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恪生不逢時,庶出的血脈和奇特的身世,注定了他的一生曆史上的李恪是一個很受史家青睐的皇子。

作者:史無止境

吳王李恪是唐太宗和大楊妃所生的兒子,這個優秀的王子,隻因為具有前朝皇室的血統,與大唐皇帝的寶座擦肩而過。更有甚者,唐太宗辭世四年後,因為房遺愛、高陽公主謀反案,長孫無忌以謀反的罪名把李恪也一同誅滅。這個曆史上被唐太宗稱為“英果類我”的王子,最後以一曲悲歌作為自己生命的終曲。那麼,吳王李恪真的參與了這起謀反案嗎?

千年的淺吟低唱,唱盡了盛世唐朝的酸甜苦辣與愛恨情仇。在唐朝衆多的皇子皇孫裡,毫無疑問,吳王李恪是一個很讓人心疼的王子。他的一生,并未在史書上留下太多可圈可點的事迹,但在零星的曆史記載中,後世仍然可以看到一個悲情王子無可奈何的一生。他的人生,從他一出生,就注定了會是一個悲情的結局。作為隋炀帝的外孫,唐太宗的兒子,帝王之家的身世,不僅沒使他是以富貴一生,反而深受其累,最後還被牽連到一起謀反案之中,英年早逝,成為大唐三百年史冊上最悲情,最令人扼腕悲痛的王子。

李恪生不逢時,庶出的血脈和奇特的身世,注定了他的一生曆史上的李恪是一個很受史家青睐的皇子。

遍查史書,雖然對他的記載不是太多,但通篇沒有一句蔑視的話語,更多的是對他由衷的稱贊。而這在中國曆史上,是很少見的。

吳王李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個兒子,他的母親楊妃是隋炀帝的女兒。這個具有兩代帝王血統的王子,深得太宗的喜愛。太宗對他寄予厚望。貞觀十一年(637年)正月,太宗将李恪由潭州都督改派為安州都督(今湖北安陸)。李恪赴任前,太宗專門寫了一封情深意切的信給他,在信中,太宗告訴兒子:“……汝宜自勵志,以最日新,方遠膝下,凄戀何已。欲遺汝珍玩,恐益驕奢,故誡此一言以為庭訓。”離開長安後的李恪,卻并未了解父親的苦心。突然之間獲得的自由,讓他開始放蕩不羁。在安州的日子,百無聊賴之中,年少輕狂的他發狂地愛上了打獵。他頻繁地外出打獵,在馬上,任意揮父親親自教給他的馬術。在一次外出打獵的時候,他和下屬忘情地追逐獵物,使得安州百姓的莊稼受到很大損失。他還和乳母的兒子博塞(一種賭博的方式)。這件事情被大臣參給太宗,太宗知道後氣壞了,怎麼好好的兒子一出去沒多久就變了。于是,立即下令免去李恪官職,削去食邑三百戶,并且命他立刻回長安。

愛之深,責之切,因為愛他,是以,才對他有更高的要求。太宗對他的偏愛毫不掩飾。李恪免職回京後,太宗在日理萬機中,還專門找李恪作了一次語重心長的談話:“父之愛子,人之常情,非待教訓也。子能忠孝則善矣,若不遵誨誘,忘棄禮法,必自緻刑戮。父雖愛子,将如之何?”

李恪生不逢時,庶出的血脈和奇特的身世,注定了他的一生曆史上的李恪是一個很受史家青睐的皇子。

回到長安後,經過這件事情,李恪也對自己有了更多的認識。他再也不像以前那麼不懂事了。他知道了該怎樣禮賢下士,知道了作為太宗的兒子,他應該有怎樣的氣魄。慢慢成熟起來的李恪,終于知道如何完善自己。他不僅像父親一樣善騎射,還總能在一些治國問題上,發出自己的聲音。很多時候,太宗和大臣議政的時候,他說出的觀點,總能讓衆大臣們默許點頭。而這個時候的父親,坐在高高的寶座上,總是微微地笑着。《舊唐書·太宗諸子傳》這樣記李:“司空、安州大部督吳王李恪母,隋炀帝女也。恪又有文武才,太宗常稱其類已。即名望甚高,甚為物情所向…”《資治通鑒》所記與此相同,并綜合評論說:“太宗諸子,吳王恪、濮王泰最賢,皆以才高辯悟為長孫無忌忌嫉,離間父子,遽為豺狼…”

