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曾經滄海難為水”的大才子元稹,卻是貨真價實的蚯蚓男

作者:淺淺雲思

總以為元稹是一個深情的男人,不是情至深處,又怎能寫出這樣的詩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總是想,這一生,倘若可以遇見這麼一個深情的男子,該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情。

“曾經滄海難為水”的大才子元稹,卻是貨真價實的蚯蚓男

那時候,很羨慕元稹的夫人韋叢,覺得他是古往今來最幸福的女子。你看,韋從死後,元稹詩悼亡:“昔日戲言身後意,今朝皆到眼前來。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尚想舊情憐婢仆,也曾因夢送錢财。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這首詩從生活小事入手,情真意切,讀來讓人不覺淚流。針針線線總關情,情至深處情更濃。

“曾經滄海難為水”的大才子元稹,卻是貨真價實的蚯蚓男

這個世間,多得是薄情寡義之人,又有那一個人肯用一生去守候、去等待、去包容一段美麗呢?

元稹的詩,像是這個世界最後一個童話,美麗而透明。

可是,遺憾的是,元稹也是一個這樣薄情寡義的人。

不同的是,他對每一個遇見的女子都付出了真心。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蚯蚓男。

“曾經滄海難為水”的大才子元稹,卻是貨真價實的蚯蚓男

相同的是,每一個他曾經愛過的人,最後都不能得到他的真心。

元稹二十一歲時,在河間府任職,适逢戰亂,元稹受命保護一家遠親,遇見了《莺莺傳》的原型——這家人的女兒。我們暫且把她稱作莺莺吧。在那樣的一個季節,莺莺就好像是剛剛成熟的一顆紅櫻桃,飽含汁水,鮮亮奪目;莺莺就好像是融融春日中最嬌嫩的那朵桃花,低眉淺笑,風情萬種。元稹醉了,醉的忘記了封建禮教,一封封滾談得書信傳到了莺莺的手中。

莺莺也醉了,在那樣一個青春蓬蓬勃勃卻又情感荒蕪的年紀,元稹就是莺莺鮮衣怒馬的王子。什麼封建禮教,全部都忘記,莺莺熱情大膽的開始元稹和幽會。

“曾經滄海難為水”的大才子元稹,卻是貨真價實的蚯蚓男

後來,元稹為了求官,不得不離開,剛開始還有書信往來。再後來,在唐德宗貞元十八年,元稹遇見了當時的太子少保韋夏卿,娶了韋夏卿的小女兒韋叢。

曾經天荒地老的初戀就這樣結束了,愛情郁郁蔥蔥,又頓時一片荒蕪,所有的良辰美景,都化作了寺内的斷壁殘垣。

不知道莺莺有沒有後悔,如果早知道一去不回頭,當初還會不會就這樣放開手,讓你走。

“曾經滄海難為水”的大才子元稹,卻是貨真價實的蚯蚓男

元稹,是有些懊悔了,不停地在他的詩裡懷念着莺莺:“何時最是思君處?月如斜窗曉寺鐘。”在他四十一歲那一年,思念又從一個淡淡的春日下午開始,一直延伸到晚上,再一直到天剛破曉從夢中驚醒。在記憶中,莺莺依舊像一滴鮮亮的露水,笑語盈盈,帶着淡淡的暗香向他走來。醒來後的元稹無限傷感,寫下了那首有名的《春曉》“半是天明半未明,睡聞花氣醉聞莺。 娃兒撼起鐘聲動,二十年前曉寺情。”

隻是,初戀再美好,也比不上功名富貴呀。元稹,真的是一個狠心的人,在書裡為自己辯解,即所謂“矧桃李之當春,竟衆人之攀折。我自顧悠悠而若雲,又安能保君皚皚之若雪……幸他人之之不我先,又安能使他人之不我奪?”(元稹《古決絕詞》之二),并說“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于人……予之德不足以勝妖孽,是用忍情。”(《會真記》)。

“曾經滄海難為水”的大才子元稹,卻是貨真價實的蚯蚓男

如果你早就知道莺莺是這一個這樣的女子,當初又是誰對她說出海誓山盟呢?

男人辦錯了事情,總是喜歡把事情推到女人身上:“不是我,隻是我當初受到了她的誘惑。”

可憐的莺莺,在遭受始亂終棄之後,卻又不得不承擔情郎這樣的辱罵,情何以堪?

就算是再多的懊悔,再多懷念的詩詞,也無法挽回心中的那份暗傷吧。

我們不知道當時莺莺知道這個消息以後,有沒有寫詩痛罵這個負心漢,要知道,莺莺也是一個才華橫溢的女子,曾經和元稹寫詩唱和。但今天,我們沒有看到莺莺留下來的任何東西,隻是聽見元稹不住的掩蓋自己。這種掩蓋,讓他的醜惡行徑更加卑劣。

“曾經滄海難為水”的大才子元稹,卻是貨真價實的蚯蚓男

莺莺不寫詩,應該還是為了那個負心漢吧。

後來的元稹,更加的不像話,剛剛寫詩悼念妻子,信誓旦旦:“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不出一年就開始納妾,又過了幾年,又和唐朝有名的女詩人薛濤鬧起了姐弟戀,但是薛濤最終也被他抛棄了,另外又娶妻。

有人說,愛情都是有保鮮期的,隻是,愛情除了保鮮期,還有責任。

這樣的話,隻是為那些花心的人尋找一種借口吧

“曾經滄海難為水”的大才子元稹,卻是貨真價實的蚯蚓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