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新覺羅·颙琰(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原名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後的第五位皇帝,乾隆帝的第十五子。 年号嘉慶,在位二十五年。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十月初六日出生,母孝儀純皇後魏佳氏(漢族)。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冬至,被乾隆帝秘立為皇儲。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封為和碩嘉親王。
颙琰于1796年登基,但在位前四年并無實權,乾隆帝死後才獨掌大權。颙琰對A錢深惡痛絕,他肅清吏治,懲治了貪官和珅等人。但他為了維護政權穩定對統治階級的肅貪力度有限,以緻于收效不大。終嘉慶一朝,A錢問題不僅沒有解決,反倒更加嚴重。 他在位期間正值世界工業革命興起的時期,也是清朝由盛轉衰的時期。這時期發生了白蓮教之亂,八旗生計、河道漕運等問題也日益凸顯,鴉片亦流入中國。清朝出現了中衰。
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駕崩,終年61歲。廟号仁宗,谥号“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光裕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葬于清西陵之昌陵。

清昌陵是嘉慶皇帝愛新覺羅颙琰和孝淑睿皇後喜塔臘氏的陵寝,位于 清西陵的泰陵之西。它的神道在泰陵聖德神功碑亭南與之相接,是唯一與清西陵主神道相接的帝陵。
清昌陵是嘉慶皇帝愛新覺羅颙琰和孝淑睿皇後喜塔臘氏的陵寝,位于清西陵的泰陵之西。它的神道在泰陵聖德神功碑亭南與之相接,是唯一與清西陵主神道相接的帝陵。沿途三孔平橋一座,西行300米北折,建有清朝最後一座聖德神功碑亭。往北部分與泰陵皆同。唯隆恩殿地面獨具特色。清代皇陵都是皇帝本人或嗣皇帝為先皇建造的,隻有昌陵是嘉慶皇帝的父親 乾隆皇帝為他督造的,是 父親給 兒子造陵。
清昌陵的建築形式與布局,跟泰陵基本一緻,其豪華富麗亦不亞于泰陵。隆恩殿大柱包金飾 雲龍,金碧輝煌,地面用貴重的花斑石墁地,黃色的方石闆上,帶有紫色花紋,光滑耀眼,好像滿堂 寶石,别具特色。昌陵有 清朝建立的最後一座 聖德神功碑亭,此後清朝皇帝各陵均不建聖德神功碑亭。
從前面的神道到最後的 寶城,一應俱全,但昌陵的 寶城比泰陵還高大。昌陵的 隆恩殿很有特色,地面鋪的是很貴重的黃色花斑石,黃色的方石闆上有天然雅緻的紫色花紋,光彩耀目,滿殿生輝,素有“滿堂寶石”之稱。嘉慶皇帝的 皇後陵昌西陵的回音石、回音壁,回音效果絕妙無比,可與北京天壇的回音壁相媲美。
清昌陵西邊是昌西陵和昌陵妃園寝,分别葬着孝和睿皇後和妃嫔等人。
嘉慶皇帝遵循父親的依昭穆次序在東陵、西陵界内分建陵寝的制度,在,按照乾隆為他選好的陵址,于即位當年開始興建,到1803年(嘉慶八年)完工。這是清西陵營建的第二座皇帝陵寝。與此同時興建、同時完工的還有嘉慶皇帝17位嫔妃的園寝——昌陵妃園寝。嘉慶帝來到陵寝視察,見陵寝壯觀華美,十分滿意,封賞了負責工程的官員。但是随後嘉慶陵寝修建中出現的一系列弊案被接連爆出,先是承辦昌陵工程的嘉慶帝的小舅子盛住A錢五萬兩加價銀和四萬兩采購銀;随後又爆出了石像生造假案。在昌陵工程基本完工後5年,也就是嘉慶十三年的六月,西陵守護大臣永鋆奏報嘉慶帝發現昌陵工程有工程品質問題,由于連月大雨,好幾處建築出現滲漏,嘉慶帝立即派人檢視,經過檢查發現昌陵幾乎所有建築都存在工程品質問題。嘉慶帝大怒,嚴厲處罰了承修人員,緊接着進行了為期兩年的大修。