在皇位繼承人的争鬥中,李承乾因為準備謀殺太宗而“搶班奪權”,濮王李泰也圖謀奪得太子位。兄弟倆暗地裡的争鬥終于雙雙敗露,一個被廢為庶人,一個被貶徙鄖縣。

在太子李承乾被廢以後,太宗一直在立誰為太子的問題上猶豫再三。在長孫無忌極力勸說下,太宗選擇了九子李治作為太子。後來,唐太宗考慮到李治為人怯懦,怕他挑不起大唐的江山,又一度向長孫無忌提出,想改立三子吳王李恪為太子。但是,太宗的這個提議卻遭到了長孫無忌激烈的反對。太宗甚至有些生氣地對長孫無忌說:“你反對立李恪,是不是因為他不是你的外甥?而長孫無忌沒有其他太多的反駁之辭,隻是一再地說:“晉王仁厚,守文之良主;儲副至重,豈可數易?願陛下熟思之。”關于立李恪為太子的事情,自此,再也沒有提起過。

李恪生不逢時,庶出的血脈和奇特的身世,注定了他的一生曆史上的李恪是一個很受史家青睐的皇子。

太宗辭世以後,臨終前,将輔佐李治的重任,托付給長孫無忌和褚遂良。在舅舅長孫無忌的全力輔佐下,晉王李治順利登上了皇帝的寶座,即唐高宗。李治對于皇室的其他兄弟,倒沒有太多外心。然而,他的舅舅長孫無忌可不是一盞省油的燈。當初,和太宗在玄武門一起奪取天下所付出的艱辛,讓他非常清楚失去權力的下場。

于是,一場對皇室的殺戮開始在長孫無忌的心中醞釀。于長孫無忌而言,這個羸弱的外甥,确實需要他強硬的幫助。太宗辭世前的托孤,讓他覺得自己有責任為這個懵懂無知的外甥保住大唐的江山。而在所有可能對李治統治造成威脅的人裡面,高陽公主之流是長孫無忌不屑一顧的。隻有一個人,讓他每每想起,都會輾轉難眠。這個人就是吳王李恪。

機會終于來了。永徽三年(652年)底,高陽公主和房遺愛密謀造反,但是,這個像鬧劇一樣的謀反被房遺愛的哥哥房遺直揭發。提審房遺愛的時候,長孫無忌親自審理。他一再地對房遺愛進行引導。最後,房遺愛在長孫無忌的引導下,寫下了吳王李恪也參與了謀反的證詞。拿到房遺愛寫下的證詞時,長孫無忌多年來的噩夢,終于要結束了。刹那之間,他有些心花怒放。

永徽四年(公元653年)二月初二,李恪在長安被高宗賜死,年約三十四歲。他的唯一的把柄是和他的妹妹、房遺愛的老婆高陽公主“過從甚密”。這誅滅的理由,是多麼的牽強可笑。

長孫無忌當然無法接受有任何人對他的親外甥的統治造成威脅,哪怕這樣的威脅是潛在的。于是,僅僅一個理由一和妹妹“過從甚密”,吳王李恪便罪當誅滅。

李恪生不逢時,庶出的血脈和奇特的身世,注定了他的一生曆史上的李恪是一個很受史家青睐的皇子。

其實,吳王和高陽之間的“過從甚密”和政治是沒有關系的。在皇家的衆多兄弟姐妹中,李恪隻是真心地疼愛着他這個小妹妹。他們互相欣賞對方的美麗、英武和别人難以企及的魅力,是以,心心相印,一見面總有說不完的話。有野史稱,李恪和高陽公主年少時,曾有一段難以啟齒的關系。他和她互相傾慕對方的文才和外表,隻是,他們是兄妹,這血脈相連的事實讓他們無法跨越年少時候的兩小無猜,讓他們從小就比其他兄弟姐妹親密些。其實,在皇家的衆多兒女中,哪個哥哥和妹妹好點,也無可非議。然而,當為了鞏固權力而進行争鬥的時候,沒有權力的人,注定要為權力作出犧牲。李恪的生命結束得讓人目瞪口呆,甚至後世史書評價他的冤死“絕天下望”。如果一個人的死亡,可以絕天下之望,可以讓天下的人都為此惋惜,那麼,他的優秀,他得到的人心,我們無法想象!

