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徐社東:淺談馬叙倫和他的三個時代

作者:民進網

喜歡拍照的馬老給我們留下了許多過往,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财富。

曆史是人民群衆創造的,你拍下稍縱即逝的照片、聲像,乃至你留下的筆墨、言語,也許會成為曆史的見證。

一部民族史,一部奮鬥史,一部英雄史。

結合杭州師範大學倉前校區的馬叙倫曆史資料陳列館,所見馬老的遺物、文獻、書畫作品,尤其是許多珍貴的照片。

作為一名民進人,對馬老的一生,嘗試淺談“馬叙倫與他的三個時代......”

第一個時代——清朝

徐社東:淺談馬叙倫和他的三個時代

1885年4月27日,馬叙倫誕生在杭州一書香門第——馬琛書家。那年是清光緒十一年。

馬叙倫字彜初,後更字夷初,号石翁,又号寒香,晚号石屋老人。

從馬叙倫的《石屋餘渖》、《石屋續渖》中,我們可以見到他經曆的往事,非常精彩的故事。

徐社東:淺談馬叙倫和他的三個時代
徐社東:淺談馬叙倫和他的三個時代

光緒十四年(1888年),不足4周歲的馬叙倫就跟着浙江鄉試第一名的王先生,讀起了《國小韻語》,到10歲時,他一手毛筆字寫得是人人稱贊。

父親是秀才,是縣學生員,在壯年時去世,這以後全靠母親做祖上留下的鞋鋪供養家人。

徐社東:淺談馬叙倫和他的三個時代

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15歲的馬叙倫入學杭州養正書塾,在那兒,受陳介石的影響,接受民主主義教育。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馬叙倫到上海從事報刊編輯工作,為《政藝通報》、《新世界學報》作主筆、主編。

光緒三十年(1904年)20歲的馬叙倫結婚,他在新房門口貼了對聯,寫着“卿桴獨立鼓,我揭自由旗”。此後,他在杭州、江山、諸暨等地做教員,傳播革命思想。

徐社東:淺談馬叙倫和他的三個時代

晚晴時,讀書人出20歲,好蓄須。時年,滬、杭兩地有四位頗有聲望的馬姓青年,皆美髯飄然。他們是1881年生的馬君武,1882年生的馬寅初,1883年生的馬一浮,1885年生的馬叙倫。

徐社東:淺談馬叙倫和他的三個時代

第二個時代——中華民國時期

馬叙倫是現代學者、書法家、哲學家、政治家。

在馬叙倫一生中,遇到兩個完全不一樣的“介石”。一個是陳介石對他很好,介紹他讀了很多書,可謂恩師。一個是蔣介石,是老鄉,但關系不好,造蔣介石的反。

在滬期間,馬叙倫受革命黨人的影響,參加革命活動。

1911年夏,馬叙倫去日本拜訪章太炎,經章太炎介紹加入中國同盟會。9月回國,參加江浙人民反對滬杭甬鐵路收歸國有的鬥争。10月武昌起義爆發後,馬叙倫在杭州籌辦民團,響應起義。起義成功後,浙江光複,馬叙倫任浙江都督府秘書。不久被江蘇省都督府邀請去創辦《大共和日報》,并任主筆。袁世凱篡奪辛亥革命勝利果實後,馬叙倫回到杭州,任浙江都督府秘書兼印鑄局局長。随後,辭官回浙江第一師範學校任教。

1913年春,應國立北京醫學專門學校之邀,赴京擔任該校的國文教員,随後又受北京大學之聘任文學院教員,緻力于教學和書法研究。

“二次革命”爆發後,馬叙倫起草了讨袁檄文;革命失敗後,章太炎在北京被袁世凱軟禁,進行絕食鬥争,馬叙倫多次去看望他,并巧妙地勸阻章太炎絕食,保住了生命。

1915年冬,袁世凱稱帝,馬叙倫随即辭去北京大學和北京醫學專門學校教職。回到上海後,靠賣書和典當衣物度日。随去杭州,任浙江省财政廳長秘書。

1917年初,在浙江省财政廳當了一年秘書的馬叙倫,又受蔡元培邀請,去“北大”任教。一心要邊任教,邊寫一部《說文解字六書疏證》的馬叙倫,在北平際遇了1919年的“五四”,還被推舉成了北大教職員聯合會書記,這年他35歲。

