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馬訊 8月15日-16日,為期兩天的2020年全國馬術場地障礙青少年錦标賽在内蒙古自治區馬術運動管理中心圓滿落幕,這也是該項賽事連續第二年在呼和浩特舉辦。全國馬術場地障礙青少年錦标賽今年已舉辦至第9屆,也是中國馬術協會主辦的持續時間最長、影響力最大的國家級青少年馬術賽事。

此次賽事共分為青年a組1.25米級别個人賽、青年b組1.10米級别個人賽、少年a組1.10米級别個人賽和少年b組0.9米級别個人賽4個級别賽事。少年b組0.90米級别個人賽采用貼時賽賽制,來自超技馬房的13歲杭州女孩張嘉怡搭檔馬匹“lily657”以零罰分、79.43秒赢得冠軍。相較于此次賽事其他三個級别的冠軍騎手已經在國内的多次賽事中斬獲佳績,張嘉怡絕對算得上一匹名副其實“黑馬”!
張嘉怡目前師從著名的盛裝舞步全國冠軍騎手蘭超。但張嘉怡平時的生活、學習都在杭州,教練和自己的愛馬“lily657”都在北京,1200多公裡的距離,讓張嘉怡沒辦法像其他騎馬的孩子一樣,平時閑暇時間以及周末都可以去練習騎馬。隻有等到時間較長一點的節假日,嘉怡才能等來她的騎馬“機會”。
或許正因機會如此的得之不易,嘉怡也分外珍惜自己和馬相處的時光。
今年暑假,完成在杭州的學習之後,第二天一早嘉怡便和媽媽搭乘早班飛機來到北京,馬不停蹄地直接奔赴馬場。在這次呼和浩特的錦标賽結束之後,母女倆已經第一時間回到杭州,嘉怡開始為新學期的課程做準備了。下次騎馬,可能要等到十一國慶小長假了。
自從四年前經過媽媽的朋友推薦接觸馬術之後,當時不滿10歲的嘉怡似乎一瞬間就成為了一個“小馬癡”,這孩子竟然對騎馬喜歡的不行!嘉怡幾乎認得出國内經常參賽的每匹馬的名字,對國外一些騎手更是如數家珍。
圖:鋼琴和馬術,對于嘉怡是不一樣的優雅
嘉怡的學習成績一直都很好,并且從國小一年級,一路走來都是班長,非常有責任心。在馬術之外,嘉怡跑步、遊泳、素描、鋼琴都很不錯,甚至在100米、200米、4×100米多個項目多次奪得冠軍!跟很多家長一樣,嘉怡媽媽還是抓學習為主,并沒有讓女兒在馬術上面有特殊對待。但自從國小四年級正式接觸馬術之後,嘉怡和馬之間,竟然有一種老友重逢的默契和情感。有時候嘉怡有些事情不對媽媽講,反而會和馬溝通。
嘉怡每次到馬場後的表現,讓媽媽身邊的朋友也感慨道:“你女兒可能不是簡單玩一下,應該是來真的了!”
隻要去馬場的日子,小小年紀的嘉怡幾乎都是俱樂部裡最早一個去騎馬的。杭州夏天最熱的時候,有時會有40度的高溫濕熱天氣,嘉怡上午半天騎馬,下午還要去上課學習。每次上完馬術課,馬靴裡都能倒出不少水,嘉怡的小腳丫就一直泡在水裡,從沒跟媽媽抱怨過。每次騎完馬,洗馬、喂馬……嘉怡都要自己做,就是特别想跟馬多待哪怕一分鐘,每次幾乎都是媽媽把女兒拽出馬場的。
嘉怡媽媽對嘉怡小時候騎馬的一個畫面至今都印象深刻:小小個頭的嘉怡,在一匹高頭大馬身旁,時不時地露出個小腦袋,自己刷馬、喂馬、整理馬具……現在想起來,都非常美好。
嘉怡媽媽對女兒的學習要求很高,而嘉怡從國小一年級開始就是品學兼優的學生,作為班長的她還是老師的得力“小助手”。要想在學習之外,取得更好的成績,毫無疑問嘉怡需要比大多數孩子付出更多。甚至同學們都在暑假旅行的時候,她還在馬術場揮汗如雨。
圖:嘉怡每天晚上都要準時完成作業
如果最初嘉怡讓媽媽感受到的是她對馬的喜歡,那麼現在應該就是熱愛。而這些熱愛,是從一次次應對挫敗感中展現出來的。
嘉怡媽媽坦言,這是她第一次感受到女兒内心如此的強大。有媒體記者現場問最後壓軸出場的嘉怡當時是怎麼想的?嘉怡說:我上場之後,什麼都沒想,想的隻是障礙路線,想的怎麼把馬騎好。被記者問到“聽到最後滿場歡呼和掌聲什麼感受?”時,嘉怡可愛地說,真的完全沒有聽到現場的聲音,當時就在拍自己的馬,非常感謝我的馬。
一次次摔下,一次次爬上馬背,不斷迎接新的挑戰;面對複雜多變的賽場情況,獨自做出合理應變;和敏感的馬在一起,完成一次又一次的跳躍或者舞步——恰恰是因為馬術,讓嘉怡媽媽感受到自己的女兒竟然還蘊含着這麼多的“未知能量”。
嘉怡媽媽感慨:“孩子學騎馬,某種意義上對父母的心理也是一種考驗。因為孩子跳得越高,我的心理承受能力也需要越來越強。”
她說,不會對嘉怡有馬術成績上的要求,她感受到快樂就好。嘉怡媽媽由衷地感慨:“馬有一種神奇的力量,我覺得它和一般的動物是不一樣的!我真的希望可以有更多的家長讓孩子去體驗馬術,它帶來潛移默化的改變,隻有身處其中的孩子和家長才能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