尚有一些成員未能分群。絕大多數的生活史包括昆蟲脊櫃動物昆蟲的循環,蚊媒複合群的日本腦炎病毒及西尼羅河病毒均為比較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鴨坦布蘇病毒則是我國新近發現的水禽緻病病毒。

瘟病毒屬包括豬瘟病毒、牛病毒性腹瀉病毒1型(bvdv1)和2型(bvdv2) 以及邊區病病毒等,均為重要的善醫學研究對象。基因測序顯示它們的關系密切,盡管自然感染有明顯的宿主特異性,實驗感染豬瘟病毒可感染牛,bvdv也可感染豬、綿羊及其他反刍動物。

8. 瘟病毒屬主要成員的關系如何?

沒找着

9.牛病毒性腹瀉病毒有哪些生物型?其緻病性及基因結構有何差異?

種的區分根據緻病性、 抗原性及基因序列的差異,heinz 等(0000提出将bvdv分為兩個種: bvdv1及bvdv2。二者均可引緻牛病毒性腹瀉和黏膜病,但bvdv2毒力更強,還可引緻成年牛急性發病,導緻嚴重的血小闆減少及出血綜合征,與豬瘟病毒有相似的緻病特點。但bvdv2與豬瘟病毒抗原性無交叉,bvdv1 則有之。後者還可自然感染豬。瘟病毒屬成員的基因組的5非編碼區(ncr)的序列差異> 15%,bvdv1與bvdv2也是如此。

周子廉:張德禮教授獸醫病毒學各論第3-4講課外、課後思考題解答

10. 試述豬瘟病毒的傳播特點及檢測手段。

典型的豬瘟為急性感染,伴有高熱、厭食、委頓及結膜炎。潛伏期2~4d.病豬白細胞嚴重減少,低于任何其他豬病的水準。仔豬可無症狀而死亡.成年第往因細面維發感職在1周内死亡。死亡率可高達100%。亞急性型及慢性型的潛伏期及病程均延長,其病毒毒力減弱。此種毒株感染懷華母豬導緻死胎、流産、木乃伊胎或死産,所産仔豬不死者産生免疫耐受,表現為顫抖、矮小并終身排毒,多在數月内死亡。病豬或無症狀的持續感染家豬(主要是種豬)以及野豬是直接接觸的傳染源。此外,各種用具如車輛、豬場人員的鞋等也可間接接觸傳播。

診斷:應在國家認可的實驗室進行。 病料可取胰、淋巴結、扁桃體、脾及血液。用熒光抗體染色法、免疫組化法或抗原捕捉elisa法可快速檢出組織中的病毒抗原,也可用rt-pcr檢測樣本中的豬瘟病毒核酸。用細胞培養可分離病毒,但由于不産生cpe,需用免疫學方法進一步檢出病毒。

11.鲹神經壞死病毒的特點及緻病意義如何?

本病毒為乙型野田村病毒屬的代表種。病毒顆粒無囊膜,球狀,20面體對稱,平均直徑37mm,樣本電鏡下可見病毒顆粒表面具有明顯的突起。基因組為兩個分子的單股正鍊rna,二者同在才有感中性。rnai為3 100nt. rna2 為1400nt,二者的3’端均無聚a尾。在感染細胞中還有400mt 的亞基因物rna3源于rnai,未裝配到病毒顆粒之中,功能不明。核衣殼蛋白分子品質42000u,由rna2編碼,rnai編碼分子品質110000u的rna聚合酶。病毒可耐受氯仿、56c經30min及ph2~9。除sjnnv外,本屬已确認的成員還有鲽神經壞死病毒、石斑魚神經壞死病毒、盹神經壞死病毒。上述病毒均與sjnnv有抗原性交叉,主要感染對象為鲈、石斑魚、黃帶黪、鲽、牙鲆、大菱鮃等,涉及至少11科22種魚,除美洲及非洲外幾乎世界各地的海魚育苗場均有發現。魚苗最為易感,空泡化腦病及視網膜病是其特征。症狀主要為神經性的行為異常,死亡率高,有的可達100%。病魚組織切片可見神經細胞壞死及細胞質内包涵體。

周子廉:張德禮教授獸醫病毒學各論第3-4講課外、課後思考題解答

12. 白尾病的病原及特點如何?

主要特性病毒顆粒無囊膜.球狀,20面體對稱,直徑26~27 nm.五邊形或六邊形。是羅氏沼蝦白尾病(又稱羅氏招蝦肌肉白濁病,wmd)的主要病原。此外,還發現該病毒的衛星病毒,稱為超小型病毒,形态與mrnv相似,但較小,直徑14~16 nm, xsv 的緻病性尚不清楚。mrnv xsv易在白紋伊蚊c6/36 細胞系中培養,培養溫度為28c.魚ssn-1細胞系也可部分支援兩種病毒的複制。

緻病機理:感染的羅氏沼蝦幼體和仔蝦大規模死亡,成蝦有抵抗力,但可作為帶毒者。病毒可通過親蝦垂直傳播給仔蝦。可能通過水準和垂直傳播兩種方式在蝦苗繁殖場中傳播。對蝦(印度對蝦、斑節對蝦、日本财蝦)、鹵蟲、大生昆蟲田警、 晏蜓、龍虱、松藻蟲等均可作為白尾病的傳播媒介

周子廉:張德禮教授獸醫病毒學各論第3-4講課外、課後思考題解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