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湯團的起源:甯波豬油湯團

甯波菜又叫“甬幫菜”,擅長烹制海鮮,制作多以蒸、烤、燒、炖等手法為主,愛用雪裡蕻鹹菜和苔菜作輔料,因而菜味大多鹹裡帶鮮,鮮鹹合一,注重原汁原味,講究鮮嫩香糯軟滑。

甯波菜享譽江南一帶,此外,甯波的各種飯後點心也頗具風味。甯波風味小吃種類繁多,各具特色,最著名的十大名點包括:豬油湯團、龍鳳金團、水晶油包、豆沙八寶飯、豬油洋酥塊、三絲宴面、鮮肉小籠包子、燒賣、鮮肉馄饨、酒釀圓子。其中,尤以甯波豬油湯團為全國聞名。

中國湯團的起源:甯波豬油湯團

正宗的甯波豬油湯團以細膩純淨的綿白糖、黑芝麻和優質豬闆油制成餡,湯團皮薄而滑,白如羊脂,油光發亮,具有香、 甜、鮮、滑、糯的特點,湯清色豔,皮薄餡多,加上桂花的香氣,一口咬下去,黑得發亮的芝麻餡便流了出來,香氣撲鼻,香甜鮮滑糯,令人回味無窮。

湯團各地都有,甯波豬油湯團的揚名必有它的道理。

豬油湯團是浙江省甯波市傳統的名點,中國的湯團起源于甯波,而甯波豬油湯團據考證始于宋元時期,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曆史。它用當地盛産的一級糯米磨成粉做成皮。豬闆油剔筋、膜,切末斬碎,放盆中加白糖,芝麻粉拌勻揉透,搓成豬油芝麻餡心小圓子。水磨粉加水拌和揉搓成光潔粉團,捏成酒盅形,放入餡心,收口搓圓成湯團。鍋内清水燒沸,放入湯團煮三分鐘後,待湯團浮起時加入少量涼水,并用勺推動以防黏鍋。再稍煮片刻,待餡心成熟,湯團表皮呈玉色,有光澤時,即連湯舀入碗中,加入白糖,撒上桂花即成。

中國湯團的起源:甯波豬油湯團

把握火候、講究用料.......真正的工藝往往就藏在這看似簡單的步驟當中,唯有經過時間的沉澱才能顯現。

對于食客而言,雖無法窺見這小小湯團中蘊藏的奧秘,但吃,應該就是最好的回應。輕輕咬開湯團皮子,油香四溢,糯而不黏,鮮爽可口,令人稱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