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希望看到一千波大米,而沃諾田地裡的收成很忙

作者:環球網

資料來源:Bright.com

"慶祝收獲,談論收獲"

光明日報記者 李輝

秋天和九月,沃諾的田地裡,大米芬芳。随着神電的喜悅,秋糧收成逐漸散開,一幅惬意的秋收畫面浮出水面。

收割大米、幹米、糧食儲存...近日,江西省定南縣金雞鎮糧農雷閩忙碌而快樂。"今年我種了340多畝早稻,借助整個現代機械耕作,依靠高産水稻種子,一共20萬公斤糧食。雷敏的臉上充滿了如釋重負。再過一個月,他就會犁地種小麥,希望來年再有一次好收成。

在黑龍江北荒農業集團的濱濱農場,休耕輪作後的黑土地收獲就在眼前。"我今年的稻田結束了,起初我擔心化肥用量少,産量會上升,但不要說,今年的水稻生長真的不錯。三年的休耕導緻土壤肥力明顯增加,與往年相比,今年水稻的發病率也有所下降,考慮到另一個豐收年。賓濱農場廣信管理區的種植者趙成成笑容滿面。

山東省濱州市北部,緊鄰渤海,沿灘面積大,地勢平坦,采光充足,是全國海鹽生産基地之一。除了鹽,當地人還養殖蝦,俗稱鹽田蝦,在鹽田的主要蒸發池中。近日,70萬畝鹽田蝦迎來了豐收。從業人員表示,今年的鹽田對蝦産量預計比去年同期增加約30%。此外,海鹽也将在下個月大規模收獲。

寒冷來了,夏天來了,秋天收獲了,冬天藏了起來。同樣忙于收獲的還有桐鄉人。數萬畝特色葡萄柚進入雲南省西雙坂南京洪市的收獲季節。當地果農紛紛抓采摘,然後通過電商、直播等形式将柚木銷往全國各地。蓬勃發展的特色農業點亮了當地農民的幸福生活。

"新工地泥鏡平整,一家人一面打米,霜凍清澈。笑着的歌聲在輕雷聲中,一夜之間甚至聽得清清楚楚。"在老山谷裡,這個山谷的聲音已經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現代農業機械的運轉,是現代農業的宏偉藍圖。

在貴州省銅仁三縣塘頭鎮稻田示範區,層層疊疊的稻田随着風浪湧動,迸發出稻香。在炎炎烈日下,水稻收割機正在"香味兩優619"試驗田中如火如荼地作業,将穗、制粒、渣分離一口氣,一個接一個的絲扣環節都展現出機械化給農業帶來的高效率和便利。

糧食是世界糧食安全的政府首腦。對于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大國來說,隻有把飯碗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握住糧食安全的"壓艙石",才能堅定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決心和實力。令人高興的是,今年我國夏季糧食産量創下曆史新高,不僅穩定了人民群衆的"稻袋",也為全年糧食收成奠定了深厚基礎。現在秋糧迎來了豐收季節,各地農民用辛苦的雙手奏響了新的豐收之歌。

"今年秋糧收成的基本面還是不錯的,展現在面積增加和秋糧作物整體生長較好上。在幾天前舉行的新聞釋出會上,農業農村部新聞發言人、首席經濟學家、辦公廳主任魏百剛對今年秋季糧食生産形勢進行了分析。

魏百剛介紹,今年是我國黨政落實糧食安全責任的第一年,各地高度優先,層層緊湊責任,下大力度整頓"非農業化""非糧食化",填海荒地,千方百計挖掘糧食面積潛力,增加秋季糧食面積, 特别是高産作物玉米面積增加較多。

農業農村部最新發文顯示,目前,從秋季糧食大豐收仍半個月左右,東北玉米、水稻進入蠟成熟期,黃淮海玉米進入乳熟至蠟成熟期,南方水稻已成熟收成,兩季晚稻正處于孕期, 西南地區收獲了一半以上,秋糧收獲開始了一個又一個。總體而言,除個别受災地區外,全國大部分秋糧作物比上年和全年生長良好,秋糧收成遙遙可及。

面對極端災害天氣考驗,病蟲害頻發不利條件,要抓住今年秋季糧食收成可以說是十分艱巨。這背後,離不開政策扶持,離不開科技的幫助,離不開廣大農民的辛勤勞動。

今年9月23日,農曆秋分秋節,中國将迎來中國農民的第四屆豐收節。"這個夏期糧食,早稻收成,秋糧食也很基本,我們有信心抓住全年糧食收成。中國農民豐收節組織指導委員會副主任、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馬有祥表示,農業諺語"八一五豐收",全國人民都将以豐收的喜悅來慶祝這個節日,今年的豐收節既是收獲,也是收入的增加。

光明日報 (九月17,2021 01)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