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荐 |​电影《阿弥陀堂讯息》找回活着的喜悦

荐 |​电影《阿弥陀堂讯息》找回活着的喜悦

这周推荐的电影是《阿弥陀堂讯息》,之前看到过这部电影但没有去看,这是一部共时性电影,现在来看觉得时机最合适了,所以必须推荐一下。除了共鸣性强,里面有我很多喜欢的元素,四季景色、人物、诗歌、生死观等,是最近看到过为数不多的好电影。

在片头男主家念了墙上母亲抄写的诗-宫泽贤治的『不畏风雨』,看过的人都喜欢上了这首小诗,不为人知,不以为苦,让人也想成为那样的人。

不败给风,不败给雨

不败给严寒和酷暑

拥有强健的身体

没有欲望,绝不动怒

时常静静地笑着

日食糙米四合

配以黄酱与少许蔬菜

对世间的一切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入微观察,洞悉世事

并且,铭记于心

身处原野森林庇荫下

狭小的茅草屋中

东边若有生病的小孩,就去细心看护

西边若有疲惫的母亲,就去帮她扛稻谷

南边若有临终之人,就去安慰他无需恐惧

北边若有争吵诉讼,就去告诉他们无需为无聊的事争吵

我独自一人时伤心流泪

常在冷夏之季踽踽独行

被大家称为傻瓜

不为人知,不以为苦

我想成为那样的人

常看常听,明白理解,然后,铭记于心。

这部电影的背景也在乡村,尽管看了很多自然系电影还是看不腻。日本电影,偏于注重自然氛围,专注于四季的更替和大自然的变化,似乎大自然就是文艺的基础,是美学的极致,没有自然元素的参与,这些作品好像会随之黯然失色似的。还有对人内心幽微之地的挖掘的细微,真的令人佩服。对于日本电影,我其实最想说的是:我的观影量还远远不够。

在乡野山村,更容易看到藏在安静里的生命力。冬天脱光冻住,春天发芽复苏,夏天盛放流淌,秋天枯黄抹霜。它们就像生命力本力,无需追问意义,便可以散发。

电影里的四季自然景色,自然地让人心情静下来,总是看不厌烦。

荐 |​电影《阿弥陀堂讯息》找回活着的喜悦

美好的山村疗愈了美智子,也疗愈了看电影的我们。看完电影,简单回顾一下女主人公美智子这个完整的身心疗愈过程。

她走进森林,拥抱一棵大树,体会到大自然的稳定和力量;

跟小朋友玩耍,把自己的心事放下,全然地投入到老鹰捉小鸡的游戏里;

有了闲暇去钓鱼,钓到了鱼很开心,和先生小酌;

倾听河水的声音,感受大山的滋养,与先生恢复了亲密关系

。。。。

对我来说,真正喜欢大自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19年之前,对大自然还没有“开眼”,对植物之美没有开悟,对花草没有清晰的认识,处于比较混沌的状态。然而那时,可能是出于天性,或者是出于自小生活在乡下养成的习惯,从小就喜欢养一下花草,哪怕去了大都市工作也喜欢在阳台和家里倒腾一些花草植物,到后来拥有了一个院子终于可以尽情的种花种菜了。

对自然的真正关注应该是去年2020年的时候。春天时会特别注意桃花、油菜花、樱花等常见植物的花期,也会去家附近有几处樱花的地方,愉快地跑去给它们拍照,夏天则是栀子花和荷花,秋天会特意看桂花、枫叶和银杏,还有冬天的腊梅、茶花。没事的时候就喜欢去家旁边的山边闲逛,人就变得身心舒畅。之前我还没有意识到这是大自然的作用,是自然的疗愈作用。

不知道大家有过同样的体会吗?

去到山里、森林或公园的时候,见到那种非常有年头的大树,树干很粗,树冠很密,就会感受到一种稳定而有力的能量,在树那里得到疗愈。女主角抱着一棵大树,想想自己曾经也老爱干这种事情。

关于自然田园的电影是我特别钟爱的一个题材,缓解焦虑的办法,我会喜欢看关于田园类型的电影,大概也算是最终的人生梦想吧。

荐 |​电影《阿弥陀堂讯息》找回活着的喜悦
荐 |​电影《阿弥陀堂讯息》找回活着的喜悦
荐 |​电影《阿弥陀堂讯息》找回活着的喜悦
荐 |​电影《阿弥陀堂讯息》找回活着的喜悦
荐 |​电影《阿弥陀堂讯息》找回活着的喜悦

