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蓮居士,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出生于劍南道之綿州(今四川綿陽江油市青蓮鄉),一說生于西域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5歲随父遷至劍南道之綿州(巴西郡)昌隆縣(712年更名為昌明縣),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平涼市靜甯縣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陽)。存世詩文千餘篇,代表作有《蜀道難》、《将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于安徽當塗,享年61歲。其墓在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二 詩文賞析
1,詩文:
聞王昌齡左遷龍标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
聞道龍标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
随風直到夜郎西
2,譯文:
樹上柳絮落盡,杜鵑在不停地啼叫。
我聽說你被貶到龍标去了,那裡地方偏遠,還要經過五溪。
讓我把對你的憂愁與思念托付給天上的明月吧。
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3,創作背景
《聞王昌齡左遷龍标遙有此寄》是李白為好友王昌齡貶官而作的抒發感憤、寄以慰藉的好詩。在盛唐詩壇上,王昌齡也是璀璨的群星之一,以寫邊塞題材著稱,特别擅長七絕。天寶初年,李白在長安供奉翰林時,與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齡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與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處。王昌齡貶龍标尉的時間不可确考,有人推測大約在天寶七八年間。李白從天寶三年離京漫遊,此時正在揚州,聽到這個不幸的消息,便題詩抒懷,遙寄給遠方的友人。
4,詩句賞析
(1)樹上柳絮落盡,杜鵑在不停地啼叫。
這句景物描寫中含有的感情 。
對友人遭遇的同情,對友人離别的痛苦。景中含情,融情入景。
(2)我寄愁心與明月,随風直到夜郎西!
通過詩人豐富的想象,本來無知無情的明月,竟成為了一個富有同情心的人(拟人),她将詩人對朋友的懷念和同情帶到了遼遠的夜郎之西。有道是“明月千裡寄相思”,作者所寄的——是對好友身遭貶谪的同情,是對好友長途跋涉的擔憂;是陪伴友人一路前行的一片深情,是告慰友人并不孤單的一種情懷……所有這些,真切地傳達出作者得知友人遭貶後的心靈震撼以及由此而引發出來的強烈的主觀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