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成吉思汗奮鬥記5成吉思汗靠什麼崛起?

鐵木真得以興起,其父母對他的影響,應當說非常重要。鐵木真的父親也速該,生於蒙古尼倫部孛兒隻斤部落,以王子身分,而搶得蔑兒乞人之妻為妻,他又能與泰亦赤兀部落首領塔兒忽台争奪全蒙領袖地位,更常與敵作戰而能取得勝利,由此可知他本是蒙古中強有力者。他還肯出力幫助突厥克烈部王罕複國,又肯為其子遠地求婚於宏吉剌部,這些舉動都證明他是一時之雄傑。

鐵木真的母親诃額倫,生於東胡的宏吉剌部望族,不僅美貌,而且富有才能,成為蒙古各部落首領都想迎娶的才女,她最初遠嫁給蔑兒乞部長脫黑脫阿之弟。不久,就因其姿色與才氣而招緻蒙古王子也速該兄弟的劫掠,最終成為也速該的妻子。在養育鐵木真到十三歲時,也速該還想為其子鐵木真向其妻舅族中去尋找一個媳婦,由此可知诃額倫實為女中豪傑,深得也速該之寵愛,與衆人之欽敬,由此也可知也速該對産生了诃額倫的宏吉剌部有多好的印象。就是因其為女中豪傑,是以在丈夫死後,她能繼續教養諸子為帝為王。

衆多英豪人物的幫助與推舉,也是鐵木真得以興起的重要條件。鐵木真出生時手握血塊,這本是平常之事,可是有心人聞聽此一傳說,便憑着孤臣孽子之心,有意于此英雄之父、女中豪傑之母所生的神童,加以塑造,并進一步刻意安排其為帝為王之機緣,為其制造天命之機運。如者勒蔑之父紮兒赤兀老人,聽說鐵木真出生之奇特之後,遠道背負風匣而來,其心中早已具有深意。他背負打鐵用的風匣,是向人表示匠人不知政治,但在風匣箱中卻藏有貂鼠皮襖,用極其尊敬且貴重的見面禮,為其幼子尋找君王主人,所謂要求讓自己的幼子做鐵木真的伴當,就是表示世世子孫都擁戴鐵木真為主。再看此老人能将兩個兒子者勒蔑、察孛兒罕,都培養成最為傑出的大将之才,可知此老人不隻眼光遠大,而且身手也極不平凡。所謂打鐵手藝,可能是為隐迹糊口,其主要目的,還是發掘及訓練出偉大帝王及其将相大臣等人物,以展其平生的抱負,而掀翻世界上的原有之政治秩序。

又如晃豁壇部的察剌合老人,其部落本離孛兒隻斤部落甚遠,可他為何能來到鐵木真面前,而與鐵木真作幼年的陪伴人?這裡面的過程,史書并沒有具體的記載,但看也速該臨死時将其妻與子都托附給這位老人的兒子蒙力克照顧一事,就可知其父子二人早已與鐵木真生活在一起,甚至可以說早在也速該生前,就已指定他們做為鐵木真的義務監護人了。這也說明他們都對鐵木真懷有神秘的崇拜之心,堅定不移地跟随鐵木真,要創造一番大的事業,是以才将全部生命都押在鐵木真身上。但他們也确實都是蒙古的傑出人才,有他們從小的陪伴與追随,鐵木真才能逐漸成長為一個心懷大志與衆不同的英豪人物。

蔔者豁兒赤的算命未必真的靈驗,但他能假托天命,所謂鐵木真有帝王之命,使之高擡身價,便于結交、聯絡和吸引當時的英豪人物,這也不能不說是鐵木真得以成功的一個重要條件。

