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節書摘來自異步社群出版社《技術的潛能:商業颠覆、創新與執行》一書中的第1章,第1.1節,作者:【美】alfred marcus(艾爾佛萊德·馬庫斯),更多章節内容可以通路雲栖社群“異步社群”公衆号檢視。
社會學家丹尼爾·貝爾将主導二戰後經濟增長大潮的技術重要性逐漸減少的階段稱為後工業時代。在這一時期,理論知識是創新的源動力,經過技術教育訓練的專業人員成為主導力量,技術評估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思維的力量在殘酷角逐中勝出。從前,經濟活動圍繞人力、自然資源和資本進行。現在,物質财富輸給了知識财富。以資訊技術(it)崛起的關鍵元素微處理器為例(見第9章,“錯過移動科技的諾亞方舟:英特爾和amd”),原材料成本隻占産品成本的2%,而主要利潤來源于微處理器晶片的設計。在醫療技術、基因技術、替代能源、人工智能、材料科學和納米技術領域的例子也比比皆是。主體價值并非來自于原材料,而是來自于思想。本章簡要讨論這些技術的潛力,下一章就将舉例說明為這些技術的商業化而付出的努力以及是以而遭遇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