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兩岸文學青年共論“寫不下去怎麼辦?”00後躍然文學舞台

兩岸文學青年共論“寫不下去怎麼辦?”00後躍然文學舞台

在上海作家協會指導下,上海萌芽雜志有限公司和台灣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倡議,2015年首屆“上海-台北兩岸文學營”(簡稱“文學營”)啟動,次年“上海-台北小說工作坊”(簡稱“小說工作坊”)啟動,兩項活動由《萌芽》雜志、《聯合文學》雜志在上海、台北兩地輪流舉辦。文學營旨在讓海峽兩岸的文學青年們交流作品、結識朋友;小說工作坊則邀請滬台兩地文壇優秀的中生代作家、評論家,進行文學創作主題研讨。從一開始,兩項活動就不僅是文學交流的平台,更是互相認知增進了解的橋梁。創新的導師制、盲評制、互評制等多種活動形式受到年輕創作者的歡迎。兩岸文學營和小說工作坊成為滬台文化交流的新亮點、新品牌。

兩岸文學青年共論“寫不下去怎麼辦?”00後躍然文學舞台

今年,以整合資源為目标,文學營和小說工作坊首次聯合舉辦,小說工作坊的中生代作家、評論家在交流探讨的同時将出任文學營的導師,文學營的營員将參與小說工作坊的文學創作主題研讨。營員來源也更廣泛,除了《萌芽》《聯合文學》兩本雜志分别推薦的上海、台北兩地青年創作者,還有今年剛剛成立的長三角文學聯盟輸送的來自浙江、江蘇、安徽的文學青年。

“我是寫小說的。”“我是寫散文的。”舉辦開營式的這一晚,21位年輕人的自我介紹大多言簡意赅,除了名字和居住地之外,“寫什麼”成為最重要的标簽。21位營員中,最年輕的出生于2000年,剛上大學一年級。來自台北的營員中,有寫小說的軟體工程師,還有人喜歡看大陸的綜藝節目,比如《明日之子》,覺得“很勵志”。正如文學營的兩位發起者《萌芽》雜志社社長孫甘露與《聯合文學》發行人林載爵所認為的,海峽兩岸年輕的寫作者們與前幾代作家有着不同的生活體驗和成長環境,他們都是在全球化時代背景下成長起來的,在知識結構、教育背景、思想視野等方面有許多相似之處,彼此溝通更加順暢。

兩岸文學青年共論“寫不下去怎麼辦?”00後躍然文學舞台

在台灣,《聯合文學》是年輕寫作者起步時“必投的雜志”,“大家以獲得《聯合文學》獎為榮”。1956年在上海創刊的《萌芽》則是新中國第一本青年文學雜志,也是一代代作家“萌芽”的起點。除了文學營和小說工作坊,《萌芽》和《聯合文學》還将充分利用各自在兩岸的文學品牌優勢,幫助擴充兩岸青年文學創作人群的視野。《萌芽》雜志今年十二月号推出了“上海-台北兩岸文學營”專輯,刊發台灣地區青年作家陳又津、洪明道、神小風、曹栩、楊隸亞、徐振輔、蔣亞妮的新作。台灣聯經出版社和北京世紀文景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将繼續在兩岸出版小說工作坊系列叢書,将更多優秀作品介紹給兩地讀者。

兩岸文學青年共論“寫不下去怎麼辦?”00後躍然文學舞台

4天文學營和小說工作坊日程排得滿滿的。從“提問導師”開始,到讨論“寫不下去怎麼辦”,對話“戲劇性的那一刻”“現實與想象”“通俗與嚴肅:如何制造小說張力”,巨鹿路的愛神花園将再一次見證兩岸青年人的創作才華。

欄目主編:施晨露 文字編輯:施晨露 題圖來源:主辦方提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