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鸠摩羅什大師是後秦一位得道高僧,為何很多人說他是舍利弗轉世?

鸠摩羅什大師

鸠摩羅什大師是後秦一位得道高僧,同時也是著名的哲學家和佛學家。鸠摩羅什從小天資聰穎,少年時候其名聲就傳遍西域各地。他的父親鸠摩羅炎出身名門望族,曾經是朝廷宰相,後來棄官周遊各國修道。在龜茲的時候,認識了龜茲王的妹妹兩人相戀生下鸠摩羅什。鸠摩羅什大師按現在的說法是個混血兒,長相十分出衆,很多人說他是舍利弗轉世。

鸠摩羅什大師是後秦一位得道高僧,為何很多人說他是舍利弗轉世?

鸠摩羅什大師是中國佛教之祖,他的譯經與佛教成就幾乎無人能與之相比。據資料記載,他譯出的經論有三十多部,将近三百卷,十分精美。鸠摩羅什可以說是一個奇才,半歲的時候就會說話。他三歲的時候就會認字,五歲可以閱讀各類書籍,相對一般人來說簡直是個神童。

鸠摩羅什大師如此聰慧,為什麼不讀書考取功名,最後卻成了一代高僧呢?這可能是受家庭的影響,他的父親棄官學道。鸠摩羅什七歲的時候,他的母親帶着他一同出家修道。那時候他每天能背誦幾萬字的偈頌,開始學習佛教造詣。在他十二歲的時候随着母親傳回龜茲,在途中他學會了很多佛教經譯。回到龜茲後,他刻苦鑽研經論,後來成為了中觀大師。

鸠摩羅什大師不僅長相俊俏,而且文筆也非常好,在當時可以說是一流的。如此得道高僧,如果在三十六歲沒有破色戒,都說他會成為第二個佛陀。當時有傳聞為了争奪鸠摩羅什,前秦與後秦曾發起兩次戰争。

鸠摩羅什破戒

鸠摩羅什是中國佛教四大譯經家之一,同時也是位語言學大師。他出生于現在的新疆庫車,家世非常好,先祖為世代相國。鸠摩羅什從小天資聰明,不到一歲就會認字,五歲的時候就能閱讀書籍。他七歲的時候母親帶他一同出家,周遊很多地方,由于天資聰穎佛學造詣很深。

鸠摩羅什大師是後秦一位得道高僧,為何很多人說他是舍利弗轉世?

鸠摩羅什是一代高僧,為什麼曆史上記載他有兩次破戒呢?根據一些曆史資料記載,鸠摩羅什第一次婚姻是被迫破戒。當時前秦呂光攻占龜茲國,鸠摩羅什成了俘虜。由于鸠摩羅什名聲遠揚,前秦皇帝想收為己用,于是把他灌醉與龜茲王的女兒關到一起。他的這次經曆與天龍八步裡面的虛竹和西夏公主的結合很相似,隻是兩對的結局不一樣罷了。

鸠摩羅什的第二次破戒更讓人不可思議,當時後秦皇帝很喜歡聽他講經義。鸠摩羅什則告訴皇帝,他看到有兩個小人站在自己的肩上,隻能用姑娘讓他走開。後來皇帝賞賜給他一名宮女與之結後,一連生下兩個兒子。

鸠摩羅什之是以兩次破戒,表面上看都不是自己的意願。但仔細琢磨,第一次破戒雖說是被破,但還是說明他的個人意志不夠堅定。第二次破戒是他自己告訴皇帝,肩上站有兩小人,但實際上這是他本人自己說的,到底是不是真的,也無人知曉。總的來說,鸠摩羅什的破戒主要是外在力量與主觀意識共同作用下決定的。從古至今,像鸠摩羅什這樣的得道高僧娶妻生子的還有很多,這并不能判斷他們個人的好與壞。

鸠摩羅什吞針

衆所周知,我國的佛教文化曆史悠久,曆經幾千年來綿延不斷,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每逢我國的傳統節日,上山燒香拜佛的人絡繹不絕,熙熙攘攘,可見佛教文化對我國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在我國曆史上也出現過不少得道高僧,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鸠摩羅什吞針的故事。

鸠摩羅什大師是後秦一位得道高僧,為何很多人說他是舍利弗轉世?

鸠摩羅什是我國東晉時期的高僧,佛經翻譯家。據悉,鸠摩羅什自小便喜歡佛經,常常挑燈夜讀,徹夜學習。著有數十本佛家經典著作,知道現在還被人傳閱。他不喜歡功名利祿,向往佛家清淨的生活。在他還未入宮之前,在民間就受到衆人敬仰,已經很有名氣了,幾乎沒有人不知道這位高僧的名字。後來,姚興攻滅後涼,親自迎接這位高僧進入長安,并開辦了一系列關于佛經的著作和翻譯工作,規模很是宏大,轟動一時。我們都知道,出家人是不可以破色戒的,但是姚興卻一直想讓鸠摩羅什後繼有人,希望他可以有子嗣。是以即使鸠摩羅什身為一個出家人,但是卻有自己的妻子和兒女。這在當時是比較轟動的,甚至變成了一種風氣。無數僧侶紛紛效仿,也娶了妻子。這讓鸠摩羅什感到很心痛,于是召集僧人,對着滿滿一缽針說,如果你們能跟我一樣吞下針,我就同意你們娶妻,說罷便将針吞下去。衆人見到,覺得鸠摩羅什有過人之處,不敢效仿,于是便斷了娶妻的念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