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漳州史上的首位刺史,被奉為開漳聖王陳元光

作者:大潮汕灣視點
漳州史上的首位刺史,被奉為開漳聖王陳元光

  陳元光(公元657年—公元771年),光州固始人,生于顯慶二年(657年)二月十六日。”儀鳳二年(677年)繼襲父職,任玉钤衛翊府左郎将,永隆二年(681年),授玉钤衛中郎将(官秩正四品下),并任嶺南行軍總管。進階正議大夫,漳州史上的首位刺史。出生于颍川望族、開唐功臣門弟、将軍世家。幼年時博覽經書,貫通子史。長博通經史,自著兵法、射法服習之。年十三,領鄉薦第一。

  他是閩台地區重要的民間信仰之一,被奉為開漳聖王。 陳元光将軍自未弱冠之年即随父率衆南下,直至殉職,始終堅守在閩戍地,長達四十二年;治閩有方,開科選才,任用賢士,招撫流亡,燒荒屯墾,興辦學校,勸民讀書。還在州内設36個堡,立行台于四境,作為軍事綏靖和政治教人的據點。

  對山越人以招撫為主,德威并重,和親通婚,娶山越女子為夫人。對叛唐的人施以武力,對願歸順者,劃地居住,自己管理自己,稱“唐化裡”,亦稱“九龍裡”。号稱“蠻荒”之地的閩南,經濟文化得到了迅速發展。 陳元光成為促進中原文化與閩越文化融合的奠基者。

  陳元光後曆官嶺南行軍總管,進中郎将,右鷹揚衛率府懷化大将軍,兼領漳州刺史。因讨潮寇死事,贈臨漳侯,谥忠毅。《潮州詩萃》收錄其排律詩三首,後人編有《龍湖集》48首,《全唐詩》及外編錄其7首。

  人物生平

  平定嘯亂

  總章二年(公元669年)泉潮間蠻獠反,唐高宗下诏命陳政為總嶺南行軍總管事。

  “民苦蠻獠之亂,佥乞鎮帥以靖邊方。”歸德将軍陳政正是在此時臨危受命,以嶺南行軍總管的身份,率領3600名府兵、123員戰将,從河南固始縣出發,南下入閩平亂。其子陳元光時年13歲,也加入南下的唐軍。

  陳政率領唐軍順着淮河進入大運河,沿運河南下進入浙江,再由仙霞嶺入閩,連克數座蠻獠盤踞的峒寨後,直抵位于今華安縣的九龍山地界。在此地,由于衆寡懸殊,唐軍一時無法突圍,加上來自中原的府兵水土不服,難以忍受“蠻獠之區,瘴疠之地”的溫濕氣候,許多将士染病不起。陷入困境的唐軍無奈退守九龍山,上奏朝廷請求增派援兵。

  總章三年(公元670年),陳政的兩位胞兄率領府兵及軍眷5000多人“盡室南來”,包括75歲高齡的母親魏太夫人。行軍途中,兩位兄長相繼病逝,魏太夫人毅然代替兒子,将援兵帶到九龍山,與陳政會合。唐軍軍威大振,一舉突出重圍。九龍山大捷後,唐軍一路征戰,連克36個蠻獠山寨。今天的漳浦縣盤陀鎮,還留存有一座娘仔廟。廟的主人娘慧仙,是曾與一衆山寇嘯聚山林的娘子寨寨主。陳政父子派部下李伯瑤潛入寨中,智取娘慧仙,将其招安。拔除最後一座山寨後,唐軍越過蒲葵關,落腳于雲霄縣火田鎮火田村,在此安營紮寨,取得平亂的決定性勝利。

  儀鳳二年(公元677年),陳政積勞成疾,卒于雲霄,埋骨将軍山。21歲的陳元光子承父業,執掌帥印,繼續帶領陳家軍開發南蠻之地。“陳元光認為,生産落後、民性兇悍、缺乏管理、失之教育,是這一帶經常發生暴亂的根源。”長期從事開漳聖王文化研究的民俗專家方群達說,為保此地長治久安,陳元光在入閩的第14年,上書朝廷,奏請設定州郡。兩年後,武則天準許在泉州、潮州之間設定漳州,最早的郡治就位于雲霄。陳元光被任命為漳州史上的首位刺史。

  開漳治州

  垂拱二年(公元686年),陳元光呈請皇帝在泉州、朝州之間設郡縣,以利加強對漳州地區的封建統治。在火田村火田溪中遊,至今殘存着一段長約30米的水壩,當地百姓稱其為“軍坡”,已有1300多年的曆史。“這是陳将軍率開漳将士屯墾時興建的水利工程,壩長120米,引水渠全長4000米。”湯毓賢說,“軍坡”的灌溉面積達千畝以上,是福建最早的水利工程之一,曆經滄海桑田,至今仍惠澤一方。

  “軍坡”是陳元光重視生産的曆史見證。

  開漳将士中多能工巧匠,善紡織、燒陶、冶鐵,填補了閩地手工業的空白。陳元光實行“通商惠農”政策,使漳州迅速成都為南方商業重鎮。同時,當地的交通事業也逐漸發展起來,九龍江、漳江等成為重要航道。漁業是以興盛,鲨魚皮是當時漳州的主要貢品。

