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家都在玩手機,最大受害者為什麼成了口香糖?

大家都在玩手機,最大受害者為什麼成了口香糖?
口香糖萬萬想不到,打敗自己的不是對手,而是手機。

■文|市井财經專欄作家 葉克飛

你有多久沒嚼過口香糖了?這事兒不僅僅關乎你的個人習慣,還關乎經濟模式。

去年有個有趣的報道,說iphone上市這10年,口香糖的銷量卻下降了15%。為啥會這樣?這得從口香糖營銷說起。

我們最容易見到口香糖的地方,是超市收銀台旁邊的貨架。這也是超市營銷領域的一個經典設定,即擺放一些花花綠綠但人們不會專門去購買的小玩意兒,買單者排隊等待時百無聊賴,就會順手購買,這也就是業内所說的“沖動消費”。

但随着智能手機的出現,人們排隊時做低頭族,對口香糖的關注度自然降低,購買幾率也大大下降。

依我看,口香糖未來在超市管道的銷量還會繼續走低。原因很簡單,随着移動支付的發展,很多人更願意選擇自助買單,更沒機會關注口香糖了。

但即使如此,口香糖在國内仍有過百億的龐大市場,競争十分激烈。

一,人類自古愛“嚼膠”

香港人和廣東人習慣稱口香糖為“香口膠”,一個“膠”字道出關鍵——口香糖的原料就是“膠”,即天然樹脂。

大家都在玩手機,最大受害者為什麼成了口香糖?

考古學家發現,早在有曆史記載以前,早期人類就已經喜歡咀嚼天然樹脂取樂,這正是最原始的口香糖。

幾千年來,世界各地的人們都有類似習慣。古希臘人會用樹脂清理牙齒、確定口腔清新,印地安人愛咀嚼樹幹的液汁,瑪雅人愛嚼糖膠樹膠。東漢時,漢桓帝喜歡雞舌香,是以大臣們都習慣含着這玩意兒跟皇上讨論國家大事。

現代意義上的口香糖源于美國。1848年,第一個經過加工處理并供銷售的口香糖誕生,創造者名叫寇蒂斯。他煮出了第一爐雲杉樹脂,将之切成片狀,撒上玉米粉使之不會粘在一起,最後用紙包上以友善攜帶,大受好評。幾年後,他在波特蘭建立了世界第一個口香糖工廠。他又試制了一種以石蠟為原料的膠姆糖,曆史性地添加了香草和甘草,是以得名“口香糖”。

1869年,第一個以糖膠樹膠制成的口香糖誕生。當時,墨西哥一位流亡将軍帶來了一種樹脂,他希望和美國人合作,将之研發為廉價的橡膠代替品,以從中牟利,作為重新上台的資本。與之合作的紐約人亞當斯試驗屢屢失敗,但卻偶然想到将這款樹脂制作成口香糖的點子。于是,他将這款樹脂做成條狀,包上糖紙,大受好評。兩年後,他發明了專門制作口香糖的機器,口香糖開始轉入大規模機器生産。

而那位流亡的墨西哥将軍則未曾在這盤生意中賺到一分錢,也失去了東山再起的希望,郁郁死去。

大家都在玩手機,最大受害者為什麼成了口香糖?

1870年,以甘草調味并由塊狀改為條狀的口香糖推出并大受歡迎。二戰期間,人們發現咀嚼口香糖可以緩解壓力,軍隊訂單蜂擁而至,并引發民用市場的增長。上世紀50年代,無糖口香糖問世。

二,巴菲特的“第一桶金”

多年來,口香糖一直是美國人的創業嘗試之一,甚至連巴菲特的“第一次”都來自口香糖。

1930年,巴菲特出生,1956年開創了自己的投資事業,但在那之前,他人生中第一次做生意卻是賣口香糖。那年他才四歲,他的姨媽送給他一個漂亮的小托盤,托盤隔成五格,可以放五種不同味道的口香糖。他到爺爺的雜貨店批發了20包口香糖,每包3美分,選擇五種擺在托盤裡,其他放在背包裡。每天傍晚,他就背着小背包,端着小托盤,在家附近到處推銷。1934年的美國,不但地廣人稀,而且沒有大型超市也沒有便利店,隻有分散的便利店,沒有人會專門為了買包口香糖而大老遠跑一趟雜貨店。是以,人們更願意掏出5美分,購買巴菲特上門推銷的口香糖。

當一位鄰居打算跟他購買一片口香糖時,巴菲特表示不拆開零賣,要賣就整包賣。他說,這種隻做大生意的思維,影響了他一輩子。

大家都在玩手機,最大受害者為什麼成了口香糖?