徐社東:淺談馬叙倫和他的三個時代

1921年6月3日,因北洋政府拖欠教師薪金,馬叙倫、李大钊率衆到總統府索薪,在新華門被徐世昌的衛兵隊擊傷。

馬叙倫回杭,正值浙江第一師範鬧學潮,校長辭職,馬叙倫受邀擔任該校校長,仿北京大學,提倡民主辦學。

1922年夏,經李大钊、蔡元培推薦,出任浙江省教育廳廳長,任内親自到蕭山、紹興等縣考察縣級教育。

徐社東:淺談馬叙倫和他的三個時代

1922年9月,應教育總長湯爾和之邀,出任教育部次長,但很快辭職,回北京大學任教。

1922年11月5日,馬叙倫次長随同教育部湯爾和總長參觀中法大學西山陸谟克學院及測星樓。

1923年,孫中山決定改組國民黨,馬叙倫被任命為中國國民黨北京特别黨部宣傳部長。

徐社東:淺談馬叙倫和他的三個時代

1924年,馬叙倫擔任北大教授和北京“五卅”慘案後援會主任時,40歲。

在北京幫助李大钊、陳獨秀出逃。

徐社東:淺談馬叙倫和他的三個時代

1925年五卅運動,北京各團體7月18日在天安門召開國民大會,議決案4條促政府力行。馬叙倫任群衆總指揮,李石曾任主席。

徐社東:淺談馬叙倫和他的三個時代

1926年5月,馬叙倫因抗議“三一八”慘案中軍閥政府的暴行而遭“通緝”,被迫逃離北京,前往杭州。

1926年夏,馬叙倫出任浙江建設廳長。省長夏超兵敗後馬叙倫遭通緝,逃往上海。年底國民政府任命馬叙倫為浙江省政務委員會委員。

1927年2月,北伐軍進入江浙一帶,浙江省政府成立,馬叙倫被任為政務委員會委員兼民政廳長。

1928年底,馬叙倫任國民政府教育部次長,1929年冬辭職。1930年暑假後再回北京大學任教。

1936年後,在之江大學任教。上海淪陷後,馬叙倫更名鄒華孫,并蓄須隐居,從事著述,主要精力放在語言文字學研究方面,他的學術巨著《說文解字六書疏證》有240萬字。還有著述《老子校诂》、《莊子義證》等。

徐社東:淺談馬叙倫和他的三個時代

鄭振铎、徐伯昕、柯靈、唐弢等創辦了《民主》、《周報》等刊物,積極倡導和平民主,反對國民黨獨裁、内戰的反動政策。馬叙倫是這兩個刊物的熱心支援者和主要撰稿人,在這些刊物周圍聚集了一大批文化出版界的知名人士。

1945年底,馬叙倫、王紹鏊、周建人、許廣平、林漢達、徐伯昕、趙樸初、雷潔瓊、鄭振铎、柯靈等,在上海發起組織中國民主促進會,積極投入愛國民主運動。

1945年任中國民主促進會常務理事,主張停止内戰,呼籲和平民主。

徐社東:淺談馬叙倫和他的三個時代

1946年1月13日,馬叙倫、柳亞子、林漢達置生死于度外,參加在玉佛寺舉行的公祭。

1946年6月23日上海十萬群衆反内戰,反美國幹涉内政大示威,馬叙倫被推舉為向國民黨政府請願團團長。葉聖陶到上海北站送馬叙倫、雷潔瓊等赴南京請願。和平請願團到達南京下關車站時,遭到國民黨特務暴徒的圍攻毒打,馬叙倫、雷潔瓊、閻寶航及學生代表陳震中、記者浦熙修、高集等被毆重傷,造成震驚中外的“下關事件”。“下關事件”後周恩來聞訊立即趕到醫院看望,并說:“你們的血是不會白流的”。

徐社東:淺談馬叙倫和他的三個時代
徐社東:淺談馬叙倫和他的三個時代

在白色恐怖下,1947年底,馬叙倫轉移到香港,籌建民進港九分會,繼續從事反蔣民主運動。

1948年4月30日,中共釋出“五一口号”。5月5日,民進和在港的其他民主黨派、民主人士聯名緻電毛主席,表示積極響應中共的号召。馬叙倫寫了《讀了中共“五一口号”以後》一文,表達自己對即将到來的人民的勝利由衷喜悅。

徐社東:淺談馬叙倫和他的三個時代

馬叙倫是地道地道的杭州人,每當在外不順利時,就回到杭州,歸宿總在家鄉。經曆的事情很多,足迹遍布南北,不停地在官員、教員、學者之間斡旋,在杭州、北京、上海之間行走,在辭職、回鄉、上任之間轉換,讓人驚心動魄,可見馬叙倫的文人風骨,不懼艱難的勇氣。他曾經的追求,他的學術論述,他的訓诂學碩果,他對教育的成就,等等,都是留給我們的寶貴财富。

第三個時代——新中國時期

徐社東:淺談馬叙倫和他的三個時代

受中國共産黨的邀請,1949年,馬叙倫參與籌備新政協,擔任籌備會第六組組長,負責拟定國旗、國徽、國都、紀年方案,提出以《義勇軍進行曲》代國歌的建議,為建立新中國積極貢獻力量。

徐社東:淺談馬叙倫和他的三個時代

1949年9月,民進派代表馬叙倫、許廣平、周建人、王紹鏊、雷潔瓊等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參與制訂《共同綱領》群組建中央人民政府的工作。

1949年10月1日,馬叙倫随黨和國家領人登上天安門城樓,出席開國大典。10月21日,馬叙倫任中央文化教育委員會副主任。11月1日,成立教育部,馬叙倫任首任部長。1952年底,馬叙倫任高等教育部部長。他還先後擔任全國政協委員、常委、副主席,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主任委員等。

徐社東:淺談馬叙倫和他的三個時代

1950年4月,中國民主促進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馬叙倫擔任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理事會主席。

徐社東:淺談馬叙倫和他的三個時代

1956年8月和1958年12月,民進先後召開第二﹑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一切為了社會主義”和“服務與改造相結合”的方針,團結﹑推動會員和所聯系的知識分子,積極參加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在社會主義建設﹑特别是在教育和文化出版事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徐社東:淺談馬叙倫和他的三個時代

1970年5月4日,馬叙倫因病去世,終年86歲。

2002年春,馬叙倫的衣冠冢立于杭州西郊轉塘大諸橋北孟塢的馬氏六代墓地中。

徐社東:淺談馬叙倫和他的三個時代

民進人不斷前往祭掃,緬懷先輩。

作者:徐社東 浙江省作家協會會員、民進杭州市委會統戰理論研究會理事

來源:民進杭州市委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