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姓陳!央視名主播帶你了解陳氏!

講好陳氏故事傳播陳氏正能量

傳家風丨揚正氣丨鑄族魂丨促發展

來源:央視新聞

說到陳姓,就要提到一種天下無雙的精神——義門精神。“義門獨著,百犬同牢”是怎樣的故事?央視新聞主播長嘯本姓陳,今天初五,由長嘯開講“陳姓”

>>編者按

姓氏文化積澱着中華民族的血脈和文脈,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文化基因。據了解,姓氏是辨別家族來源和血緣關系的文字元号,起源于上古,不僅是中國傳統宗族觀念的外在表征,深深植根于社會倫常秩序,更是記錄了華夏民族繁衍生息與形成發展的曆史脈絡。

在中國曆史上出現過的姓氏有10000多個,如今仍在使用的6150個左右。目前王姓、李姓戶籍人口數量均超過1億,"王 李 張 劉 陳 楊 黃"占據前七把"交椅"。

每個人一出生就傳承了家族姓氏,你了解自己與生俱來的姓氏嗎?初一到初七,《夜讀》推出特别策劃百家姓之"王 李 張 劉 陳 楊 黃"專欄,集萃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好聲音,趣解全國七大姓氏的起源典故。

尋根問祖,探究自己的姓氏史,就是追溯中華文明的血脈史。團圓之際,銘記自己的名字寓意,方知父母寄托了怎樣的深情。

我姓陳!央視名主播帶你了解陳氏!

朗讀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 央視新聞主播 長嘯

配樂丨琵琶語

《陳姓分家,史上最牛》

出自《錢文忠解讀百家姓》 作者丨錢文忠

跟所有的大姓一樣,陳的起源也比較複雜。

一支是舜帝的後裔,以國為姓。周武王滅商建立周朝以後,将舜的後人妫滿封在陳(今河南省淮陽縣),建立了陳國。妫滿子孫中有些就以國為姓,這些人即成為陳姓的由來。

還有一支,也是陳姓最重要的一支,是齊國王子田珍之後。齊國田氏本姓陳,秦滅齊後,田珍跑到楚國,又改回了陳姓。

我姓陳!央視名主播帶你了解陳氏!

△ 河南省淮陽縣,淮陽龍湖一角。

最後一支是陳國其他公族的後裔。陳國曾經發生過内亂,當時很多公族避居他鄉,也多以國為姓。其實,上面這三支本質上是一支,都是妫滿建立的陳國後裔。

兄弟民族當中姓陳的也非常多。北魏孝文帝改革時很多鮮卑人改姓為陳;後來的金朝完顔氏,有改姓王的,也有改姓為陳的;元朝滅亡後,有很多蒙古貴族投降了明朝,朱元璋便賜這些人姓陳。漢族陳姓,大多源于河南淮陽,至今當地仍有人管自己叫"老陳戶",意為非常古老的陳姓人。

我姓陳!央視名主播帶你了解陳氏!

△ 北魏彩繪儀仗陶俑(洛陽博物館藏)

公元669年,當時唐朝派河東人陳政任嶺南行軍總管,率兵鎮壓福建南部的少數民族叛亂。677年,陳政去世,他當時隻有20歲的兒子陳元光接替父親繼續平亂,打了九年仗,終于在公元686年平定叛亂,報請朝廷準許,設立了一個行政區劃漳州郡(今福建漳州)。陳元光設立的這個行政區劃太重要了,是以他有個稱号,叫"開漳聖王",他的子孫後代就被稱為陳氏開漳聖王派。這一派非常重要,成為閩、粵、台灣以及南洋陳姓的主要始祖。

我姓陳!央視名主播帶你了解陳氏!

△ 福建省漳州市人民廣場的陳元光雕像

講到陳姓,就特别要講一種精神,義門精神。

唐代中期,有一個叫陳伯宣的人,跟朋友結伴遊覽廬山,到廬山一看,覺得當地風光非常美麗,是以他就帶領子孫遷居到了江州德安縣太平鄉長樂裡永清村。江州就是今天的九江,德安位于江州之南,是以,這一支被稱為江州陳氏。在這一支裡,就出現了"義門獨著,百犬同牢"這樣了不起的事情。

我姓陳!央視名主播帶你了解陳氏!

