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笑傲江湖》:氣宗落敗,風清揚為何不重振旗鼓?金庸:他心裡苦先說一下當年的劍氣之争發生了什麼?風清揚為何不帶劍宗奪回華山派呢?

風清揚在《笑傲江湖》中的定位,是一位超凡脫俗的隐世高手。他常年隐居在華山派的思過崖,不見外人,尤其是華山派的。後來之是以傳功給令狐沖,也是因為看到他狂放不羁的性格,大概是從令狐沖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輕時候的影子,才破例現身相見。

風清揚是華山弟子,卻不願見到華山派的人,這裡面隐藏着一段傷心往事。

《笑傲江湖》:氣宗落敗,風清揚為何不重振旗鼓?金庸:他心裡苦先說一下當年的劍氣之争發生了什麼?風清揚為何不帶劍宗奪回華山派呢?

華山派的“劍氣之争”,是華山派的一段不堪回首的故事,因為是他們華山派自己内鬥,怎麼說都不光彩。當年,華山派的嶽肅、蔡子峰,偷偷默背了《葵花寶典》,但是二人所背的部分,卻風馬牛不相及。于是,一個認為應該主要練劍,招式精妙,無往而不利;另一個認為主要練氣,氣功一成,任何招式都渾然天成。

這是劍氣之争的源頭。

而魔教十大長老逼上華山,搶走了《葵花寶典》,嶽肅和蔡子峰死在了這場戰鬥之中。但是華山派的劍氣之争,卻延續了下來。

《笑傲江湖》:氣宗落敗,風清揚為何不重振旗鼓?金庸:他心裡苦先說一下當年的劍氣之争發生了什麼?風清揚為何不帶劍宗奪回華山派呢?

這段往事,被嶽不群美化了,他将劍宗比作邪門歪道,絲毫不感到臉紅,畢竟曆史都是被勝利者書寫的。

原來當年劍氣之争,已經鬧得沸沸揚揚,就差一個契機,就會發生火并,由于劍宗修煉的速度要比氣宗快,是以當年劍宗的弟子最多,武功也自然比氣宗高。尤其是劍宗出現了一位出類拔萃的中年弟子,一手獨孤九劍,劍術通神,漸漸成為了劍宗的主心骨,這個人就是風清揚。

但是當時劍宗與氣宗在玉女峰決戰,最後結果卻是氣宗大獲全勝,劍宗差點全軍覆沒,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笑傲江湖》:氣宗落敗,風清揚為何不重振旗鼓?金庸:他心裡苦先說一下當年的劍氣之争發生了什麼?風清揚為何不帶劍宗奪回華山派呢?

原來是氣宗使了陰謀詭計,氣宗後人買通了風清揚的嶽父,在決戰前夕,風清揚遠赴江南成親,前腳剛走,氣宗和劍宗便開始大戰,也許是突然襲擊,劍宗後人明明武功比氣宗高強,卻仍然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另一面,風清揚到了江南,發現他嶽父一家早就不見蹤影,而娶到的妻子,不過是江南的名妓,這是他才知道這一切都是騙局,等回到華山派之後,氣宗已經成為了當家人,劍宗後人已經不見蹤影。從此華山派,便一直由氣宗後人掌權。

《笑傲江湖》:氣宗落敗,風清揚為何不重振旗鼓?金庸:他心裡苦先說一下當年的劍氣之争發生了什麼?風清揚為何不帶劍宗奪回華山派呢?

風清揚多年來,隐居思過崖,那麼他為何不帶劍宗重振旗鼓呢?有兩個條件不允許。

第一個條件,人力不夠。

華山派經過當年的“劍氣之争”,劍宗弟子的結局是怎樣的呢?原著中說,劍宗敗給了氣宗,劍宗弟子深感奇恥大辱,絕大多數都在思過崖自刎,隻有極少數人選擇了隐退。這極少數人,其實就是三個,分别是封不平、成不憂、和叢不棄。

氣宗後人隻剩這幾個,就算風清揚再厲害,大局已定,他已經無力改變。多年之後,封不平等人依然想要重新奪回華山派的掌門之位,還要借助嵩山派的勢力,他們已經失去了天時、地利和人和,想要重新上位,簡直難如登天。

《笑傲江湖》:氣宗落敗,風清揚為何不重振旗鼓?金庸:他心裡苦先說一下當年的劍氣之争發生了什麼?風清揚為何不帶劍宗奪回華山派呢?

第二個條件,是風清揚過不去自己那關。

氣宗敗給劍宗,在風清揚看來,絕大多數原因是因為自己。多年之後,他在思過崖曾經對令狐沖說過這樣一句話:

世上最厲害的招數,不在武功之中,而是陰謀詭計,機關陷阱。

從前輩高人的口中說出這句話,就透着一絲凄涼。想必風清揚這麼多年來,也是時常責怪自己。江湖傳言,當年劍氣之争過後,風清揚便自刎謝罪了。這個消息應該就是風清揚放出的。

他已經失去了鬥志,被人欺騙的恨意、愧對劍宗的内疚感,讓風清揚頓感江湖不适合自己。相當年,他應該也是志得意滿,想要有所作為,經此一役後,他隐居華山思過崖,一方面為了贖罪,另一方面,就是已經對權力之争看淡了,自然也沒心思再去奪回華山派,說到底,風清揚心裡苦啊。

《笑傲江湖》:氣宗落敗,風清揚為何不重振旗鼓?金庸:他心裡苦先說一下當年的劍氣之争發生了什麼?風清揚為何不帶劍宗奪回華山派呢?

風清揚成為了權力鬥争的犧牲品。他的定位是高人,自然不會和封不平、成不憂等人一樣,輸了就是輸了,即便不是君子所為,他也認為這就是命。有時候就是這樣,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你看封不平他們三個,處心積慮幾十年,到頭來還是一場空,不如像風清揚一樣,看清時勢,歸隐江湖,自得其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