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空軍司令員劉亞樓隻是海軍上将,林宇真的為他說話了嗎?

作者:石頭說曆史

1955年,劉亞樓被授予将軍軍銜。該職位及其軍銜的海軍司令員肖金光、公安司令員羅瑞清、裝甲司令員徐光達被授予上将軍銜。空軍作為解放軍新組建的軍隊應該注意,為什麼劉亞樓這個空軍司令員要低一級?

事實上,就革命資曆和貢獻而言,劉亞樓完全有資格被授予将軍軍銜。1955年,共有十名将領被授予這一稱号,蕭金光、羅瑞清、徐光達三人為軍事統帥,蘇瑜、徐海東、黃克成、陳偉、譚正、張雲義、王樹生等七人為陸軍将領。

為什麼空軍司令員劉亞樓隻是海軍上将,林宇真的為他說話了嗎?

其中,蘇玉屬于十人中的單齒輪。他是紅軍長征駐南方三年奮鬥的代表,在解放戰争中打了很多"仙女戰",排名第一将,毋庸置疑。雖然徐海東在抗日戰争後處于二線,但由于他在中央紅軍抵達陝北後得到了足夠的物質保護,幫助衣物匮乏的中央紅軍渡過難關,"給革命帶來了很大的功勞", 被授予一般合理軍銜。

除了傑出的兩個人,劉亞樓和其他八個人,不僅沒有差多少,而且還有自己的優勢。

首先,劉亞樓是紅軍第1紅師的代表。新中國上司核心來自中央紅軍,前十名将領中有七名來自中央紅軍,這顯示了其重要性。紅一軍團是從朱毛紅軍的主力部隊紅軍演變而來的。1930年,劉亞樓成為紅軍第1紅2師政治部部長,是林毅的有效幫手。長征期間,紅2師作為紅軍第1軍的主力,打過很多惡戰,如強渡吳江、紅河四渡、攻橋等。原本陳光是紅二師的代表人物,但他在1953年自焚身亡,于是劉亞樓成為代表人物。

其次,有利于中蘇兩軍的再交流。我軍于1955年将該頭銜授予蘇聯軍銜制度作為模闆。根據蘇聯的制度,元帥的軍銜由三個級别組成:大元帥,元帥和軍事元帥。但是我軍除了軍隊其他兵種在基層建立初期外,其指揮官還沒有資格授予元帥軍銜,是以設立了将軍軍銜,與蘇聯的"陸軍元帥"級别相對應,以利于雙方的再交流。羅瑞清、蕭金光、徐光達三人被授予将軍軍銜,這關系不小。

那麼在兩個綜合點上,對于有紅二師背景、是空軍司令員的劉亞樓,被授予将軍軍銜是正常的,但為什麼劉亞樓最終被授予将軍軍銜呢?

首先,劉亞樓曾短暫參加過革命。十大将領絕大多數在大革命期間參加了革命,劉亞樓于1929年加入中國共産黨,比他們晚加入革命,革命初期他的履曆有空白。

為什麼空軍司令員劉亞樓隻是海軍上将,林宇真的為他說話了嗎?

其次,劉亞樓在抗日戰争期間在蘇聯學習,缺乏抗戰經驗。1938年,劉亞樓成為反大學教育主任。1939年,劉亞樓到蘇聯沃倫芝軍事學院學習,直到1945年,他加入東北的蘇聯紅軍參加對日戰争。劉亞樓雖然去蘇聯學習也是為了完成組織交辦的任務,但正因為這段時間他缺席了抗日戰争的一線作戰經驗,導緻他在1952年被授予進階将軍銜。

這個評級基本上決定了劉亞樓和将軍軍銜不符合條件。因為最終的十大将領名單中,有8個人被評為軍委委員,可以看出,軍委委員的軍銜為一般基本标準。但這并不是決定性的,因為和劉亞樓是同兵級的徐光大,王樹生也被任命為将軍,可見這不是唯一的标準。

最重要的是,劉亞樓因在對美朝戰争中謊報戰争功績而受到懲罰。在反美援助北韓期間,組建了不到一年的空軍,即将奉命将精幹人員吸引到中國平民志願軍空軍中去北韓戰争。本着學習邊玩的原則,志願軍航空隊無畏敵,取得了輝煌的成績。但在硬實力方面,與美國軍方仍有很大差距。

1953年戰争結束後,志願空軍司令部報告了戰争的結果,稱中國的米格-15和美國的F-86戰損比為一比一,但志願空軍副司令員段素權憑借實踐經驗和擷取大量資訊,認為中國能用兩架戰鬥機換一架美軍機是非常好的, 但空軍司令部壓制了段素權的觀點。事發後,段素權向彭德懷彙報了情況,并詳細報送了原戰況,引起了人們的注意。最終,中央政府認定段素權的意見是正确的,空軍司令員劉亞樓對此事進行了深入的書面審查。

為什麼空軍司令員劉亞樓隻是海軍上将,林宇真的為他說話了嗎?

綜合以上三個原因,劉亞樓最終被評為将軍軍銜合理。不過,網際網路上甚至傳開了,在頒獎期間,劉亞樓以為自己級别低,曾向老頭目林羽抱怨苦水,為自己争取大将軍軍銜。這句話源于林宇寫給毛主席的一封信,信中要求主席考慮将軍席上的井岡山老同志。

劉亞樓和林毅的關系很好,林毅曾經說過:"一劉雅屋三任參謀長!"是以很多人認為林頓是在為劉亞樓說話。其實這種說法是站不住腳的,因為1929年才參加革命的劉亞樓,并不是老井鋼。更何況,從劉亞樓的待遇來看,他并不需要為将軍的軍銜而戰。

劉亞樓雖然被授予将軍軍銜,但在行政級别上享受的待遇是一般待遇。1956年,劉亞樓當選為中央軍委委員,這是對他成就的認可。1965年,劉亞樓因病去世,享年55歲。中央特别準許在中山堂為他舉行追悼會,林瑜親自主持儀式,全國大部分上司人出席,這種待遇在海軍上将中也是獨一無二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