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塗懷章:如坐春風與程門立雪的源頭-解讀裴高才《程颢程頤傳》

作者:裴高才文心飛翼
塗懷章:如坐春風與程門立雪的源頭-解讀裴高才《程颢程頤傳》

《程颢程頤傳》書影,裴高才著,湖北教育出版社出品

北宋極富創造性的兩位曠世大儒程颢、程頤(世稱“二程”)兄弟,是理學體系的最早締造者。其思想經其四傳弟子朱熹集大成為程朱理學後,曾作為中國官方哲學長達七個多世紀。  

由于二程理學融入了佛教與道教的某些思想觀點,并經過吸收、消化,形成了儒家的新體系,故哲人馮友蘭稱之為“新儒學”。穿過千年的時間隧道,理學至今仍然滋潤着人類精神,為海内外所關注。  

塗懷章:如坐春風與程門立雪的源頭-解讀裴高才《程颢程頤傳》

右起裴高才、塗懷章、魏端在作家筆會上

為撰寫二程的首部傳記文學《程颢程頤傳》,裴高才先生“尋墜緒之茫茫,獨旁搜而遠紹”,他甚至遠赴台海彼岸、歐美等地搜羅史料。在這部傳記裡,他從探源中華傳統文化的新視角出發,以史家的求實精神與文學的表現手法,演繹了二程雙鳳投懷、幼年啟蒙、習文練武等轶聞趣事。通過對從政、執教、治學、傳道等方面的叙介,解讀了他們修齊治平的理念。同時,繪聲繪色地描述了二人卷入政治漩渦之前前後後,令人唏噓。更将脍炙人口的“魯台望道”“孔顔樂處”“如坐春風”“程門立雪”等千古佳話融入書中,給讀者豐富的藝術享受。

  傳記文學要求對曆史的真實性、傳主生平的相對完整性和個性表現的藝術性,做到和諧統一。雖然,二程與今天相隔千載,再現曆史的原生态絕非易事。但經過作者的不懈努力,為我們走近兩位哲人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參照文本。作者在記述二程的家世與治學史實時,不僅引經據典,還參照了方志、宗譜以及詩詞名篇,盡可能還原曆史真實面目。通覽全書,左圖右史,其史料性與學術性,可圈可點處頗多。

塗懷章:如坐春風與程門立雪的源頭-解讀裴高才《程颢程頤傳》

裴高才(左)于宋學國際論壇上由朱熹後裔朱傑人主持下演講《程颢程頤傳》

《程颢程頤傳》是一部情文并茂的傳記文學著作。一方面,作者通過講故事的形式,深入淺出地解讀思想家們的高深理論,娓娓道來二程執政與治學的行狀,使普通讀者不感到枯燥。書中介紹程颢任晉城縣令期間,将興學、講學與治學相結合,可窺一斑。如采取官辦民助等籌資方式,在全縣或大興土木,或利用現有祠堂、廟宇改建鄉村學校。三年間,實作了“諸鄉皆有校”,即使是“窮鄉曲巷”,也“時聞弦誦聲”。

接着,程颢又推行“學田制”,給鄉學提供經費來源。同時,他親自到校講學,形成了教育立縣的新氣象。北宋著名詩人黃庭堅的叔父黃夷仲聽到傳聞,專程到晉城一帶實地考察。當他一睹晉城濃厚的讀書風氣和人才輩出的景象後,欣然命筆,寫下了脍炙人口的叙事詩《行縣詩》。其中有雲:“河東人物氣勁豪,澤州學者如牛毛。大家子弟弄文墨,其次也複挎弓刀。去年較射九百人,五十八人同賜袍……”常使後人感奮不已。

塗懷章:如坐春風與程門立雪的源頭-解讀裴高才《程颢程頤傳》

黃陂始建于明代的紀念二程夫子的二程書院

  另一方面,作者充分運用文學手法,對二程兄弟之間、二程與同僚之間着力對比刻畫,并于正史中穿插些許民間野史佐料,渲染、烘托,讓人物形象鮮活起來。例如:借用楹聯“春風和氣純乎純矣;烈日秋霜正者正也”,高度概括了二程兄弟各自獨行的性格特征。在細節描寫上,通過程颢講學時弟子“如坐春風”,彰顯其“和易”個性;叙議程颢在王安石變法的政潮中,不像王安石或司馬光那樣意氣用事,而是堅持“肯定之中有否定”,表現其“忠信”秉性。而程頤的性格則十分有趣,年幼時頑皮好動,成人後其“非禮勿動”竟達極緻,如“烈日秋霜”或“冷若冰霜”。書中講述程頤與蘇轼之争,最後導緻了洛、蜀門人之争,結果兩敗俱傷。如此錯綜複雜的人物故事,頗能吸引讀者的眼球。

  也許因為教師出身的緣故,作者不惜用三個章節,濃墨重彩地歌頌二程的“第一老師”—父母,尤其對母親侯氏的描繪,可謂本書的亮點之一。無論母親的書香門第背景,還是她注重楚風豫韻對二子熏陶,以及詩教特色,對二程世界觀的形成起到了一定作用。像二程的無神論思想,融儒、佛、道一體的理學等,都可以從侯氏的教誨和佛道合一的木蘭山宗教中找到烙印。

塗懷章:如坐春風與程門立雪的源頭-解讀裴高才《程颢程頤傳》

著名詩人、翻譯家綠原為裴高才著《程颢程頤傳》題詞

  這些年來,作者不遺餘力地以弘揚祖國傳統文化為己任的可貴精神,深入開掘和闡發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為了表達我對二程夫子與作者的景仰之情,特引明代文人屠達的七言律詩《遊理趣林》作為結語:

孔顔樂處複何尋,淡淡春光理趣林。

望魯蒼茫連海岱,前川浩渺接三浔。

孤亭聳立留殘碣,雙鳳長歸斷好音。

為仰先生遺範在,肅然瞻目整衣襟。

塗懷章:如坐春風與程門立雪的源頭-解讀裴高才《程颢程頤傳》

書屋雜志載塗懷章評裴高才二程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