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49年,提名李為新中國副主席。為什麼很多人反對?

作者:曆史李老師
1949年,提名李為新中國副主席。為什麼很多人反對?

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1949年9月21日至9月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京中南海懷仁堂如期召開。為了這次會議的順利召開,中共中央煞費苦心,做好了一切準備。

例如,中國國民黨民主促進會代表司馬文森在日記中寫道:

“中國共産黨不開無準備的會議。籌建處給代表發電報時,已經安排好了交通和行程安全,大家一起去。你登陸的港口已經接到通知,一切都将為你安排好。不管你帶多少行李,都要給他們。進了招待所,行李已經到了房間。進入招待所後,到會議辦公室報到,拍照并做通行證。隻有有了這張通行證,你才能進出招待所。住在有浴室和衛生設施的房間後,從業人員送來了《代表手冊》和半個月的飯票。”

在會上最終選出的中央人民政府機構中,有6人當選為副主席,其中民主黨人3人,占半數。此外,據不完全統計,662名代表中至少有350人冒着生命危險來到北平參加會議,這說明CPPCC會議的召開和新中國的成立是人民的願望、人民的選擇和曆史的選擇。

然而,在會議的人事議程中發生了一個小事故。提名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時,發生了反對軍閥李當選副主席的事件。共産黨内部也有很多反對的聲音。“我們共産黨人打世界,民主黨人坐世界!”

1949年,提名李為新中國副主席。為什麼很多人反對?

在中南海與毛主席和新CPPCC籌備委員會常務委員合影

甚至有代表說:“李原來是軍閥,殺了很多共産黨人。他加入民主運動還不算太早。他為什麼要當副主席?”類似的反對意見還有很多。周恩來已經預料到了這場争論。他向共産黨代表解釋說:

“我們不要總是關心民主黨人的錯誤。他們也為革命做出了一定的貢獻。李首先在福建制造了反蔣事件,還主動聯系中央蘇區。那時,如果不是中央上司的“左傾”,江西、福建的擴張格局就可能形成,長征就可能沒有必要了……”

面對這種争議,以及共産黨人對賄賂的痛恨,李最終能否當選取決于人大代表的票數。為確定全體民主人士都能順利當選,9月30日,、林釋出了《中國共産黨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黨組關于選舉問題的緊急通知》,要求全體共産黨員代表從大局出發,確定民主人士都能順利當選。

毛澤東還提醒黨内同志投票給民主黨。“我們應該做好心理準備。即使幾十票不投給我們,也不要一點也不難過,不要表示不滿,而要認為這是所有代表中真實情況的反映。”下午宣布選舉結果,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候選人有朱德、、宋慶齡、李、張蘭、高崗。

那麼,為什麼會有反對李當選副主席的聲音,還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呢?看完這篇文章,你就能找到答案了。1949年3月,毛澤東等人率領中央機關和解放軍總部進入北平。3月25日下午,毛澤東、朱德等來到西苑機場進行閱兵。

1949年,提名李為新中國副主席。為什麼很多人反對?

與李茂主席姬神、郭沫若等人合影。

在此期間,與李、郭沫若、黃炎培等160多名民主人士熱情握手,使李異常激動。事實上,和李之前有過多次通信。1948年4月30日,在人民解放軍全國勝利已成定局的情況下,中共中央發出了“紀念“五一”的口号。

“五一口号”具有重大的曆史意義。它承載着中國共産黨建立新政權的完整戰略,猶如春雨雷動。它給在艱辛中探索的中國人帶來希望和憧憬,帶來蓬勃向上的力量。

“五一口号”第五條特别引人關注。“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和社會領袖迅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讨論并實作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和民主聯合政府的建立。”第二天,給當時在香港的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主席李和中央常委沈鈞儒寫了一封特别的信,信中說:

在目前形勢下,召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民主聯合政府,加強民主黨派和人民團體之間的互相合作,制定民主聯合政府的政策議程,已經成為必要,時機已經成熟。國内大部分民主人士已經有這個需求了,我想我二哥也會有同感。但要做到這一步,首先要邀請各民主黨派和人民團體的代表開會。

......以上幾點是否合适,請仔細思考并給出建議。三方聯合聲明的内容和措辭是否恰當,或者是否不限于三方,加入其他民主黨派和重要的人民組織共同發表,是否恰當,請出示。潘漢年同志被邀請到我二哥那裡。

1949年,提名李為新中國副主席。為什麼很多人反對?