最重要的一個條件,應該說是鐵木真自身的能力。不管别人如何幫助他,推舉他,引導他,如果他本身是一個庸才,也不可能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中,奮然崛起。早在鐵木真年幼之時,特薛禅一見他,就以女兒相許,一方面表明特薛禅具備識别英雄的慧眼,另一方面也說明鐵木真确實具備與衆不同的素質,讓人不得不垂青于他。在也速該不幸早死之時,鐵木真還是一個孩子,也速該部屬的百姓,都以為“深海幹了,美玉碎了”,因而紛紛離散,抛棄了鐵木真母子而各奔前程。這時候,人們都不會相信蔔者之言,鐵木真再有帝王之命,如果本身沒有打天下的真實才能,用實力作後盾,也不可能奠定其帝王的基礎。

鐵木真在少年時,因一些小事而射死自己的異母兄弟别克帖兒,所犯罪過之重,足以失天下人之心而有餘。但他能對弟弟臨死時的遺言真心聽從,在受到母親嚴加痛責之後,能夠深自悔悟而善待另一異母兄弟别勒古台,共立大志,同行大勇,彼此共勉,終各成大器。

反過來再看與鐵木真做對的一些人物,他們最初的勢力都比鐵木真強大,但到最後卻都成了鐵木真手下敗将,未能成就鐵木真似的偉大事業,這也可反襯出鐵木真得以興起的原因所在。

如三番五次欲置鐵木真于死地的泰亦赤兀部之塔兒忽台,懷着他與也速該當年争位的仇恨,在也速該死後,誘走也速該所遺之部衆,不給也速該的孤兒寡婦以活路,欲斬草除根,斷絕也速該的後代傳人,真可謂用心狠毒,手段殘忍。但他的目标僅此而已,也就是說人生的目标定得太低,隻是單純的複仇,是以不能憑借現有的力量,像鐵木真一樣,在曆史舞台上上演一幕規模宏大的戲劇。

當塔兒忽台率部圍困鐵木真九晝夜,并捉到了鐵木真之後,可謂大功告成,他還押着鐵木真巡行各個部落,目的就是向人們宣示,所謂具有帝王之命的鐵木真,很快就會一命嗚呼,人們不用再期盼這位帝王的統治了。塔兒忽台想讓人們對鐵木真失去信仰,他對自己的這一手看來十分得意,但也表現了他的當斷不斷,反受其亂的短處。他沒有及時殺死鐵木真,反而讓鐵木真有了一線生機,最後逃走。當那位為鐵木真理發的老婦人将一團頭發塞在鐵木真手裡,使之得以逃出牢房時,人們不禁要問,這到底是出于婦人之仁,還是某些一直追随崇拜鐵木真的豪傑在暗中進行的周密安排?當塔兒忽台派衆人到處搜查鐵木真時,那位頗有心計的鎖兒罕失剌在發現了鐵木真藏身之處時,卻不聲張,等衆人走遠之後,又傳回幫助鐵木真逃走。他冒着生命危險,挽救了鐵木真的性命。觀其先後行為,可知他是善于利用人類錯覺之人,他的兩個兒子後來跟随鐵木真都成為大将,父子皆為人中之傑。而塔兒忽台已将他們納入麾下而不知重用,其失敗也屬當然。而鐵木真卻能在危難之中,随時發現人才,聚集人才,這不能不說是鐵木真的過人之處,也可說是他興起的重要原因之一。

鐵木真單人匹馬追尋失馬,是恃匹夫之勇,亦是到了情急無智之際,欲緻死命,本不足為訓,但他能以虔誠矢志,以緻感動了素不相識的孛斡兒出,因而自動為之調換馬匹,準備飲食,又不告知家人而親自跟随幫助鐵木真。上路之後,二人才互通姓名,純屬英雄惜英雄,可見豪傑與凡人之别,就在接人處事時一念敬誠與否。

以上各事,都可看作鐵木真得以興起,為将來更大的成功打下良好基礎的條件。在這些事情當中,不難看到鐵木真無論處于何種困難境地,都能保持冷靜的頭腦,運用超人的智慧,恰當地越過困難造成的障礙,逐漸成長為蒙古人的可汗。

