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慕容翰見殺于慕容皝 (總第三百八十八)
《資治通鑒》裡最具鑒戒意義的這些事兒
慕容翰,是前燕國主,被後世稱之為文明帝的慕容皝的長兄,因為呆在國内不安全,選擇了出逃。按理,他完全應該把自己所投靠,所寓居的地方當成此後的依托。但在他剛投靠段氏部落之初,就試圖阻止段氏追殺那個把他趕出前燕的慕容皝,為此而留下了禍害。他此時的做法,倒也可以了解為:他是擔心自己的宗主國被滅國而不得不這樣做。

前燕形勢圖
但在其後,段氏滅亡,宇文部的逸豆歸招撫他,他于是留在了宇文部落,但不久,他就又叛逃宇文部,回歸慕容部,并立刻說服慕容皝,消滅曾收留過他的宇文部。他把自己在宇文部落居處時所見上下情形,以及地形地貌等險阻情況,托盤告知,以求一舉成功。
慕容翰在遊戲中的人物形象
由此可見,慕容翰在宇文部落任職時,兩眼似老鷹,包藏的則是一顆禍心。他窺視宇文氏的一舉一動,謀劃着如何奪取他們的江山,蓄謀已久。
宇文逸豆歸,在與慕容翰的殊死搏鬥中敗走、死去,宇文氏四散消亡,慕容翰大獲全勝而歸。然而,慕容皝立刻将他處死。
慕容翰被誅殺,并不僅僅是因為慕容皝的殘忍,更多的原因在于慕容翰玩弄狡詐陰險,讓同族人都看不下去,因為發現了他居心叵測的那一面。隻要還是人,就無法容忍。
慕容皝在遊戲中的人物形象
人一旦把自己的七尺之軀托付于敵對中的一方,那個地方也應該是他心靈可以寄托的地方。若擔心宗主國的滅亡,不參與颠覆祖國的行動就是了;身體寄托在這裡,心早已去到故國,且暗藏不可告人的動機,窺視托生之地的秘密,隻為出賣自己托生地方,是人都不會容忍這種不仁不義,從自己的良心來說,也說不過去。
慕容翰臨死之前說:“我本打算為國家蕩平且一統區夏。”
果真如此嗎?慕容皝對他,早有心理防備:不用等到蕩平華夏,身邊隻要有慕容翰,禍害先會光顧自己。為此之故,慕容翰又如何逃脫一死呢?
三國蜀漢的關羽,替敵國主君曹操解白馬之圍,因為,他當時寄身于曹操,就不能不為曹操效力,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先主劉備從不責備,依舊對他信任如初。
話是這麼說,關羽為何就不能像徐庶一樣,置身事外,不曹操與共功名,讓史上留下了“身在曹營心在漢”的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