收到的親筆信後,李非常感動。他立即表示全力支援毛澤東和中國共産黨對潘漢年的建議,并立即采取行動,積極開展一系列響應“五一口号”的行動。當年5月3日,李召集香港各民主黨派上司人,集中讨論“五一口号”。

5月5日,李、何香凝、沈鈞儒等12位民主黨派上司人和無黨派人士聯名緻電,并向海内外同胞發出聯電,表示全力支援中共中央的倡議。通電中有這樣一段話:

“南京反動政府,竊取權力,背叛國家,沒有先例............................................................................................................................................................我看了中共五一勞動節的第五個号召:“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社會領袖,要迅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讨論并實作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和民主聯合政府的建立”,這是符合人民現狀的要求,特别是符合人民的目的。除了中國共産黨所表達的一緻意見之外,它關系到我們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是極其重要的。全國人民應該迅速集中意志,讨論措施,以消除反應,實作民主。用特豐達早日進步,期待您的指導。”

當年12月底,包括李在内的30多名民主人士從香港北上,到達東北解放區。站在船甲闆上,面對着浩瀚的大海,李立即寫下了一首詩:

同心同德,為了一件大事!參與共同建立獨立、民主、和平、統一、健康的新中國的一件大事!我們處境相同。恭喜你。讓我們同心同德做一件大事。前進!前進!努力工作!努力工作!

1949年,提名李為新中國副主席。為什麼很多人反對?

毛主席與李會談。

北平和平解放後,李來到北平。當李在西苑巡遊中再次遇到時,兩人都深受感動。1949年4月2日,親自邀請李·到香山雙清别墅,就新會議的準備工作、外交問題以及與南京國民黨代表團的和平問題與他交換意見。

然而,在去香山雙清山莊的路上,李陷入了沉思。在李的心裡有一個疙瘩。早在1927年4月,他就在廣州主持“清黨”,這讓他久久不能釋懷。在電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對李、張蘭說:“我們提兩位政府副主席,我想當面聽聽他們的意見。”張蘭立即表示服從安排。另一方面,李看起來很悲傷,猶豫了一會兒,問:“這個提議是你的意見嗎?”毛澤東回答:“中共中央的意見!”

李又說:“我殺了你們共産黨人。”毛澤東說:“這種情況正在改變。現在我們都達到了同一個目标。沒有人是完美的,不管個人的事情有多大,不管國家的事情有多小。為了新中國,任公代表國民革命委員會擔任政府副主席是國家大事。過去的事不再提了。”

1924年1月,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李與第一次見面。出席會議,當選為國民黨中央候補委員,李時任粵軍第一師師長、西江督軍。當成為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時,他與教導處主任李共事。

1949年,提名李為新中國副主席。為什麼很多人反對?

在李看來,、比他年輕,但他非常欣賞他們。現在,兩個人,一個即将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一個即将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理,他們當年的所作所為已經是不可改變的事實。

李本身就不簡單,而且是受到很多人的尊敬。李宗仁評價說:“人中之龍。”白崇禧對此給予了高度評價:“李,廣西人,因其高尚的品格和真誠待人的态度,在粵軍中得到了粵軍将領的擁戴。”

1918年1月,孫中山成立“閩粵軍”。1921年春,李接受了老同學、粵軍總參謀長、粵軍第一師師長鄧中元的邀請,來到廣州,擔任粵軍第一師副參謀長、參謀長。這是一個很有前途的職位,而李也将不負衆望。

1922年2月,北伐軍在桂林宣誓。由于湖南軍閥趙恒惕不讓北伐軍通過湖南,北伐軍被迫改變作戰計劃。當年5月,北伐軍進入江西,占領贛州、吉安等地。就在孫中山準備更進一步的時候,陳炯明的部将葉菊炮轟總統府,北伐軍被迫退回廣東,結束了第一次北伐。

孫中山回到廣州後,大帥府重建立立,李被任命為粵軍第一軍第一師師長兼參謀長。同年7月,李任西江督軍、一師師長。李在這個職位上做得很好。他負責兩廣邊區的一切工作,從不徇私舞弊,在當地享有很高的威望。

1949年,提名李為新中國副主席。為什麼很多人反對?

1926年1月,在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李當選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同年12月,李出任廣東省政府主席、廣東省政協主席。到目前為止,李已經成為華南地區最有權勢的人物。

1927年4月2日,蔣介石召集李、李宗仁、白崇禧、何、吳志輝、陳、陳立夫等人在上海秘密召開“黨内清理會議”,決定發動反革命政變,大肆逮捕和屠殺共産黨人。李的任務是在廣州開展“清黨運動”。

4月14日,李從上海回到廣州,立即緻電、朱家華、等人,研究“清理黨”的問題。李把蔣介石的“掃黨令”拿給大家看,表情嚴肅地說:“這次‘掃黨’運動很重要,共産黨在廣州的大學營在黃埔軍校。”當時,方鼎英是黃埔軍校代理校長。他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不明确的自潔方法,即不派一兵一船,允許共産黨員學生三天内自由離校。

對于的提議,李直接沉默了。他有“清理黨”的心,但反對大屠殺。不幸的是,李最終成為蔣介石的幫兇,制造了“四·一五慘案”,解除了中央軍政學校和勞工糾察隊的武裝,殺害了、、鄧培、李等200多名共産黨人和革命者,逮捕了2000多人。

然而,李的女兒認為她父親有所隐瞞。她說:“清黨的決定是當時國民黨中央黨部作出的。我父親當時隻是補委倒數第二名,前面有29個人,地位遠在他之上。清除黨遠不是我父親的決定。”

1949年,提名李為新中國副主席。為什麼很多人反對?

