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成帝拓跋濬英年早逝,将一個爛攤子扔給了七個大多平庸的兒子長子:獻文帝拓跋弘次子:安樂王拓跋長樂三子:廣川王拓跋略四子:齊王拓跋簡五子:河間王拓跋若六子:安豐王拓跋猛七子:韓王拓跋安平

作者:古曲古風

文成帝拓跋濬是北魏第五位皇帝,也是比較平庸的一位,也是非常短命的一位,26歲就去世了。其在位十三年時間内,北魏叛亂不止,多位宗室藩王和異姓藩王謀反,其他謀反事件更是數不勝數,緻使北魏朝政日益混亂。拓跋濬的七個兒子也未能逃脫拓跋氏短命的魔咒,壽命均未超過40歲。而且他的兒子大多是平庸之輩,未有太大的功績。

文成帝拓跋濬英年早逝,将一個爛攤子扔給了七個大多平庸的兒子長子:獻文帝拓跋弘次子:安樂王拓跋長樂三子:廣川王拓跋略四子:齊王拓跋簡五子:河間王拓跋若六子:安豐王拓跋猛七子:韓王拓跋安平

拓跋弘(454—476),北魏王朝第六位皇帝,465—471年。太安二年,被冊立為太子,生母李貴人以北魏子貴母死制度被賜死。拓跋弘在位時崇文重教,興學輕賦,十分癡迷佛道。皇興五年,因為不滿馮太後長期把持朝政,拓跋弘一度打算禅讓才能兼備的叔父京兆王拓跋子推,因群臣的勸谏才作罷,遂禅讓于年僅五歲的太子拓跋宏。而由于新皇帝拓跋宏年幼,拓跋弘仍然執政,拓跋弘是以成為曆史上最年輕的太上皇。不久,柔然大舉南侵,拓跋弘禦駕親征,大破柔然,一直追到大漠。而拓跋弘的死因一直是個謎,年僅23歲就離奇暴斃。傳言為馮太後所害。

拓跋長樂(?—479)性格沉穩,深受皇兄拓跋弘器重。皇興四年,受封為建昌王;孝文帝遷都洛陽後,改封其為安樂王,拜太尉,出任定州刺史。拓跋長樂為人貪斂暴虐,多行不法,深受當地不滿,曾被拓跋宏杖責三十。回到京城後,拓跋長樂變本加厲,與内行長乙肆虎圖謀不軌,事發後被賜死,終年在26歲之内。

文成帝拓跋濬英年早逝,将一個爛攤子扔給了七個大多平庸的兒子長子:獻文帝拓跋弘次子:安樂王拓跋長樂三子:廣川王拓跋略四子:齊王拓跋簡五子:河間王拓跋若六子:安豐王拓跋猛七子:韓王拓跋安平

拓跋略(?—480年),孝文帝延興二年,封為廣川王,任坐中都大官。拓跋略自幼聰明靈活,以判案公平著稱。太和四年去世,拓跋略為獻文帝三弟,生年當在454年之後,故終年在27歲之内。

拓跋簡(460—499),孝文帝太和五年,封為齊郡王,加授中都坐大官,掌刑獄,後轉任内都坐大官。拓跋簡酷愛飲酒,官至太保。太和二十三年,拓跋簡因病去世,時年40歲。

拓跋若,生卒年不詳,16歲時去世,未及封王,追封河間王,谥号孝。死後無子,以京兆康王拓跋子推之子拓跋太安(元定)為嗣希爵。

拓跋猛(?—489),孝文帝太和五年,受封安豐王,加授侍中。後出任和龍鎮都大将、營州刺史。拓跋猛為人寬仁,作戰神勇,頗有威名,敵軍對其都十分畏懼。太和十三年去世,終年在35歲之内。

文成帝拓跋濬英年早逝,将一個爛攤子扔給了七個大多平庸的兒子長子:獻文帝拓跋弘次子:安樂王拓跋長樂三子:廣川王拓跋略四子:齊王拓跋簡五子:河間王拓跋若六子:安豐王拓跋猛七子:韓王拓跋安平

拓跋安平,生卒年不詳,生母為玄夫人。拓跋安平早夭,在《北史》及《魏書》中皆無傳記記載。追封韓哀王。

結語

拓跋濬之是以在北魏皇帝中存在感不高,主要是在于祖父拓跋焘在位時窮兵黩武,導緻國力空虛。他經過變亂登上皇位,接受了一個看似強大,實際上内部空虛的王朝,雖然他在位時大力恢複經濟發展,然而收效甚微。層出不窮的叛亂,讓他應接不暇,多位宗室親王繼異姓藩王被處死,被殺的大臣更是不計其數。而拓跋濬的兒子們也大多是平庸之輩,未能做出太大的貢獻力挽狂瀾,緻使很多政令難以很好的推行落實,北魏的朝政混亂不堪,日益敗壞。

參考資料

《魏書》

《北史》

《資治通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