巴菲特與口香糖的淵源可沒有結束。2008年,他聯手瑪氏公司收購了4歲那年售賣的口香糖品牌,總收購價為230億美元。沒錯,這個品牌就是大名鼎鼎的箭牌口香糖。

當然,這個故事還是沒有結束。2016年,瑪氏宣布從巴菲特手上買下箭牌剩餘股份,以鞏固其在1770億美元規模的零食市場的龍頭地位。 

三,曾經占據中國市場85%份額的箭牌

箭牌在全世界擁有19家工廠,總部設在美國芝加哥。1891年4月1日,美國人小威廉·瑞格理創立箭牌。他選擇口香糖生意純屬偶然,因為他家原本做的是肥皂生意,他負責在芝加哥銷售肥皂時,選擇了買肥皂就贈送發酵粉的推廣方式。不久後他發現零售商們更喜歡發酵粉,于是他就開始專門銷售發酵粉,并選擇了買發酵粉送口香糖的推廣方式。結果他又發現,大家好像更喜歡口香糖這個相對新鮮的玩意兒,甚至直接掏錢購買。于是,他開始專門制作銷售口香糖。

在此後的歲月裡,箭牌逐漸成長為全球最大的口香糖生産及銷售商。二戰期間通過軍用需求保持了市場競争力(期間一度因為戰時原料匮乏而停産箭牌,改以臨時品牌,展現了追求品質的作風),六十年代又通過薄荷味道口香糖的推出扭轉了一度的頹勢。在歐美市場,箭牌一度占據半壁江山,在許多歐洲國家的占有率更是高達八成。

大家都在玩手機,最大受害者為什麼成了口香糖?

1989年,箭牌在中國設廠,成為中國口香糖市場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品牌,早期的大大泡泡糖簡直是一代人的集體記憶。現在的年輕人對箭牌的最早記憶也許是當年廣告鋪天蓋地的綠箭,但如果年紀再長一點,應該會記得,最早的箭牌是三箭齊發——綠箭、黃箭和白箭一起賣。

黃箭和白箭其實是箭牌最具曆史的産品,均于1893年誕生,已超過百年曆史。黃箭是美國第一鮮果口味口香糖品牌,也是美國孩子最喜愛的口香糖産品。白箭則是留蘭香味道,相當清新。

但為什麼隻有薄荷口味的綠箭笑到了最後?薄荷的強力口味清新效果固然是一大原因,但更重要的還是廣告效應。堅持走“清新口氣+溝通”路線的綠箭,多年來有不少不錯的廣告詞。2013年的“交個朋友吧”廣告使得綠箭當年銷售額達到55億元,想出這一廣告創意的那位老兄更是被重獎600萬元。

箭牌旗下與綠箭齊名的另一款産品同樣以廣告聞名,而且還是明星系列廣告,它便是益達。此外,箭牌旗下的勁浪的品牌知名度也非常高。

2005年之前,箭牌憑借綠箭的走紅,占據了中國口香糖市場大半份額。但随着木糖醇口香糖的走俏,日本樂天和南韓好麗友在箭牌這裡撬走了20%的份額。為了應對樂天和好麗友,箭牌主打益達,鞏固了自己在中國市場的絕對優勢。益達于1984年在美國推出,幾年内就成為全球無糖口香糖第一品牌。1996年,它已在中國市場試銷,2002年已經占據了相當部分的市場佔有率。面對樂天和好麗友的攻勢,箭牌進一步将推廣重心向益達傾斜,反而更加成就了益達神話。

大家都在玩手機,最大受害者為什麼成了口香糖?

如今,箭牌的管道已經遍布中國城鄉,連農村小賣部裡都能見到。除了商店和超市這兩大傳統管道之外,ktv等管道也早已打開。據統計,箭牌在中國的銷售點過百萬個。

四,2012年開始的一場苦戰

樂天和好麗友雖然一度在木糖醇口香糖市場分得一杯羹,但随着廣告深入人心的益達推出,它們對箭牌的地位已經無力撼動。口香糖市場回複到了箭牌壟斷的狀态,直至2012年。

這次,箭牌面對的敵人可算是龐然大物——美國第二大食品公司卡夫。有些人可能對卡夫這個名字不熟悉,但卡夫旗下的那些子品牌,大家可都熟得很,比如奧利奧、樂之、怡口蓮和麥斯威爾等。在卡夫旗下,年銷售額超過十億美元的子品牌就多達11個。