潛邸生活
弘曆妃及童年颙琰像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愛新覺羅·颙琰生于圓明園天地一家春。初名永琰,母孝儀純皇後魏佳氏。颙琰自六歲學于兵部侍郎奉寬,從工部侍郎謝墉學今體詩。颙琰七歲的時候,到盤山行殿拜谒孝聖憲皇後,當時就很受乾隆帝的寵愛。十三歲的時候就能通讀五經。 在侍學颙琰的名師中,朱珪最得崇信。乾隆帝曾先後立過三個皇太子,第一個皇太子是孝賢純皇後富察氏所生的皇次子永琏。乾隆認為“永琏乃皇後所生,朕之嫡子,聰明貴重,氣宇不凡”。乾隆即位後,親書密旨,立永琏為皇太子,藏在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之後,但永琏九歲時死去。第二位皇太子是永琮。乾隆在永琏病故後,又立皇七子永琮,但他兩歲時又因痘症早殇。是以,皇十五子颙琰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被密建為皇儲。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朱珪赴福建學政任前夕,上五箴于颙琰,“曰養心、曰敬身、曰勤業、曰虛己、曰緻誠”,颙琰“力行之”,甚至在親政後,亦“嘗置左右”。少年時期的颙琰,學習成績頗佳,“英詞炳蔚,援筆立就,動成典則”。 年長後,尤喜讀諸史、通鑒,居然達到“上下三千年,治一目了然”的程度。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颙琰被封為和碩嘉親王。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颙琰被正式宣布立為皇太子。
登基為帝
嘉慶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日,乾隆帝舉行禅位大典,颙琰即帝位。乾隆帝親臨太和殿授傳國玉玺。颙琰尊乾隆帝為太上皇。其後,朝政仍被太上皇乾隆帝控制,颙琰暫時居住在毓慶宮。頒诏天下,賜宴宗籓。立嫡福晉喜塔臘氏為皇後。并在甯壽宮舉行千叟宴,太上皇乾隆帝親自前往。正月,辦理苗疆事務的大學士福康安等上奏攻克朗坡,進攻平隴。同時,湖北枝江、宜都地區的白蓮教匪暴動。 [9] 二月,湖北當陽地區的白蓮教匪也起來暴動,并殺害了當地的官員。西安将軍恒瑞率二千兵馬前去剿滅。
嘉慶二年(1797年)正月,貴州苗夷王囊仙作亂,颙琰命總督勒保率兵圍剿。觀成奏報四川教匪徐添德侵擾達州、東鄉地區,颙琰命總兵朱射鬥等人前去剿滅。 二月,皇後喜塔臘氏崩,奉太上皇乾隆帝的诰命,宮中穿素服七天,不摘纓。景安剿擒教匪有功,被晉為三等伯。冊谥皇後喜塔臘氏為孝淑皇後。惠齡擒拿匪首劉起等人,押解到京師斬首。 九月,勒保攻克仲苗賊巢,擒拿賊首王囊仙等人,押解到京師斬首。封勒保為三等侯爵。
嘉慶三年(1798年)八月,因為獲白蓮教匪王三槐有功,晉勒保以及和珅為公爵,福長安為侯爵。張誠基上奏江西西甯州有教匪作亂,并派兵剿滅。
親政前期
嘉慶帝在其書房内
