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盤點曆史上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四位科學公牛

作者:自說自話的考拉

< h1級""pgc-h-right-arrow"資料跟蹤"14">諾貝爾獎</h1>

諾貝爾獎是根據爆炸物發明者瑞典諾貝爾獎的遺囑設立的,有五個獎項,包括實體學獎,化學獎,和平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和文學獎,以表彰那些在這些領域對人類做出最大貢獻的人",瑞典中央銀行于1968年增加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曆史上獲得諾貝爾獎最多的四個人獲得了兩次諾貝爾獎,到2021年,沒有人獲得過三次以上的諾貝爾獎。

盤點曆史上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四位科學公牛

< h1級"pgc-h-arrow-right"資料軌道""16">曆史上曾兩次獲得諾貝爾獎</h1>

第一,居裡夫人

他于1867年出生于華沙,被稱為"居裡夫人",是法國著名的波蘭科學家、實體學家和化學家。1903年,居裡和貝克爾因其對放射性的研究而獲得諾貝爾實體學獎。1911年,他因發現钍和氡元素而再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盤點曆史上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四位科學公牛

第二名,萊納斯·卡爾·保齡球

美國著名化學家,量子化學和結構生物學的先驅之一。1954年,卡爾·波林因其在化學鍵方面的工作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1962年,他再次獲得諾貝爾獎。

盤點曆史上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四位科學公牛

第三名,約翰·巴丁

美國實體學家巴丁在1956年因半導體效應而獲得諾貝爾實體學獎。1972年,他憑借超導BCS理論第二次獲得諾貝爾實體學獎。

盤點曆史上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四位科學公牛

第四名,弗雷德裡克·桑格

這位英國生物化學家是唯一一位在2020年之前獲得兩項化學獎的個人。1958年,他因對蛋白質結構(尤其是胰島素)組成的研究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1980年,他因确定核酸中DNA堿基的序列而第二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盤點曆史上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四位科學公牛

自1901年諾貝爾獎頒發以來,已有923名個人和27個組織獲得了該獎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