卡夫曾經一度放棄糖果業務,接手方恰恰是箭牌。但在此之後,糖果市場增長迅猛,緻力于餅幹、咖啡等領域的卡夫開始後悔。2010年,它斥資120億英鎊收購了全球第二大糖果商吉百利,當季淨利潤狂飙54%,跻身全球糖果商第一陣營。當然,此時的箭牌也沒閑着,前面說過,它在2008年被巴菲特聯手瑪氏收購。

在卡夫看來,口香糖是糖果市場發展空間最大的産品,利潤率也更高。很快,卡夫的口香糖業務從歐美拓展到中國,取名億滋公司,引入了大家同樣很熟悉的炫邁。

大家都在玩手機,最大受害者為什麼成了口香糖?

即使你是一個消費樂天和好麗友的木糖醇口香糖的常客,恐怕也未必會留意它們有條狀口香糖産品吧?我們更常見到的是瓶裝口香糖,至于條狀口香糖,箭牌幾乎完全壟斷,尤其是大家熟悉的綠箭。在這種情況下,新來者一般會選擇繞道而行,可卡夫卻選擇了硬碰硬,首先以條狀口香糖進入市場,而且憑借着别緻的盒式包裝,有别于綠箭的一成不變。

箭牌是營銷高手,炫邁同樣如此。在進入中國之前,它曾在全美發起全民“持久挑戰”活動,數百位年輕人在網絡上上傳自制視訊,參與炫邁“持久離譜挑戰”。在日本,炫邁請來憑借《極道鮮師》中極其誇張的表演而跻身巨星行列的成宮寬貴,推出了炫邁與猿人共同進化的搞怪短片。2012年8月,炫邁還在曼哈頓soho社群模拟蘋果新機釋出廣告來推廣其口香糖新品。

來到中國後,炫邁保持了搞怪風格,與益達的溫情路線大相徑庭。“久到離譜”和“根本停不下來”的系列廣告,那個嚼着炫邁口香糖不停轉而穿透了幾層樓闆的場景,都可算是深入人心,“根本停不下來”甚至還成了網絡流行語,堪與“你的益達”比肩。此外,炫邁的“挑戰10億咀嚼分鐘”等營銷活動,也都可算是口香糖市場的經典營銷。同時,炫邁标榜的“持久經嚼”,也确實瞄準了競争對手的弱點。

不過,經驗豐富的箭牌雖然緊張,卻未慌亂。它先是推出箭牌5 gum,也采用盒裝。有意思的是,因為外形酷似安全套,而且在超市和便利店中與安全套同置于終端區域,加上宣傳智語為“觸動·快感”,在香港上市時被不少消費者誤會。

大家都在玩手機,最大受害者為什麼成了口香糖?

箭牌5 gum還植入了一個遊戲,在每片口香糖的包裝上附有一個冒險題,比如“和老闆一起拍醜臉發朋友圈”,“把老闆放在可滑動的椅子上推出去”等。大家可以一邊嚼口香糖一邊玩大冒險,以真人社互動動的模式力撼炫邁的網絡社互動動。

這場競争延續到了今天。從市場佔有率來說,箭牌仍擁有五成以上的市場,大占優勢,以“口味清新”的綠箭已經成為一種社交工具,而以溫情廣告見長的益達也充滿話題性。但以炫邁和清至兩大系列為主打的億滋并不遜色多少,雙方的營銷戰也從未停息,廣告創意源源不絕。

五,即使下滑,仍是一個過百億的大市場

從世界範圍來說,糖果行業正處于調整期,銷售額逐年下降。但在中國,口香糖市場的規模已經達到130億元,成為全球第二大口香糖市場。

口香糖生産商并非高枕無憂,他們必須面對銷售終端的困境。近年來,全球實體零售管道的銷售量和客流量均告下降。網購發達的中國,其連鎖超商百強的銷售額增速也在逐年下降,2011年的增長還達到21%,可到了2015年就降到了5%。口香糖最重要的銷售終端就是超市,而超市銷量的九成又來自收銀台邊上的“沖動消費”,當人們不再喜歡逛超市,或是進了超市但一邊排隊買單一邊低頭看手機的時候,口香糖的銷售壓力就已可想而知。

但機遇仍在,2015年,當清至系列登入中國時,業内人士就分析,作為規模130億元的全球第二大口香糖市場,中國市場看似飽和,實則大有空間。世界上人均口香糖消耗量最大的前三個國家,人均消費都在20美元以上,中國隻有其1/10。如果能為口香糖找到更好的銷售終端,那麼這個市場仍是一片藍海。

本文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且不構成投資建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