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太上皇乾隆帝崩,颙琰開始親政。二月,誅殺權臣和珅,罷黜、囚禁和珅親信死黨。诏求直言,廣開言路,祛邪扶正,褒獎起複乾隆朝以言獲罪的官員。诏罷貢獻,黜奢崇儉。要求地方官員對民隐民情“纖悉無隐”,據實陳報,力戒欺隐、粉飾、怠惰之風。但其對内政的有限整頓,未能從根本上扭轉清朝政局的頹敗。是年九月,河南偃師縣民人楊道純轉呈策表,提出除積弊、蘇民困以固國本;倉庫漕糧,實國之本而弊最大,請降旨嚴行饬禁等建議。嘉慶帝十分贊賞,他說:“楊道純以民人而條陳事件……所言皆系地方應辦之事。……所陳各項,今次第舉行。”他下令,将楊道純“以從九品未入流,交與直隸總督胡季堂差遣委用,遇有缺出,再行咨補”。 十一月,以襄陽道胡齊侖經手湖北襄陽局軍需,私扣銀至二萬九千餘兩,任情饋送,嘉慶帝将其處死籍沒。對于“公然提用軍需正項,信任胡齊侖一人經理,恣意侵扣,實為首先作俑”的已故湖廣總督畢沅,革其子世襲職,對受賄的明亮、永保、慶成、鄂輝等領兵大員皆籍沒其家。在處理湖北冒功侵饷案件時,他又派員嚴核四川軍需虛實,“務使領兵各員無利可圖,方能專心剿賊,以冀速蒇大功”。他制定了“令各路糧台按旬開報,按月彙奏”的辦法,使軍饷支用的混亂情況有所糾正。
嘉慶五年(1800年)正月,颙琰命額勒登保辦理剿滅陝西教匪的事務,命德楞泰、魁倫辦理剿滅四川教匪的事務。 七月,颙琰命右翼總兵長齡統率吉林、黑龍江的八旗兵到湖北協助剿滅教匪。貴州巡撫琅玕上奏青苗楊文泰作亂,率兵剿滅。馬慧裕上奏擒獲教匪首犯劉之協,押解到京誅殺。額勒登保擒獲教匪頭目陳傑。
嘉慶六年(1801年)正月,颙琰以傅森為戶部尚書,明安為步軍統領。二月,勒保奏獲賊首王士虎、王廷诏。四月,立皇貴妃鈕祜祿氏為皇後,晉瑩嫔侯氏為華妃,晉貴人董氏為淳嫔,晉舉人伊裡布之女春貴人王氏為吉嫔。 五月,颙琰以額勒登保為理藩院尚書。七月,勒保上奏擒獲匪首徐添壽、王登高。 八月,額勒登保上奏擒獲匪首王士虎、冉添泗等。勒保上奏擒獲匪首劉清選、湯步武、冉學勝等,封三等男。 九月,續修《大清會典》。
嘉慶七年(1802年)正月,以松筠為伊犁将軍。額勒登保上奏擒獲匪首辛聰,餘黨全部被平定。 三月,德楞泰上奏擒獲匪首龔其堯、李世漢、李國珍,餘黨全部被平定。 七月,颙琰初次秋狝木蘭。十二月,川楚白蓮教起義大部分已被鎮壓。 诏額勒登保、德楞泰、勒保、惠齡、吳熊光會報川、陝、楚教匪蕩平。封額勒登保、德楞泰一等侯,勒保一等伯,明亮一等男,賽沖阿、楊遇春以次封赉。并推恩成親王永瑆等、軍機大臣慶桂、董诰等。
嘉慶八年(1803年)正月,嘉慶帝以倭什布為兩廣總督。并且命伊犁廣開民田。 [ 閏二月,颙琰由圓明園還宮,入貞順門,陳德行刺,不成被俘。陳德及其二子伏誅。嚴申宮門之禁。六月,嘉慶帝封阮福映為越南國王。十月,葬孝淑皇後于山陵。
嘉慶九年(1804年)五月,颙琰終于徹底鎮壓了白蓮教起義餘部,此戰事遷延九年,清廷耗軍費白銀二億兩。六月,蔡牽于海上起義。 以祿康協辦大學士,明亮為工部尚書,長麟為刑部尚書,費淳為吏部尚書。德瑛罷直軍機處,以那彥成、英和為軍機大臣。以那彥成為陝甘總督。
執政中期
煙波緻爽殿
嘉慶十年(1805年)正月,颙琰诏内務府大臣嚴行限制太監的權利。四月,颙琰查禁西洋人刻書傳教。五月,诏内務府大臣管理西洋堂,未能嚴加稽查,任令傳教,下部議處,其經卷檢查銷毀,習教佟蘭等獲罪。
嘉慶十一年(1806年)九月,直隸查出假雕印信,串通銀号,虛收冒支大案。
嘉慶十三年(1808年)正月,皇二子綿甯釋奠孔子。九月,英國兵船進泊香山洋面,派兵據澳門炮台,以防禦法國保護貿易為借口。十二月,颙琰命皇二子綿甯詣大高玄殿祈雪。賜公舒明阿之女佟佳氏為綿甯繼福晉。