△ 2018年10月28日,江西九江,2018義門陳文化旅遊節在德安義門陳村舉行。

據文獻記載,義門陳氏初創時隻不過父子幾人,到了宋朝初期,已經有740多口人。等到仁宗時期,人數已多達3700餘人。這一門為什麼這麼了不起呢?因為他們從沒有分過家。3700個陳姓的人同竈而食,專門有管做飯的,一開飯就是300多桌。這可能是中國曆史上最早的大食堂了。而且還有家規:按照輩分,長幼有序都坐好了,人都到齊了才能吃。在義門陳氏,沒有你的我的、你家我家這一說。耕田,壯勞力全部出動,一起下地;衣服髒了往那兒一扔,家族的婦女就給你洗好了。甚至"百犬同槽",幾百條狗在一起吃飯,用一個槽。而且就連這裡的狗都會等狗,缺一條不吃;吃好了一起回狗圈,狗不住在每個人的家,集中住宿,是以叫"百犬同牢"。

因為他們太符合中國傳統裡的仁義之說了,是以人稱"義門陳氏"。義門陳氏延續了整整十九代,跨越三百多個春秋。宋太宗曾經為此贊歎:"萃居三千口人間第一,合居五百年天下無雙。"

我姓陳!央視名主播帶你了解陳氏!

△ 宋太宗

後來,到了1062年,因為互相照應,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也增強了,義門陳氏人口暴漲,對當地造成了巨大的人口壓力,滿大街都是姓陳的了。于是義門陳氏要分家了,不是姓陳的想分,而是不得不分了。這次分家,号稱"史上最牛分家"。誰替他們分的?皇帝。

誰具體執行呢?包拯包青天。包公和當時的名臣文彥博專門研究了分家方案,并上報皇帝準許,宋仁宗禦賜編号,将家族财産分為291份,然後開始分。這時感人的一幕出現了:雖然包公想分得很平均,但總歸有點差別的,陳家人就開始互相謙讓了,這就又耽誤了很長時間。

我姓陳!央視名主播帶你了解陳氏!

△ 包拯 (999-1062) 清殿藏本

義門陳氏這次分家後,分流到了今天的江西、河南、浙江、湖北、廣西、江蘇、廣東、福建、山東、上海、天津等地,共16個省,125個縣,分出來291個村莊。分家以後,到了當地,大家知道他們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麼嗎?在門口挂起一個燈籠,上書"義門"二字。有的地方,這種燈籠到20世紀50年代都還挂着。一看到這燈籠,人們就知道,這家陳姓是從九江遷出來的,絕不會錯。這就是義門陳氏精神。

在中國現代史上,陳姓出現了很多大名鼎鼎的人物。例如陳獨秀、陳毅、陳赓、陳雲等,他們都是義門陳氏之後。義門陳氏的這種精神,實在是難能可貴的。不計較一些私有财産得失,以家族、整體的利益為重,這種精神曾經支撐我們中華民族度過了很多危機。

配圖/視覺中國

主播姓名故事

講述者丨長 嘯

我姓陳!央視名主播帶你了解陳氏!

長嘯,本名陳家傳。中央電視台新聞主播,先後擔任《朝聞天下》、《新聞30分》節目主播。

我本名叫陳家傳,出生于1963年。經曆過三年"自然災害",我出生時,我爹覺得這一門香火有人傳承,是以給我取名"家傳"。

之是以叫長嘯,是90年代在浙江工作時,廣播都講究起個藝名、工作名。我特别喜歡詩人王維的那首《竹裡館》:獨坐幽篁裡,彈琴複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我喜歡"彈琴複長嘯"的那種感覺,是以給自己取的工作名就叫長嘯。

"義門陳氏"的故事,我也是今天第一次知道。整整19代人,跨越三百多個春秋,特别是宋仁宗時期,3700多陳姓家族的人同竈而食,連狗都百犬同牢,這個故事真的太感人了。

對我們陳氏家族的由來,我也作過考證。我的老家是在幫"義門陳氏"分家的包拯包大人的故裡——安徽合肥肥東。我們這一支的陳姓,就是當年從江西九江一個叫瓦屑壩的地方遷過來的。

我為我的祖先而自豪,我一定會把"義門陳氏"的故事講給家人、後人和同族的鄉親們聽。

祝大家春節好,新年大吉,心想事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