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周推薦的電影是《阿彌陀堂訊息》,之前看到過這部電影但沒有去看,這是一部共時性電影,現在來看覺得時機最合适了,是以必須推薦一下。除了共鳴性強,裡面有我很多喜歡的元素,四季景色、人物、詩歌、生死觀等,是最近看到過為數不多的好電影。
在片頭男主家念了牆上母親抄寫的詩-宮澤賢治的『不畏風雨』,看過的人都喜歡上了這首小詩,不為人知,不以為苦,讓人也想成為那樣的人。
不敗給風,不敗給雨
不敗給嚴寒和酷暑
擁有強健的身體
沒有欲望,絕不動怒
時常靜靜地笑着
日食糙米四合
配以黃醬與少許蔬菜
對世間的一切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入微觀察,洞悉世事
并且,銘記于心
身處原野森林庇蔭下
狹小的茅草屋中
東邊若有生病的小孩,就去細心看護
西邊若有疲憊的母親,就去幫她扛稻谷
南邊若有臨終之人,就去安慰他無需恐懼
北邊若有争吵訴訟,就去告訴他們無需為無聊的事争吵
我獨自一人時傷心流淚
常在冷夏之季踽踽獨行
被大家稱為傻瓜
不為人知,不以為苦
我想成為那樣的人
常看常聽,明白了解,然後,銘記于心。
這部電影的背景也在鄉村,盡管看了很多自然系電影還是看不膩。日本電影,偏于注重自然氛圍,專注于四季的更替和大自然的變化,似乎大自然就是文藝的基礎,是美學的極緻,沒有自然元素的參與,這些作品好像會随之黯然失色似的。還有對人内心幽微之地的挖掘的細微,真的令人佩服。對于日本電影,我其實最想說的是:我的觀影量還遠遠不夠。
在鄉野山村,更容易看到藏在安靜裡的生命力。冬天脫光凍住,春天發芽複蘇,夏天盛放流淌,秋天枯黃抹霜。它們就像生命力本力,無需追問意義,便可以散發。
電影裡的四季自然景色,自然地讓人心情靜下來,總是看不厭煩。
美好的山村療愈了美智子,也療愈了看電影的我們。看完電影,簡單回顧一下女主人公美智子這個完整的身心療愈過程。
她走進森林,擁抱一棵大樹,體會到大自然的穩定和力量;
跟小朋友玩耍,把自己的心事放下,全然地投入到老鷹捉小雞的遊戲裡;
有了閑暇去釣魚,釣到了魚很開心,和先生小酌;
傾聽河水的聲音,感受大山的滋養,與先生恢複了親密關系
。。。。
對我來說,真正喜歡大自然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19年之前,對大自然還沒有“開眼”,對植物之美沒有開悟,對花草沒有清晰的認識,處于比較混沌的狀态。然而那時,可能是出于天性,或者是出于自小生活在鄉下養成的習慣,從小就喜歡養一下花草,哪怕去了大都市工作也喜歡在陽台和家裡倒騰一些花草植物,到後來擁有了一個院子終于可以盡情的種花種菜了。
對自然的真正關注應該是去年2020年的時候。春天時會特别注意桃花、油菜花、櫻花等常見植物的花期,也會去家附近有幾處櫻花的地方,愉快地跑去給它們拍照,夏天則是栀子花和荷花,秋天會特意看桂花、楓葉和銀杏,還有冬天的臘梅、茶花。沒事的時候就喜歡去家旁邊的山邊閑逛,人就變得身心舒暢。之前我還沒有意識到這是大自然的作用,是自然的療愈作用。
不知道大家有過同樣的體會嗎?