李恪生不逢時,庶出的血脈和奇特的身世,注定了他的一生曆史上的李恪是一個很受史家青睐的皇子。

作為太宗和楊妃的兒子,李恪從小是低調的。因為特殊的身世他的母親從小就告誡他不可太過張揚。不知道李恪如何知道了他的身世。或許當他幼年的時候,總是不解為什麼兄弟們一直對他冷嘲熱諷,大臣們看他的眼神總有一種冷漠和敵視。然後有一天,當他的母親認為他有能力承擔或者不得不承擔上一輩人的恩怨時,她退下了所有的一盞悠悠的宮燈,讓在母親身邊的他宮女,準備向兒子一一道來,暫且感受到了一點溫暖。昏暗的燈火搖曳着兩個孤獨的影子,楊妃向兒子娓娓道來。她從文帝開國的豐功偉業說到炀帝的暴虐無道,從晉陽起兵的人心所向說到玄武門的血流成河。她細細道來她的兒子所受一切不公平待遇的根源,那就是他的身上流淌着兩代帝王的血液。“這已然注定,無法改變。”楊妃長長地歎了一口氣,說完了最後一句話。從兒子記事起,她就一直在給兒子灌輸一種思想,不要太鋒芒畢露,不要太張揚自己的個性,不要去追求太多的權力安分一些,也許,這樣可以全身而退。聽完母親的叙述,也許,恪的眼睛裡,已,,經含滿淚水。不知道恪知道這一切以後,會是怎樣的心情。或許,他會痛苦地質問上蒼“為什麼”。也或許,他會微笑着握緊母親的手,溫柔地對他的母親說:“我懂了。”然後是長長的沉默。他終于明白過來,從小到大,為什麼兄弟們看他的時候,總讓他覺得有些怪異。還有那些和父親一起打下江山的大臣的目光,總讓他感覺如坐針氈。兒子太優秀了,楊妃深感驕傲,卻又有着深深的擔憂。宮廷權力鬥争的殘酷,從來不因為朝代的更疊而有所改變。她從隋王朝走到唐王朝,看到了太多血腥的事實。她甚至為了讓兒子避開朝廷的糾紛,請求太宗把兒子封到遠遠的吳國去。作為一個母親,她不願意去為兒子争取什麼,這是她唯一能做的。隻要兒子能夠平安度過一生,她願意放棄他的陪伴。沒有人知道,分開後的母子倆,彼此是如何地想念對方。

李恪生不逢時,庶出的血脈和奇特的身世,注定了他的一生曆史上的李恪是一個很受史家青睐的皇子。

如此心高氣傲的吳王,如此想要施展自己治國的才能,然而,隻因為這不可改變的血緣關系,他隻有小心翼翼地藏好自己的傷口,遠遠地到江南水鄉的恬淡中去度過餘生。

然而,無論他如何不與權力相争,仍擺脫不了身世帶來的宿命。他一直想要避免陷入長安城裡權力漩渦的争鬥,但是,最後,他還是無法擺脫命運的擺布。

當李恪在江南的深深宅院中,面對突然闖進來的禁軍時,是怎樣的心慌意亂,又是怎樣的坦然?其實,他早知會有這麼一天。然後,他整整衣衫,凜然回到長安接受對他“莫須有”罪名的審判。

父親幾年前已經死了,他和作為前朝公主的母親一起,隻能作為魚肉,任人宰割。再沒有人可以保護他們!李恪心裡從來不曾有過一絲的反意,他甚至隻想在江南的水鄉裡在“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的童趣中就此終老。然而,作為皇帝的兒子,而且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兒子,一個前朝皇帝的外孫,他對自己的命運無法把握!

