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順縣,清乾隆三年置縣,位于廣東省東部,隸屬梅州市管轄,梅州市南端,東毗潮州,南鄰揭陽,西連梅州市五華縣、興甯市,北接梅州市梅江區、梅縣區、大埔縣,廣梅汕鐵路、梅汕高速公路和國道206線貫通南北,縣城南端有火車貨運站 、客運站。
八鄉山地處粵東蓮花山脈中段,位于梅州市豐順縣西南部,南接揭陽,西連五華,距豐順縣城28公裡,距五華縣城49公裡,1小時車程可達揭陽潮汕機場、廈深高鐵潮州中心站。

全鎮地域面積193.62平方公裡,海拔在600—1277米之間,下轄15個行政村,總人口2.08萬人,全鎮森林涵蓋率達90%以上,年平均氣溫僅18.7℃,是天然的大氧吧和避暑勝地。
豐順民族主要屬漢族,包括客家和福佬(鶴老)兩種方言。同時,豐順也是所屬梅州地區唯一擁有原住少數民族的縣,原住于豐順的少數民族就是畲族,總人口不到千人,主要聚居在鳳坪村。
境内擁有豐富的生态資源、人文資源和紅色資源,山水風光秀美,美景渾然天成,
雖然人口不多,但根據畲族傳說,豐順是畲族的真正發源地(銅鼓嶂、鳳凰山)。畲族為炎帝部族,犬圖騰。
豐順是梅州轄區内唯一有潮州民系的一縣。據載,豐順原住居民之中還有疍家人,他們屬于廣府民系,現已融入客、潮民系。
有粵東大峽谷雲卷峽(八鄉山大峽谷)、粵東第二高峰鴻圖嶂、粵東電視高頻轉播台、千畝大水庫、萬畝綠茶園、
譽為“中國富士山”的尖山、天堂庵、廣善寺、文昌祠、東江蘇維埃紀念館等。
種玊上圍坐落于豐順縣湯南鎮新樓村,古寨始建于清順治十年(公元1652年),曆經18個春秋,至康熙八年(公元1670年)建成,至今有340多年曆史,是湯南鎮著名的城堡式古建築。
這座富有特色而又儲存得較好的古寨,在近年來吸引了衆多目光。
古寨面積1.8萬多平方米,城牆根據36天罡,72地煞共108塊圍築而成,呈卧蟹形。城牆每幅寬高均6米,牆厚0.5米,牆體均是由粗砂、小石子、糯米泥及紅糖拌和,至今堅固無損。
古寨有三大門,正西門、北平門、南安門,均坐東向西,故人們又稱其為"西門古寨",每座門樓的大門闆厚達五寸,三個大門闩,外加一海碗粗橫杠,隻要用兩根大石柱一頂,固若金湯。
城牆四角各建一兩層碉堡哨樓,碉堡外露三面牆各有槍眼二個,圍牆每面一槍眼,火力交叉,攻寨者近牆根不得。寨外南北各有一條護寨河,南面護寨河因城鄉建設被填埋,廣場正面有一口半月形池塘,寨内雨水污水及護寨河均流入大池塘。
寨外南面靠池旁一字排開有5株參天古榕,枝幹交纏,盤根錯節,因古寨在清代出了5位舉人,按鄉規"每中一舉種榕一棵"。正西城牆上有兩扇窗,為卧蟹的蟹目,蟹目與池塘對應的是兩個活泉眼,長年泉水不斷,堪稱奇觀。
上圍古寨與龍上古寨在建築風格上一脈相承,寨内建有三條大街六條通巷,構成八卦九宮格局。寨内通風透氣、光線充足,冬暖夏涼,居住環境優越。太平天國"奮王"羅大綱是古寨九世祖裔孫。
眼力好的人可能一見到這塊橫匾就發現那個"玉"字錯了,那一點點到了上面去了。至于确切原因,有待進一步考證。
這塊磚上是刻着康熙七年,也就是公元1668年,但是,有嘉應大學土木工程系的學生對這塊磚刻抱有懷疑的态度,他們認為這是後人刻上去的,因為"七"字不是繁體字。其實古寨始建于清順治十年(公元1652年),至康熙八年(公元1670年)建成,曆時18年, 距今已有350餘年的曆史。寨内通風透氣、光線充足,冬暖夏涼,居住環境優越。曆史上,上圍古寨曾出過太平天國"奮王"羅大綱等10餘位知名人物。
種玉上圍門口有一口池塘,俗稱"西門池",這應該是從風水的角度考慮的。古人說仁者樂山,智者樂山。一個建築,如果沒有水的話,就沒有靈氣。同時,也應該是有聚财的意義。
種玉上圍門口有一口池塘,俗稱"西門池",這應該是從風水的角度考慮的。古人說仁者樂山,智者樂山。一個建築,如果沒有水的話,就沒有靈氣。同時,也應該是有聚财的意義。另外還有五棵榕樹。
第一棵是最大的。但是,在幾年前的一次台風中,斷了一枝,當時成為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