去到山裡、森林或公園的時候,見到那種非常有年頭的大樹,樹幹很粗,樹冠很密,就會感受到一種穩定而有力的能量,在樹那裡得到療愈。女主角抱着一棵大樹,想想自己曾經也老愛幹這種事情。
關于自然田園的電影是我特别鐘愛的一個題材,緩解焦慮的辦法,我會喜歡看關于田園類型的電影,大概也算是最終的人生夢想吧。
冬天的時候
大雪掩蓋了
山和村子的界限
全是白茫茫的一片
無法分辨村子的世界
和那深山之中
祖先的世界
春、夏、秋、冬
村子和山之間的界限
在一年的時間流動中
慢慢消失了
到了我這個年紀更覺得
我們的生命是一樣的
要說到這部電影的人物,其中令我印象最深有兩個人物,一位是男主人公的老師高田先生,一位是96歲的信佛人梅奶奶。
“春天我在園子裡種上茄子豆角黃瓜,有一天發現我已經96了,說不上是好還是不好,可我都沒在意,沒給自己添憂愁。”
那種深沉隽永的感受似乎就是我追尋很久的答案,真的是太豁達的人生觀,可是人常常就是有事沒事就總喜歡自尋煩惱。梅奶奶的話講得很慢很慢,但我真想一直聽她講下去。
印象最深刻的人是男主的老師,人生能有這樣的老師是大幸,我很喜歡他的謙虛、他的人生觀,死亡觀,不留什麼清理幹淨,跟我最近的行為和心理都很像,還有屋子的景色很好。喜歡這種很禮貌又謙遜的樣子,能感受到他們的跪拜禮儀也是把自己放得很低,這種坐着地上盤腿的,更接地氣,與人交流時更平和平等,可以把自己的心放的更低,我是這麼感受到的。
男主人公孝夫回到家鄉之後去拜訪他的老師,他們回到屋裡,孝夫發現以前房間裡的書全都不見了。老師說:“我想把所有的東西都清幹淨,這輩子就這麼一次,我不會留下什麼東西,我也不願意留下什麼。”
高田老師的太太說他總一個樣,想吃什麼就吃什麼,不展現出一個病人的樣子。胃癌晚期是很痛的,可他從來不說痛。物質的色身生了病,但他的心依然是自由的。老師沒有被他的疼痛帶走,也沒有被生命即将結束的恐懼帶走,他作得了他生命的主。
高田老師生命最後的畫面特别動人,就像牆角裡安靜盛開的花兒,莊重又無聲。他生死自在的生命狀态,讓人感到震撼,他虛弱平靜地躺着,房間門原本是關着的,他對太太做了個手勢,讓太太把門打開。這時候,屋外大自然甯靜而充滿生機,他就在這樣的環境下坦然離世,這一幕有一種攝人心魄的美。
美智子說:“高田老師好像用意願自己停止了呼吸”。美智子也從高田老師身上得到觸動和啟發,她在後來跟年輕的醫生讨論生命時說:“如果一個人心靈沒有病,那人就沒有病。”
影片溫暖療愈而發人深思,電影由春天開始,在冬天結束,宛如人的一生。
春夏秋冬
人生四季
都是一樣
全然的過好當下
更好地死去
影片且展示出某種現代人很向往無法訴說清楚的世界觀。這個時代與過去相比,對生活意義的多樣化有了更多的包容性。我們可以認為生活是悲劇,也同時可以認為它是喜劇。我們可以像英雄一樣承擔起現實中的苦,同時也可以告誡自己不用太過嚴肅、要享受這些歡樂和無常。
感恩可以遇到這部電影,給我最近有點暗淡的心靈注入了滿滿的能量。
希望這個周末,也可以憑借這份影片,治愈你焦灼的内心。遠方或許還很遠,這個周末,先借由詩意的田園電影,來釋放滋潤一下緊繃的内心吧,也許你能在觀影中得到安慰與答案,在森林田野中的一望綠色中,相信你會有不一樣的見解,同時得到一絲啟發與升華。
我很喜歡這部電影了,與君分享勝過獨自擁有,推薦《阿彌陀堂訊息》這部電影。
每周分享一部影片,輕劇透,好的影片值得被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