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盤點幾種雲南的獵奇食物,做法聞所未聞,看起來更是有些害怕

雲南位于我國西南部邊陲,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這裡發揮的淋漓盡緻。也因為如此,雲南飲食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情。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民族美食與中原菜系都有很大的不同。很多食材、配料、做法更是大多數人聞所未聞的,有些看起來還會有些害怕。一起來看一下雲南到底有哪些獵奇食物吧~

盤點幾種雲南的獵奇食物,做法聞所未聞,看起來更是有些害怕

牛撒撇 是傣家人用來宴請賓客的世傳名菜。逢年過節或辦喜事時要殺牛,把黃牛宰殺後,取出牛的脊肉用火把它烤黃,再切成細肉絲,拌以煮熟後的牛肚雜,放上姜、蒜、辣子、花生香碎面等香料和佐科,然後再用煮沸的牛粉腸水和牛膽汁拌均勻就可以吃了。其特點是細膩可口,香味淳正,色澤誘人,具有健胃、消燥熱、增食欲的功能,受人喜愛。

盤點幾種雲南的獵奇食物,做法聞所未聞,看起來更是有些害怕

白族生皮 是大理一帶的白族人民傳統的待客名菜。“吃生皮”的習俗,相傳始于南诏時期,至今深受人們喜愛。凡是有白族人聚居的地方,一定有人吃“生皮”。而這個生皮并不是生的。白族人殺豬的時候,清理豬皮上的毛,用稻草燒烤過後,整頭豬呈金黃色,皮子及其以下兩三寸的部位,實際上已經被稻草烤熟了。然後開肚解剖,趁新鮮将火燒豬肉的肚底肉、後腿肉、豬嘴、豬肝分切成薄片或絲狀來食用。

盤點幾種雲南的獵奇食物,做法聞所未聞,看起來更是有些害怕

生皮口感鮮嫩、滑爽,且味美甘甜、營養豐富,并且沒有半點腥味。凡是到大理旅遊的遊客,隻要有膽量品嘗生皮的,一定都會因為它的美味而贊不絕口,吃了還想再吃。

盤點幾種雲南的獵奇食物,做法聞所未聞,看起來更是有些害怕

布朗族油炸花蜘蛛 将昆蟲作為菜肴端上宴席,外來的朋友定然是一陣心驚肉跳。雲南德宏及西雙版納的傣族、景頗族和德昂族,除了吃一般的植物、動物食品外,至今還保留着人類早期以昆蟲為食品的習慣。

盤點幾種雲南的獵奇食物,做法聞所未聞,看起來更是有些害怕

壯族内髒泡酒 米酒是壯族人過節和待客的主要飲料,在米酒中配以雞膽即為“雞膽酒”、配以雞雜即為“雞雜酒”、配以豬肝即為“豬肝酒”,飲雞雜酒和豬肝酒時将酒水一飲而盡,雞雜、豬肝則留在嘴裡慢慢咀嚼,既可解酒,又可當菜。

盤點幾種雲南的獵奇食物,做法聞所未聞,看起來更是有些害怕

傣族拌黃螞蟻蛋 螞蟻蛋在傣家是一道傳統名菜,不僅味道鮮美,而且還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不過,螞蟻蛋雖然好吃,卻極為難得。食用的螞蟻蛋,都是生長在樹上的大黃螞蟻所産的。爬上樹去取蛋時,免不了要承受螞蟻叮咬之苦,因而在傣族民間,早就有“不是強者,休想吃到螞蟻蛋”的說法。

盤點幾種雲南的獵奇食物,做法聞所未聞,看起來更是有些害怕

基諾族蝌蚪拌臭菜 蝌蚪拌臭菜是基諾人的美食,将小蝌蚪洗淨,放入開水中微燙,拌上調料和蔬菜後味道聞起來臭似北京的臭豆腐,但吃起來卻細嫩軟滑、清涼爽口,餘味無窮;而且将其放人口中用牙一咬,還會發出“啪啪”的聲音,好吃還好玩,别有一番情趣。臭菜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能治療多種肺疾,以及婦科疾病,蝌蚪拌臭菜不但細嫩軟滑、清涼爽口,而且極具藥價。

盤點幾種雲南的獵奇食物,做法聞所未聞,看起來更是有些害怕

德昂族肉生 肉生,是德昂人獨特的美食,其主料為生鮮麂子肉或魚肉,也可用鮮豬頭、鮮牛肉,德昂人常吃的肉生有骨頭生和肝生,做骨頭生或肝生的獨特材料是橄榄枝的内皮。取出橄榄枝的内皮,與鮮肉或鮮肝一起剁碎成泥狀,拌上芫荽、罵榴汁、芫荽、小米辣、芫荽、鹽巴等配料,即可食用,橄榄皮的酸澀味,配料的辛辣味,使骨頭生和肝生吃起來酸辣香澀,十分可口。

大家都吃過雲南這些獵奇食物麼?歡迎在評論區給小編留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