為什麼一枝榕樹會造成如此大的轟動呢?原來這個古寨是蟹地,池塘中有兩口井,就是螃蟹的眼睛,在古寨的不遠處有一個地方叫做"水雞嘴"(一般說的田雞),那裡的黃泥品質是最好的。而螃蟹跟水雞是天敵,為了古寨的風水,就在門口種五棵五棵榕樹,用來擋水雞。當時被台風破壞之後,當地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做了相關的保護,那外圍的一圈擋土牆就是後來加上去的。 以前,每月的29号下午還會在這裡進行鬥狗比賽,吸引了揭陽、汕頭等地的鬥狗愛好者前來,不過,贊助者由于某些原因,加着狗主大多數都是外地的,而今鬥狗已經沒有了。不過,現在的營老爺主會場就在大榕樹下,場面相當壯觀。
種玉上圍是由108堵牆圍成的(這不知道是否與梁山108好漢有沒有關系呢?),這些牆都是夯土牆,全圍沒有一根柱子,據說當初這些牆還加入了黃糖進去舂。牆與牆之間沒有完全接合,這應該就是現代建築中所講的伸縮縫吧。另外,牆體也是相當厚,在當地有"臉皮厚過西門寨牆"之說。在外牆沒有加任何保護措施的情況下,能夠保持幾百年屹立不倒,以上這些因素肯定是起了重要作用。 從右面這張照片還可以看到架設槍的口,其實在每一堵牆上都有槍眼的,共有大小360個槍眼,據說當時是為了紅白旗之間的争鬥用的。
古寨有四個大門,在兩側的是"北平門"和"南安門",這些門也是與"種玉上圍"那個門的方向是一樣的。在鎮内也有北平路和南安路。這其中的"北平南安"也蘊藏着當地人的美好寄托。
古寨有四個大門,在兩側的是"北平門"和"南安門",這些門也是與"種玉上圍"那個門的方向是一樣的。在鎮内也有北平路和南安路。這其中的"北平南安"也蘊藏着當地人的美好寄托。這圍裡面在民國期間還有私塾,70歲以上的老人許多都在這裡念過書。他們還說,當時裡邊有很詭異的現象,經常有大腿從樓上伸下來,俗稱"大腳泵(潮語,音)"。不過,我問過他們,他們說自己也沒見過,隻不過大家都這樣說罷了。
這圍裡面在民國期間還有私塾,70歲以上的老人許多都在這裡念過書。他們還說,當時裡邊有很詭異的現象,經常有大腿從樓上伸下來,俗稱"大腳泵(潮語,音)"。不過,我問過他們,他們說自己也沒見過,隻不過大家都這樣說罷了。
龍鲸河漂流,蕩漾在綠色山水中,夥伴們,一起浪,哈哈哈
青山綠水中的韓山生态度假屋,假期周末經常都是滿房,環境非常的惬意,仿若置身于大自然懷抱裡。
唐元和十四(819)年,韓愈因谏迎佛骨,觸怒憲宗皇帝,被貶為潮州刺史。韓愈到達潮州後,在當時的南荒之地開拓了影響深遠的“潮州文明”。
後人為了紀念他,或築建韓氏祠廟,或建立書院,或刊刻“韓集”,甚至山水易姓,把他來時及離去均乘船經過的,從大埔三河壩起點到古城潮州的粵東第一大河——惡溪改名為“韓江”;
把韓愈騎馬從蓮花山豐順地段經過的山嶺稱為“韓山”或“韓岽”。
豐順韓山生态旅遊度假區位于豐順縣豐良鎮西南部,是省重點建設項目。
度假區内群峰林立,常年雲霧缭繞,景觀優美,能較好展現“自然”、“古樸”、“野趣”等特征,是一處難得的森林生态旅遊勝地。
韓山處在豐良、建橋、北鬥三鎮交界處,海拔1050米,是榕江與韓江兩大水系的分水嶺。
惠仁聖寺位于廣東省豐順縣留隍鎮,背倚鳳凰山,面臨韓江水,地形地貌優美,融秀色山川之中,碧波與峰巒相映成趣,是個萬山當戶立,一水接天來的佛門聖地。。
龍歸瀑布被譽為廣東省黃果樹瀑布、粵東第一瀑。它高為125米,飛瀑落差為115米,寬度為62米,集雨面積達到40平方公裡,年平均流量3.5立方/秒,雨季流量更大,達到6.7立方/秒。
豐順縣是著名的“華僑之鄉”、”溫泉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豐順埔寨火龍)”、“中央蘇區縣”
2014年中國礦業聯合會正式授予豐順縣“中國溫泉之城”稱号。
2014年中國老年學學會正式授予豐順縣“中國長壽之鄉”稱号。
2015年豐順通過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驗收,為2014年度驗收獲通過的24個機關(市、州、縣)之一,也是廣東省通過該驗收的唯一的縣。
2015年廣東省教育廳授予梅州市豐順縣“廣東省教育強縣”稱号
2015年豐順縣被評為“廣東省林業生态縣”、“廣東省衛生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