說到鐵木真的運用謀略,就不能不提鐵木真的妻子孛兒帖。從一系列的事實看,鐵木真是在娶得孛兒帖為妻之後,才着重使用謀略,可知其謀略大半來自其妻的點撥與啟發。

鐵木真在孤苦伶仃的時候,他的義父王罕,雖然近在近鄰,卻毫無撫孤問寡之心,可以知道王罕對于也速該幫助他複國的恩情,早以忘懷。在此情況下,孛兒帖隻用一襲貂裘,和幾聲幹爸爸,就換來了王罕對鐵木真的大力幫助,此乃謀略之功。借助王罕的力量,鐵木真恢複了孛兒隻斤部長的地位,嘗到甜頭,才知道“雖有滋基,不如乘勢”的道理。後來他的妻子被人搶走,他也不再單人匹馬恃勇追擊,而是和他的将領一起商議如何運用謀略,借用别人的大軍之力,報仇雪恨,以求尋回其妻。看他用功利勸說王罕之後,再以王罕出兵為助的理由去激将劄木合,使之心甘情願為之出兵北征,真如空手玩虎豹,竟能調動虎豹為之驅逐野狼。

蔑兒乞部落也是蒙古北部的強大部落,由于也速該曾從他們手中奪走去蒙古才女诃額倫,是以他們對鐵木真的孛兒隻斤部落實行了報複。但在報複勝利之後,卻不知道防備敵人的反報複。這可說是人類的錯覺之一,由于判斷上的錯誤,他們是以遭受到兩個強國的大軍襲擊,幾乎亡國滅種。

劄隻剌部落首領劄木合,年輕有為,已得衆心,連蒙古中強大部落,如泰亦赤兀部的塔兒忽台,也對他采取恭順聽命的态度,而且他還在北征蔑兒乞部落之後,将鐵木真的孛兒隻斤部落的百姓也收為己有,使得鐵木真本人也不得不采取低姿态,表示願意隸屬于他。由此可見劄木合的基業之厚,自蒙古有史以來,乃為僅見。可惜劄木合之才,能聚而不能用,好謀而不決,直到臨死,才發現自己沒有象孛兒帖一樣的賢妻相助,更未能任用得力的伴當與臣屬。他不能知人善任,徒逞口舌之能而已。

鐵木真依附劄木合,本來隻不過想靠他恢複孛兒隻斤部落而已,但他經常受到劄木合的讪笑,而劄木合屬下的智能之士各欲尋得賢明的君主。鐵木真根據這種情況,便學習劄木合聚集衆人的方法,以天下國家為己任,以申大願、立大志來打動英雄豪傑之心。是以他一旦脫離劄木合,便使劄木合的部屬懷念鐵木真的才能與志向,而自願脫離劄木合,紛紛投靠鐵木真。而鐵木真在得到衆人的忠心之後,也能重用每個人的力量與才能,與他們共創大業。

當鐵木真追随劄木合的時候,他的得力幫手,也隻有孛斡兒出、者勒蔑兩個伴當,除了幾位弟弟之外,又新招得妹婿孛秃,其餘都是家屬而已,孛兒隻斤的百姓,劄木合并沒有歸還給他。鐵木真依附劄木合一年有半,招其舊部與之共同逃離劄木合西行之後,蒙古其他部族的人們,因他善于用衆,故心向之,等他獨立之後不到一年,即收容衆多部衆,并有了許多的得力将領。整個部落來投奔者,達十餘個,率其部落之一部來奔者,則多達二十多個,率其家族或個人親屬來奔者,則多達百餘起。其中最為著名的,有巴魯剌人忽必來,兀良合特人速不台,巴鄰人豁赤、元孫老人、闊闊溯思,别速部人疊該,劄剌兒人阿兒孩合撒兒,迄於人翁古兒等。此外還有者勒蔑之弟察兀兒罕,忽必來族人忽都思,孛斡兒出的堂弟斡歌列,格尼格思人忽難,以及劄隻剌人末特合勒忽。這些人都是當時有志之士,後來皆成為鐵木真手下的大将,建立許多大功。鐵木真對來歸者,都能一結交而重用之,因而奠定創業垂統的堅實基礎,造就世界曆史上最大的蒙古帝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