李的家人在北京。

李的兒子李培金也持類似觀點。他認為父親别無選擇,隻能“收拾黨”。李培金還提到一件事,就是蔣介石在“清黨”會議上提到要在4月12日行動,但李悄悄寫下“蔣介石清黨”紙條,秘密發給共産黨人,并拖延了三天行動,使許多共産黨人安全轉移。

然而,這場大屠殺并沒有完全避免。李對此事深感愧疚,後來自責道:“每次想起此事,都深感愧疚,為人民惋惜。當時我是有清理黨的意圖,但不是故意殺人!”在國民黨内部,李因其特殊的身份,三次被蔣介石永久逐出國民黨。

李與蔣介石的關系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蔣介石對李又敬又恨。”蔣介石尊敬李,是因為他在國民黨内的号召力使他害怕。我讨厭李,因為“我處處和自己作對。”

1929年3月,蔣介石與廣西軍閥李宗仁、白崇禧之間爆發了“江桂戰争”。為了調解他們之間的沖突,李不顧個人安危,前往南京調解蔣與桂之間的沖突。當時很多人勸阻李,李宗仁說:“你到了南京,就會被拘留。一旦失去自由,戰争将不可避免。”

3月21日,蔣介石在南京設宴款待李,指責他“與廣西李宗仁、白崇禧合謀分頭出擊,共謀反黨反國”,将其軟禁在南京湯山官飯店,剝奪其軍政權力,“永遠開除黨籍。”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後,蔣介石迫于輿論壓力,釋放了李。

1949年,提名李為新中國副主席。為什麼很多人反對?

蔣介石

李獲得自由後,對蔣介石的專制本質已經有了深刻的認識。他最不滿的是蔣介石消極的抗日态度,開始積極組織反蔣抗日行動。1932年5月,蔣介石任命李為鄂豫皖三省“剿匪”副總指揮。

當時,李的大學營在蚌埠,他派黃埔軍校的三名進步學生、秦湘璞、曾志祖去視察工作。蔣介石非常生氣。他們來到武漢後,被國民黨特務組織“藍衣社”秘密逮捕殺害。李怒不可遏,立即辭職去了香港。

1933年11月20日,李、陳、蔣光鼐、蔡廷锴等人以十九路軍為主力,在福建福州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并公開宣布與蔣介石國民黨政府決裂,史稱“福建事變”。

事件爆發後,李當選為政府主席和軍委主席。他在人民革命政府成立大會上說:“蔣政府的存在一天也不能再容忍了;建立新政權的要求不能拖延一天。”

事變爆發後,蔣介石被迫從中央蘇區北路軍調回11個精銳師進行“圍剿”,并與蔣率領的江浙軍組成“福建軍”,對十九路軍進行“讨伐”。在這種背景下,中央蘇區東部和北部的壓力大大減輕,有機會打破敵人的“圍剿”。

1949年,提名李為新中國副主席。為什麼很多人反對?

同時,通過蔡廷锴、李、陳等派代表到閩西前線,同紅軍讨論合作抗日問題,并簽訂了《抗日反蔣初步協定》。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協定包括:雙方立即停止軍事行動;采取互助原則;立即釋放福建監獄的政治犯;雙方談判發表了反蔣宣言,并立即為抗日反蔣軍事行動做了各種準備。

遺憾的是,由于當時王明在中央蘇區執行“左”傾路線,認為李等人是“軍閥”,“福建人民政府是投機分子”,未能達成合作。可惜,毛澤東後來評論說:“錯過了機會,錯過了機會!”

在蔣介石的重重打壓下,成立僅三個月的福建人民革命政府宣告失敗。李避開了香港。他與陳、蔣光鼐、蔡廷锴等人在香港成立了以李為主席的“中華民族革命聯盟”。不久,蔣介石再次将他驅逐出國民黨。

1937年抗日戰争結束後,出于強烈的愛國情懷,李進一步認識到蔣介石的獨裁必将給國家和民族帶來災難。通過與共産黨人的接觸和了解,他越來越認同中國共産黨的主張,并開始密切合作。

1949年,提名李為新中國副主席。為什麼很多人反對?

晚年的李

于是,我們看到毛澤東在新中國成立前夕親自給他寫信。1959年10月9日,李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4歲。李最後的願望是祖國早日統一。他去世前幾天,寫了一首詩:

“萬年紅國慶十年,魯恒永遠閃耀;我要和全民在一起,我要看九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