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樂與怒——可能是北京最有良心的美食部落客

歡迎關注
之前幾期咱一直在懷念北京的舊時光,尤其是咱老宣武的回憶,今天咱回歸主題,聊美食,聊咱北京的美食。
提起炒肝,咱北京人第一個想到的應該就是天興居,會鮮居,因為炒肝這碗吃食還就是當年人家發明的,而且前些年天興居炒肝還被被列入了“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是以在炒肝這塊,天興居的權威性是不容置疑的。
店内挂着的天興居大事記
熟悉我的讀者都知道,我之前文章中推薦過好幾家炒肝,比如趙記、缪家婆什麼的,感興趣可以移步,也批判過幾家炒肝,比如姚記,但是一直沒敢動天興居,就是因為他太權威了,太有名了,我怕它萬一不好吃可怎麼辦?
天興居鮮魚口店
套用話劇茶館裡的一句台詞,我愛炒肝,我怕他完了!天興居要不好吃,可沒人會覺得是他水準不行,隻會認為炒肝本身就不好吃!
好巧不巧,前幾天帶孩子去三裡河公園玩去,從西口出來往鮮魚口走,進來沒幾步就是這家天興居,那就擇日不如撞日了,咱進去看看吧!
天興居
首先這門臉夠氣派,秒殺北京所有炒肝店,根本就不在一個水準線上,而且人家還有二樓呢。
店内環境
往裡走這環境就更甭聊了,又是秒殺一衆炒肝店,絕對的高規格上檔次!
價目表
炒肝12一碗,還真算可以,但這鹵煮40一份有點誇張了就,而且不知道眼尖的您發現了沒有,還有一款“素炒肝”,我是沒敢嘗,另外特别說一下,點餐時候意外發現服務員是北京人,一度讓我覺得這味差不了!
炒肝包子
按規矩點的一碗炒肝一兩包子,師傅盛炒肝時候格外仔細,感覺是在邊挑邊盛,我還覺得師傅挺講究的,這咱先按下不表。先說這模樣,打眼一看,這碗炒肝顔色比較淺,而且芡不亮,還特别渾濁,有很多小顆粒,但細看又不像是蒜沫,包子呢,隻能說中規中矩吧,就是小點。
炒肝
我不知道某某點評上那照片怎麼拍出來的,反正我這碗就這模樣,重點是味道,一口喝進去,感覺跟以往的炒肝都不太一樣,團粉味道明顯更重,腸呢,切片比較碎,嚼上去還算比較軟,味道偏淡,肝也一樣,偏淡。
團粉
然後重點咱說這個量,肯定有行家得說我不該用勺,但他家這碗肝兒,您要是不用勺,那就是喝團粉呢,一共四五片腸、兩片肝,剩下這多半碗,全是團粉,這也就又說回了為什麼師傅邊挑邊盛,因為他要是不挑,很可能就給您盛一碗純團粉吃!而且通過這個量,咱也就知道了味道為什麼這麼淡!
包子
然後咱們說這個包子,也絕對不怎麼好吃,但是呢,比起炒肝來,這包子水準還算可以了!最後吃了兩個半包子,少半碗炒肝。
從店裡出來心情很複雜,真是捧着敬意去的,帶着失望而歸。有那麼一句話用在這塊再合适不過了,那就是“金絮其外,敗絮其中”!
最後想說的是,甭管是外地的遊客,還是本地的吃客,您要是之前沒吃過這東西,第一次就上這種“百年老字号”吃的,那可能您這輩子就跟北京小吃拜拜了,這對您來說是一種遺憾,對我們來說是一種無奈!
以上,如果您喜歡聽我聊天,歡迎您關注我
北京樂與怒,一個北京孩子的随筆,記錄這座城市的快樂與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