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是長篇系列文章《激蕩四百年》的第122篇
建元元年(公元343年)冬,宇文逸豆歸執獲段蘭,送到後趙,并獻上駿馬一萬匹,石虎令段蘭率領他的鮮卑部五千人屯軍令支。
都是我的手下敗将了,居然還一心向着石虎,慕容皝很生氣,決定大舉讨伐宇文部,召來左司馬高翊謀議,高翊力贊成之。
建元二年(公元344年)春,慕容皝自為統帥,以慕容翰為前鋒将軍,劉佩為副,又令慕容軍、慕容恪、慕容霸及折沖将軍慕輿根分三路同時進發。
宇文逸豆歸派麾下猛将南羅城主涉夜幹統率精兵迎戰,慕容皝連忙派人告訴慕容翰道:“涉夜幹勇冠三軍,應當稍稍避讓。”
慕容翰道:“宇文逸豆歸盡數出動國内精兵傳遞給涉夜幹,涉夜幹素來有勇悍的名聲,被宇文逸豆歸所仰仗。如果我擊敗他,他們便會不戰自潰。況且我熟知涉夜幹的為人,雖有虛名,其實容易對付,不應當避讓他,這會挫傷我軍的士氣。”執意前進接戰。
兩軍相遇之時,慕容翰親自出馬沖擊敵陣,涉夜幹強勢應戰,慕容霸從側面發起進攻,伯侄同心,聯手斬殺了涉夜幹。
宇文氏的士卒見涉夜幹戰死,果然不戰自潰,前燕軍乘勝追擊,攻克宇文氏的都城。宇文逸豆歸逃跑,死于大漠以北,宇文氏由此分崩離析,退出鮮卑族争霸的行列。
戰勝之後,慕容皝盡數收繳宇文氏的畜産、物資、錢财,把宇文氏五千多個村落遷徙到昌黎,開辟國土一千多裡。又将涉夜幹原先居住的城鎮改名為威德城,讓弟弟慕容彪戍守,然後班師回國。
此戰,前燕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高翊、劉佩都被流矢射中身亡。
宇文氏是後趙鐵杆小弟,小弟被人打,石虎不能坐視不理,派右将軍白勝、并州刺史王霸從甘松出發救援。然而,等他們抵達時,宇文氏已經滅亡,順勢進攻威德城,不勝而退。慕容彪率軍追襲,大敗後趙軍。
前燕滅亡宇文氏,不隻是擴張了國土,對于拓跋什翼犍也是一次強有力的震懾。
鹹康七年(公元341年)九月,拓跋什翼犍的王妃慕容氏病逝。
建元元年(公元343年)秋,拓跋什翼犍再次向前燕求婚,慕容皝讓他獻出一千匹馬作為聘禮,拓跋什翼犍不肯給,還出言不遜,毫無女婿應有的禮節。
八月,慕容皝派世子慕容俊率前軍師慕容評等人進攻代國,想要教訓下這個無禮的女婿。
拓跋什翼犍聽說後,率領士衆避而不戰。前燕軍找不到他,隻好傳回。
如今,聽聞宇文氏被滅,拓跋什翼犍主動服軟,派其大人長孫秩到前燕迎娶妻子,慕容皝既往不咎,再嫁過去一個女兒。
所謂不打不相識,拓跋什翼犍終究還是做了慕容皝的女婿,就像代國如今的實力,隻能是前燕的晚輩。
滅亡宇文氏,損失高翊和劉佩還不算什麼,真正的損失是慕容翰。
慕容翰與宇文氏交戰時,被流箭射中,長期卧床養傷,不出門。後來,他的身體逐漸痊愈,在家中試着騎馬。
不料,有人告發慕容翰假稱有病卻私下練習騎乘,懷疑他想作亂。
慕容皝雖然仰仗慕容翰的勇悍和謀略,但心中終究有所忌憚,借此機會賜令慕容翰自裁。
慕容翰歎息道:“我當初負罪出逃,後又傳回,早就該死了。我死不足惜,但羯族占據中原,我不自量力,原想為國家蕩平、統一宇内。志不得伸,是我最大的遺憾,也許這就是命吧!”飲藥身死。
可歎慕容翰一代名将,沒有死在戰場上,卻死在了親弟弟的猜疑心之下。