最終,他還是被冤枉地連坐于房遺愛和高陽公主的謀反案件。其實,沒有高陽公主,長孫無忌一也會收拾吳王李恪,因為他實在太出衆了,“有英武才”,果敢堅毅,最像李世民,他的身上集合了兩代帝王的英氣。在太宗的所有兒子中,他也最具有帝王之相。

李恪生不逢時,庶出的血脈和奇特的身世,注定了他的一生曆史上的李恪是一個很受史家青睐的皇子。

如果他是長孫皇後的嫡子,誰都無法動搖他繼承人的地位,可惜,他的母親是隋炀帝的女兒,即使他能以庶子的身份成為大唐儲君,唐王朝的開國功臣們也不願看到,他們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讓一個有隋炀帝血脈的王子來繼承。如若他和太宗其他的兒子一樣平庸,也許,他可以善終,偏安于煙雨江南做他一世的吳王。然而,“帝親所望,中外所向”,名望如他,出色如他,也就注定,他将以悲歌作為生命的終曲。

也許,作為一個皇帝的兒子,作為前朝皇帝的外孫,死亡于他,反而是一種解脫。從那以後,他可以不再沖突,不再痛苦于自己的身世所帶來的煎熬。

後人面對李恪的悲情人生,隻能感歎惋惜,為他的隕落而無奈為他的一生而心碎。

其實,李恪的悲情,不在于他具有兩代帝王血統的身世,那隻是放棄選擇的借口。究其根源,在于封建王朝幾千年的腐固執,遵從封建禮儀,以嫡立太子,這也是政治平衡。雖然在當時,立李治不立李恪可能是一個比較明智的選擇,但在曆史上卻是最大的遺憾。不幸的是,皇位隻有一個,兄弟卻有一群,而他隻是一個庶子。

可惜曆史不能重來,後人隻能用“盛唐之殇”來感李格的隐退和冤死!

而對于妹妹高陽公主,無論她如何胡作非為,如何失意惆怅,吳王李恪都沒有故意疏遠她。當朝廷宣告他的罪狀的時候,他心裡最清楚不過的是,這樣的悲劇,從他出生便已注定。他沒有任何的埋怨,都是被太宗寵愛的孩子,他們都無法擺脫自己的身世帶來的宿命。吳王臨刑之前,發出了他的詛咒:“社稷有靈,無忌且族滅!”不知當時長孫無忌聽到這句詛咒的時候,是否有一絲的心悸?

李恪生不逢時,庶出的血脈和奇特的身世,注定了他的一生曆史上的李恪是一個很受史家青睐的皇子。

永徽六年(655年),唐高宗不顧大臣們的冒死苦谏,廢王皇後和蕭淑妃,冊立武則天為皇後。在立後事件上,長孫無忌堅決反對高宗立武則天為皇後。顯慶四年(659年),在武則天的授意下,許敬宗費盡心機,把長孫無忌編織進一樁朋黨案,進行惡毒陷害。長孫無忌曾經竭盡全力輔佐的外甥李治,先是吃驚不信,繼而傷心懷疑,他指令許敬宗再審查。然後,面對許敬宗足未出戶就編造出來的關于長孫無忌謀反的供詞,他哭泣道:“舅若果爾,朕決不忍殺之,天下将謂朕何,後世将謂朕何!”高宗下诏削去了長孫無忌的太尉官職和封邑,流徙黔州,但準許按一品官供給飲食,算是對舅舅的照顧,對他當年為自己争得帝位的報答。長孫無忌的兒子及宗族全被株連,或被流放或被殺害。三個月後,高宗又令許敬宗等人複查此案,許敬宗派人前往黔州(今貴州),逼迫長孫無忌自殺。

曆史的重複如此驚人地相似。長孫家族在武則天的陷害下,走上了同樣悲怆的凄涼末路。這是曆史的周期率,在封建社會的漫長歲月中,不斷重複着“其興也勃,其亡也忽”的規律。可悲的是,後世的皇子皇孫始終記不住前人書寫的經驗和教訓。吳王死後,陰冷的天空下起了大雪,然後,鵝毛般的大雪覆寫了一切!

李恪生不逢時,庶出的血脈和奇特的身世,注定了他的一生曆史上的李恪是一個很受史家青睐的皇子。

曆史就是這樣的邏輯,成為王,敗為寇。物換星移,青史自會留下刻痕。李恪生不逢時,庶出的血脈和奇特的身世,注定了他的一生和皇帝這個寶座沒有緣分。

不得不承認,曆史就像藏于巨石中的美玉,不打破沒有人知道,可是一切早已注定,是你的躲也躲不開,不是你的争也争不來。

他甘願領受這一切,因為,輪回早已注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