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包豪斯——這個藝術界,設計界,建築界如雷貫耳的名字,到2019年就正好100歲了。
包豪斯的曆史不僅僅反映了藝術史,也是一部時代史。—— oskar schlemmer
基本上外行人都清楚,“包豪斯”,大概就是“現代主義”代名詞。但在今天已經不能用一個學校、一場運動、或者一個學派、一種思想來簡單地描述它的定義。

柏林的包豪斯博物館,十分具有包豪斯風格
但是這個因為太經典而被講爛了的名詞,你真的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我們先快速了解下背景知識~
包豪斯呢,誕生于100年前的德國,中文裡的“包豪斯”一詞,源自于德語bauhaus。bau意為建造,haus意為房屋。
1922年,由 oskar schlemmer 重新的校玺,簡練又理性,結構主義特征明确。
是以本質上大意就是造房子~
德語裡本沒有這個詞,它其實是由德國現代建築師——瓦爾特·格羅皮烏斯(walter gropius),生造出來的。
第一任校長gropius 肖像
1919年,格羅皮烏斯在德國魏瑪創辦了一所工藝美術學院,取名國立包豪斯學校,簡稱包豪斯,并擔任第一任校長。
當時的背景恰逢于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德國戰敗,損失嚴重,人們的物質生活十分艱苦。
位于德國的一批先進畫家、雕塑家和建築師組成的表現主義團體“11月社”,他們力圖以此來振興民族的藝術與設計。以濃郁的人文精神和藝術氛圍來培育學生。
包豪斯作為學校的地位如同中國的西南聯大一樣,師資驚人,随便拿一位出來都是大牛。保羅·克利(paul klee)、瓦西裡·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拉茲洛·莫霍利-納吉(lászló moholy-nagy)、約瑟夫·阿爾伯斯(josef albers)和安妮·阿爾伯斯(anni albers)。
德紹包豪斯學院前的包豪斯大師們
看看這些老師的藝術作品,你後面就可以了解他們的設計思路的來源:
保羅·克裡(paul klee),red balloon(1922)
瓦西裡·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yellow-red-blue (1925)
安妮·阿爾伯斯(anni albers),wall hanging (1926)
約瑟夫·阿爾伯斯(josef albers),homage to the square
看看當年起草的包豪斯宣言,你大概可以get到他們的教學理念:
讓我們建立一個新的藝術家組織,在這個組織裡面,絕對不存在使得工藝技師與藝術家之間建立起極大障礙的職業階級觀念。同時,讓我們創造出一棟将建築、雕塑和繪畫結合成三位一體的新的未來的殿堂,并且用千百萬藝術工作者的雙手将它聳立在雲霞高處,變成一種新的信念的鮮明标志。——《包豪斯宣言》
是以包豪斯理論的核心原則,就是藝術與技術的統一,功能是最重要的,藝術形式要輔助功能。
josef albers于魏瑪教授包豪斯基礎課程的現場,1928年
我們再看看如今的工業設計,是不是還是沿用這樣的實用主義的理念?這就是100年前包豪斯提出來的,人家确實是祖師爺。
包豪斯成立标志着現代設計教育的誕生,也奠定了現代主義設計的基礎。
再看一下當年工業設計的案例:
瓦西裡椅 1925 布勞耶
巴塞羅那椅 1929 密斯·凡·德羅
沙發&椅 1919-1933 格羅皮烏斯
瑪麗安·勃蘭特(marianne brandt),model no. mt 49 (1927)
這些誕生于百年前的産品,差不多都是我們經常能看到的設計的模樣,包豪斯理念深深地影響了德國工業設計,乃至今後整個世界現代設計的程序。
比如說後來迪特·拉姆斯所推崇的“less but better”,或者我們時常談論的“極簡”,包括蘋果在内,許多為人稱道的産品設計,包豪斯都是源頭。
再來看看建築方面:
包豪斯德紹時期校舍 1926 格羅皮烏斯
西格拉姆大廈 1958 密斯·凡·德羅&菲利普·約翰遜
巴塞羅那世界博覽會德國館 1929 密斯·凡·德羅
不熟悉建築的朋友們可能不太清楚,這些建築作品基本上都是裡程碑式的傑作,許多現代主義者或多或少都受到包豪斯的影響,比如說德國貝倫斯、格羅佩斯,美國米斯、賴特,法國柯布西耶等,都重視産品功能,力求造型簡潔。
不得不說,包豪斯作為世界上第一所為現代設計教育而成立的學校,他的教育理念,美學理念,設計理念,以及他們的産品。至今還影響着我們的生活,你出門看見的不知名建築,你購買的任意一個産品,都有包豪斯的影子。
正如包豪斯100周年網站所述:“真正的包豪斯風格是實驗的、多樣的,跨界的,而且是完全當代的。”
在100周年之際,這個偉大的學校将舉辦許多的大型國際研究與展覽項目,包豪斯曾經三遷校址,它所在的三個城市(魏瑪、德紹、柏林)都通過翻新屬于自己的博物館來表示紀念。
小編在下面整理了部分展覽活動,有機會的朋友一定要趁此機會更多的了解包豪斯的故事~
大型慶祝活動開幕式
2019年1月16日至24日
藝術學院,柏林
wilfried hoesl,《三人芭蕾,bayer junior ballett》
oskar schlemmer,《triadische ballett》的舞台服裝設計作品
包豪斯與美國,光和運動的實驗
持續至2019年3月10日
州立藝術與文化博物館,明斯特
阿納基威治(richard anuszkiewicz), 《ohne titel》
從藝術與工藝到包豪斯
1月23日至5月5日
德國-柏林 布洛翰博物館
mendelsohn, rechovot, israel, villa weizmann
包豪斯——新世界的先驅
2月9日至5月26日
荷蘭-鹿特丹波伊曼·凡·布甯根博物館
法蘭克福現代主義1919-1933
1月19日至4月14日
德國-法蘭克福,應用藝術博物館
布洛翰博物館展覽“從藝術工藝到包豪斯”展出作品
現代主義十字路口的包豪斯先驅
3月15日至2020年1月15日
德國-格拉,格拉舒倫堡(house schulenburg gera)
原作包豪斯(original bauhaus)
9月6日至2020年1月27日
德國-柏林,現代畫廊(berlinische galerie)
“号角屋”(haus am horn)将于5月18日面向公衆開放
圖檔來源:網絡
版權歸作者所有
微信關注公衆号“第二自然”
登入【第二自然】官網,關注設計師品牌與創業,浏覽設計精品 → http://www.d2zir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