冬天的时候

大雪掩盖了

山和村子的界限

全是白茫茫的一片

无法分辨村子的世界

和那深山之中

祖先的世界

春、夏、秋、冬

村子和山之间的界限

在一年的时间流动中

慢慢消失了

到了我这个年纪更觉得

我们的生命是一样的

荐 |​电影《阿弥陀堂讯息》找回活着的喜悦

要说到这部电影的人物,其中令我印象最深有两个人物,一位是男主人公的老师高田先生,一位是96岁的信佛人梅奶奶。

“春天我在园子里种上茄子豆角黄瓜,有一天发现我已经96了,说不上是好还是不好,可我都没在意,没给自己添忧愁。”

那种深沉隽永的感受似乎就是我追寻很久的答案,真的是太豁达的人生观,可是人常常就是有事没事就总喜欢自寻烦恼。梅奶奶的话讲得很慢很慢,但我真想一直听她讲下去。

荐 |​电影《阿弥陀堂讯息》找回活着的喜悦
荐 |​电影《阿弥陀堂讯息》找回活着的喜悦
荐 |​电影《阿弥陀堂讯息》找回活着的喜悦
荐 |​电影《阿弥陀堂讯息》找回活着的喜悦
荐 |​电影《阿弥陀堂讯息》找回活着的喜悦

印象最深刻的人是男主的老师,人生能有这样的老师是大幸,我很喜欢他的谦虚、他的人生观,死亡观,不留什么清理干净,跟我最近的行为和心理都很像,还有屋子的景色很好。喜欢这种很礼貌又谦逊的样子,能感受到他们的跪拜礼仪也是把自己放得很低,这种坐着地上盘腿的,更接地气,与人交流时更平和平等,可以把自己的心放的更低,我是这么感受到的。

男主人公孝夫回到家乡之后去拜访他的老师,他们回到屋里,孝夫发现以前房间里的书全都不见了。老师说:“我想把所有的东西都清干净,这辈子就这么一次,我不会留下什么东西,我也不愿意留下什么。”

高田老师的太太说他总一个样,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展现出一个病人的样子。胃癌晚期是很痛的,可他从来不说痛。物质的色身生了病,但他的心依然是自由的。老师没有被他的疼痛带走,也没有被生命即将结束的恐惧带走,他作得了他生命的主。

高田老师生命最后的画面特别动人,就像墙角里安静盛开的花儿,庄重又无声。他生死自在的生命状态,让人感到震撼,他虚弱平静地躺着,房间门原本是关着的,他对太太做了个手势,让太太把门打开。这时候,屋外大自然宁静而充满生机,他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坦然离世,这一幕有一种摄人心魄的美。

美智子说:“高田老师好像用意愿自己停止了呼吸”。美智子也从高田老师身上得到触动和启发,她在后来跟年轻的医生讨论生命时说:“如果一个人心灵没有病,那人就没有病。”

荐 |​电影《阿弥陀堂讯息》找回活着的喜悦

影片温暖疗愈而发人深思,电影由春天开始,在冬天结束,宛如人的一生。

春夏秋冬

人生四季

都是一样

全然的过好当下

更好地死去

影片且展示出某种现代人很向往无法诉说清楚的世界观。这个时代与过去相比,对生活意义的多样化有了更多的包容性。我们可以认为生活是悲剧,也同时可以认为它是喜剧。我们可以像英雄一样承担起现实中的苦,同时也可以告诫自己不用太过严肃、要享受这些欢乐和无常。

感恩可以遇到这部电影,给我最近有点暗淡的心灵注入了满满的能量。

希望这个周末,也可以凭借这份影片,治愈你焦灼的内心。远方或许还很远,这个周末,先借由诗意的田园电影,来释放滋润一下紧绷的内心吧,也许你能在观影中得到安慰与答案,在森林田野中的一望绿色中,相信你会有不一样的见解,同时得到一丝启发与升华。

荐 |​电影《阿弥陀堂讯息》找回活着的喜悦
荐 |​电影《阿弥陀堂讯息》找回活着的喜悦

我很喜欢这部电影了,与君分享胜过独自拥有,推荐《阿弥陀堂讯息》这部电影。

每周分享一部影片,轻剧透,好的影片值得被更多人看到。

荐 |​电影《阿弥陀堂讯息》找回活着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