建元二年(公元344年)夏,石虎不甘失敗,派北平将軍尹農進攻前燕的凡城,不勝而退。
是年底,石虎計劃在靈昌津建造黃河渡橋,想要跨過黃河攻打前燕。
為此,他指令國人開采石料作為橋墩,但石塊投下水後便被沖走,耗用勞力五百多萬,渡橋卻未建成。石虎大怒,斬殺工匠,工程停止。
連續的失敗,讓石虎有一種強烈的挫折感,難道此生真的沒有機會滅亡前燕嗎?激憤之下,他變得更加暴虐。
石虎喜歡打獵,晚年身體變得極為肥胖,不能騎馬,就建造打獵用的車子一千輛,定期比賽打獵。
他将靈昌津以南到荥陽東境的陽都,全都劃為獵場,讓禦史監護,如果有人敢傷害其中的禽獸,便處以大辟的極刑。
禦史們借此機會假公濟私,如果百姓有美麗女子或上好的牛馬,一旦弄不到手,就誣陷他們傷害禽獸,論罪處死的有一百多人。
石虎又征發各州二十六萬人修建洛陽宮,征發百姓牛畜二萬頭調配給朔州的牧官;又增設宮中女官,分置二十四等,東宮十二等,七十多個公侯封國都分九等,大選民女三萬多人,分成三等配置各處。
上梁不正下梁歪,在石虎的以身作則下,太子、各王公也私下征選美女将近萬人。為了滿足石虎和權貴的欲望,各個郡縣都極力選取美女,經常強占百姓的妻子,殺害她們的丈夫,加上丈夫自殺的,人數達三千多。
美女送到邺城後,石虎親自在殿前挑選分等,因為使者能幹,被封侯的有十二人。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石虎的殘暴行為,導緻荊楚、揚州、徐州的群眾大量流失和背叛,很多地方幾乎淪為空城,當地的守令是以被下獄誅殺的有五十多人。
金紫光祿大夫逯明乘侍奉石虎時直言力谏,石虎大怒,讓骁勇的龍騰中郎将他摧折而死。
如此暴虐,還有哪個不怕死的敢進谏?從此,再也無人敢進直言。
石虎在後趙暴虐日甚,慕容皝在前燕又是如何對待百姓的呢?
針對貧民無田無牛的情況,慕容皝将官府的牛借給他們,讓他們在苑囿中佃耕,賦稅收取十分之八,自己有牛的收稅十分之七,記室參軍封裕上書規谏,認為稅率太高。
慕容皝虛心接受,下诏曰:“國以民為本,民以谷為命,可以全部廢除苑囿,交給百姓中沒有田地的人耕種。實在貧窮的,官府借給耕牛;财力有餘卻想得到官府耕牛的,都依照魏、晉舊法收稅。”
我不知道慕容皝的诏書能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執行,前燕國内也肯定存在剝削百姓的情況,但我覺得,一定好過在石虎手下生不如死吧。
生逢亂世,老百姓最大的奢望就是吃得飽、穿得暖,如果有誰能夠做到,那就是聖君、賢君,除此之外,别無标準。
我不敢說慕容皝一定是聖君、賢君,但如果我是後趙的老百姓,我一定會投奔慕容皝,不為别的,隻為能活下去。
永和元年(公元345年),慕容皝認為古代諸侯即位,都各自稱為元年,便不再使用東晉年号,自稱十二年。
十月,慕容皝派慕容恪進攻高句麗,攻克南蘇,設定戍守後傳回。
是年底,石虎讓征東将軍鄧恒率數萬軍隊屯兵樂安,修制進攻器械,為攻打前燕作準備。慕容皝以慕容霸為平狄将軍,戍守徒河。鄧恒畏懼,不敢侵犯,攻打前燕的計劃隻能無限期延後。
凡此種種,都在說明一件事,前燕崛起之勢不可阻擋,也不可能一直臣服于東晉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