嘉慶十四年(1809年)九月,蔡遷被福建水師提督王得祿圍于定海漁山外洋,裂船自溺。貿易季節來臨時,嘉慶帝訓示粵督百齡:英吉利“素性強橫詭詐”,“于本年該國貨船到時,先期留心偵探,如再敢多帶夷兵欲圖進口,即行調集官兵相機堵剿。” 十二月,發生工部書吏冒領戶部、内務府官銀案。
嘉慶十五年(1810年),二月,颙琰下诏說吸食鴉片有害身體,敕令各督撫斷其來源。鎮壓了爆發于東南海疆的蔡牽起義軍。
嘉慶十六年(1811年)七月,颙琰禁西洋人在内地居住,并禁止人民人接觸天主教。
嘉慶十七年(1812年)正月,颙琰命皇二子綿甯詣太廟行禮。六月,颙琰将閑散宗室遷移到關外盛京居住,給他們蓋房屋并且給田、給銀子。
嘉慶十八年(1813年),北方爆發天理教起義,部分天理教徒,在太監接應下沖進皇宮,“釀成漢唐、宋明未有之事”。颙琰下诏罪已,同時嚴令對沖進皇宮的起義軍血腥屠戮,無一幸免,并捕殺在城外的頭目林清等。天理教起義被鎮壓。
嘉慶十九年(1814年)十一月,颙琰命開墾伊犁、吉林的荒地。十二月,準許兩廣總督蔣攸铦嚴禁農民為洋人服役,洋行不得私蓋夷式房屋以及清查商欠等各項具體規定。
嘉慶二十年(1815年)正月,颙琰命智親王綿甯至太廟行禮。三月,兩廣總督蔣攸铦疏陳查禁鴉片煙章程。十一月,理親王昭梿削爵圈禁。
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拒絕了英國提出的建立外交關系、開辟通商口岸、割讓浙江沿海島嶼的要求。而閉關鎖國的傳統觀念,也使其對外來事物采取盲目排斥态度。
晚年逝世
嘉慶帝死在煙波緻爽殿這張床
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三月,增設天津水師營總兵官,專轄水師兩營。六月,松筠疏請停止下年谒祖陵,奉旨嚴斥,罷其大學士銜,黜為察哈爾都統。
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正月,谕:“内廷主位之母家,如高斌、缊布等,已入滿洲旗分,俱曾各賞滿洲姓名書寫矣。惟玉牒内孝儀純皇後之母家姓氏仍單字書寫。著交宗人府于玉牒内孝儀純皇後之母家書寫魏佳氏。”
五月,因修《明鑒》,于萬曆、天啟兩朝載入先朝開創之事及加按語頌揚,颙琰認為于體例未合,下诏降罰正、副總裁官,并另行纂輯。七月,啟銮東巡盛京。十月,回銮谒東陵,萬壽節于興隆寺行宮受賀。
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正月,颙琰六旬萬壽賜宴群臣。封皇三子綿恺為惇郡王,皇四子綿忻為端親王。五月,成親王永瑆因為告祭時的禮法有誤,被颙琰罷職削俸歸第。七月,颙琰因為儀親王永璇擅自刺探政事,被停止入值軍機處,隻留内廷行走。
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十八日,颙琰自圓明園起程,前往避暑山莊。一周後,到達山莊。二十五日(1820年9月2日)颙琰在承德避暑山莊突然病死,終年61歲。《清仁宗實錄》這樣記載:“此次跸圖,偶感暍暑。”證明了嘉慶帝當初是中暑了。但是,單純的中暑不會死人,可能是由于年事已高,中暑後突發心腦血管疾病而暴亡。 卒谥“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道光帝即位,于“孝恭”前加上“光裕”二字。廟号仁宗。葬河北易縣清西陵之昌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