  經過近40年的開發建設,漳州從不毛之地變身民風淳厚、百業興旺的樂土。“方數千裡,無桴鼓之聲”,漢蠻和諧共處,少有戰事;“花卉三冬綠,嘉禾二度新”,一派繁榮景象。

  景雲二年(公元711年),潮州一帶殘寇複起,陳元光率輕騎禦敵,途中陷入包圍,因寡不敵衆,最後身負重傷,戰死沙場。漳州全城哀痛,軍民們最初把他葬于雲霄大峙原,這座山也因百姓在山頭挂滿白色葛布,得名葛布山。

  源祭聖王

  陳元光死後,曆朝曆代感念其開漳之功,相繼對其進行褒封。自唐以來,曆代朝廷對陳元光的追封計達22次,僅兩宋就有15次之多。清乾隆年間,陳元光被追封為“開漳聖王”。至此,一代功臣,登上了神壇,受後人朝拜。

  陳元光及87姓府兵的後裔在閩南地區落地生根,成為日後漳州、泉州、潮汕地區的主要人口成分。唐以後,開漳後裔不斷向台灣、香港和東南亞地區遷徙,落籍當地的同時,也帶去了開漳聖王信仰文化。從此,開漳聖王成為兩岸共同信奉的神祇。

  陳元光的事迹,未見于新舊唐書。“唐史無人修列傳,漳江有廟祀将軍。”千百年來,兩岸百姓用自己的方式紀念着這位創業先人,為他而建的威惠廟香火長盛不衰。

  後世影響

  其一,戍閩開漳,加速了東南邊陲人類社會的曆史發展程序,使蠻荒之地的少數民族歸順了朝廷,鞏固了大唐王朝的中央政權。

  唐初,泉、潮間被視為“蠻獠”的族,幾乎還處于氏族社會末期,多住在“背山面海”的“蛇豕之區”,以狩獵為生,山洞為家,到處“榛莽如是,幾疑非人所居”(陳元光《謝準請(建州縣)表》。他們常與安居從事農耕的漢人發生沖突,曆朝政府所派軍隊都未能進入其“領地”,隻能以九龍江為界,“插柳為營”,中央政權鞭長莫及。而九龍江以西盡為“蠻獠”活動場所,他們據此長期與官府對峙,成為朝廷的心腹之患。

  陳元光祖孫及其将士戍閩開漳,開創了東南邊陲的曆史新紀元,使昔日蠻荒之地,漸成文明之邦,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社會風俗等開始融入中華民族大家庭,并逐漸貼近中原水準。居民的血統、心理素質和民族意識自此與中原息息相通,源遠流長的華夏文化在閩粵之域得以發揚光大。此後千餘年來,閩南一帶未出現與中央政權相對抗的割據政權和勢力,并對後世産生重大影響。是以可以說,其曆史意義和影響都是劃時代的。

  其二,陳元光祖孫數代作為儒家政教思想的實踐者和中原文化的傳播者,對漳、泉、潮、汕諸州日後成為飲譽海内外的文風昌盛的曆史文化名城,其屬地成為民風淳厚、才俊輩出的禮義之邦,起了勿庸置疑的奠基作用。并以其蓬勃的曆史感召力和傳承力,對後世教育的發展、文化的積澱和良風美俗的形成,産生了綿綿無止的影響。

  陳元光祖孫這一曆史功績的建樹,應當說是與其家族來自河南光州固始分不開的。這是因為固始地處中原,而中原則是河洛文化的發祥地,經濟和文化教育相對發達,甚至可以說領華夏之先。生于斯、長于斯的陳元光,出身官宦之家,書香門第,自幼又聰穎好學,有條件博覽儒家經典,備受儒家思想文化的薰陶,13歲即領鄉薦第一。

  襲任左郎将和晉任漳州首任刺史後,就顯示出他的文韬武略和治漳才能。他不僅是一位善于領兵征戰的将軍,還是一位具有遠見卓識的封建社會的政治家,同時也是一位滿腹經倫的儒教學者、頗有成就的詩人。著有《龍湖集》、《玉钤集》、《兵法射訣》等詩文集,《全唐詩》有其詩作七首。由此可見,集文官儒将于一身的陳元光,具備這樣高的素質和修養,主政期間重教興文,德禮育人,恩威并重,倡導文明,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了。也惟此,才收到了“偃武修文,四夷自服”的社會效果。

  其三陳元光及其祖孫戍閩開漳功績,為閩粵台同胞和海外“唐人”世代景仰,廣為傳頌。一千多年來,閩粵人民一向尊崇陳元光為“開漳聖王”,紛紛立廟奉祀,至今香火如昔。唐、五代、宋朝廷先後追封陳元光将軍為“豹韬衛鎮軍大将軍兼光祿大夫中書丞”、“保定将軍”、“太尉尚書令”、“靈著順應昭烈廣濟王”等。漳州和潮、汕地區民間供奉“開漳聖王”的威惠廟、燕翼宮、州主廟等有百餘座。目前在台灣奉祀陳聖王的威惠廟、昭惠廟等有53座(一說55座),其中以宜蘭、桃園、台北數量、香火為最。在東南亞各地陳聖王廟也有二三十座之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