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魏晉改朝換代:曹家用兩代人就偷天換日,司馬家族則用了三代四人

作者:History

一切重大的世界曆史事變和人物,一般地說都會出現兩次,這是黑格爾告訴我們的。而且,正如後來馬克思之所補充:第一次是作為悲劇,第二次是作為笑劇。

魏晉的改朝換代就是如此。

公元220年,曹丕逼漢獻帝讓位,這是第一次。不到半個世紀,司馬炎又逼魏元帝禅讓,這是第二次。曹丕當然想不到他的王朝如此短命,故伎重演的司馬炎也沒想到他的帝國不但年頭不長,還荒唐可笑之極。

司馬懿就更想不到。

後來被追尊為宣皇帝的司馬懿,是晉王朝的實際開創者和締造者。也許,這應該歸結為他特别有心計,也特别有耐心。從進入政界到奪取政權,他前後用了四十三年的時間,曆經曹操、曹丕、曹叡、曹芳四代君主,終于把曹家的“房産”據為己有,隻留下一道過戶的手續。

這是一個怎樣的人?

司馬懿出身于進階士族,高祖是東漢的将軍,曾祖和祖父都是郡的太守,父親司馬防則官居京兆尹(首都地區長官)。曹操初入仕途就能出任洛陽北部尉(首都北城區警察局長)一職,便是由于司馬防的推薦。

魏晉改朝換代:曹家用兩代人就偷天換日,司馬家族則用了三代四人

對此,曹操一直感恩在心。後來,當了魏王的曹操設宴款待司馬防,又舊話重提。曹操說:請司馬公看看,孤王現在還可以再當一個縣尉嗎?

司馬防說:老夫推薦時,大王當個縣尉正合适。

曹操哈哈大笑。

司馬防的回答十分得體,也實事求是。四十二年前的曹操年方二十,由于被舉為孝廉而任郎官(儲備官)。從宮廷外放到地方,當然隻能擔任副縣級的警察局長。

實際上,直到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六年後,司馬家族仍未必看好這位政壇新秀。曹操征召司馬懿到府中任職,司馬防的這位次子便拒不受聘。他聲稱自己得了風癱病,甯肯長期卧床也不就任。

這樣一拖就是七年。到赤壁之戰那年,曹操給了司馬懿兩個選擇:要麼進朝廷,要麼進監獄。司馬懿的病裝不下去,隻好加入曹政府。他不但在曹操那裡展示出自己的才華,在魏文帝曹丕和魏明帝曹叡的時代,更成為皇帝的得力助手,魏帝國獨一無二的謀略家。

是以,當曹叡病重需要托孤時,他想到了司馬懿。

魏晉改朝換代:曹家用兩代人就偷天換日,司馬家族則用了三代四人

當時司馬懿已官居太尉(最高軍事長官),剛剛消滅了自稱燕王的公孫淵,将遼東收入魏帝國的版圖,正準備屯兵鎮守關中,曹叡的诏書卻三日五至。司馬懿星夜兼程趕回洛陽,與大将軍曹爽共受遺命輔佐新帝曹芳。

曹魏之亡,也開始有了征兆。

事實上,曹叡的托孤有氣無力。孫策托孤于張昭時說得斬釘截鐵: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劉備托孤于諸葛亮時也說得不留餘地: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曹叡呢?眼淚汪汪地看着八歲的曹芳,一句硬話都說不出。

結果,被授權可以自行其是的忠心耿耿,被當面叮囑托以後事的奪了政權。

另一位顧命大臣曹爽也托非其人。此公原本既無才幹又無戰功,是魏明帝臨終前一時糊塗,才突擊提拔為大将軍的。然而曹爽卻自命不凡,一心想要排擠司馬懿,辦法則是讓曹芳下诏将司馬懿由太尉轉任太傅。

魏晉改朝換代:曹家用兩代人就偷天換日,司馬家族則用了三代四人

這是典型的明升暗降。

沒錯,太傅地位崇高,卻沒有實權。

司馬懿當然清楚這一點。他也很清楚,自己的力量尚不足以與曹爽抗衡,幹掉此人隻能乘其不備。于是,在周旋了幾年以後,司馬懿第二次裝病。

裝病是有經驗的。上一次裝風癱病,曹操派人去假裝行刺,司馬懿躺在床上紋絲不動。這一回當然是風癱病順理成章地複發,司馬懿的演技也更上層樓。

演出是在司馬懿的太傅府,觀衆則是曹爽派去的新任荊州刺史李勝。李勝看到的是這樣一個情況:司馬懿的雙手已經接不住婢女遞過來的衣服,喝粥的時候粥水全都灑在前胸,還把李勝要去的荊州聽成是并州。李勝隻好糾正說:下屬要去的是荊州。

魏晉改朝換代:曹家用兩代人就偷天換日,司馬家族則用了三代四人

司馬懿卻說:去并州委屈你了。并州接近胡地,千萬好自為之。今後你我隻怕難得一見,如何是好?

李勝又說:是荊州,不是并州。

司馬懿這才若有所悟地說:是荊州嗎?老夫不大聽得清楚你的話。很好,很好!在荊州是可以建功立業的。我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就拜托你了。

說完,淚流滿面,聲音哽咽。

李勝回去報告曹爽,曹爽很放心。

司馬懿卻在暗中加緊準備。裝病兩年半以後,他趁曹爽陪同皇帝外出之機突然發動兵變,一舉消滅了強大的對手。曹爽先被罷官,後被滅族,兄弟和同黨也被一網打盡,其中就有魏晉風度的代表人物之一何晏。

曹爽的無藥可救也在此案中暴露無遺。兵變時,司馬懿屯兵洛水,曹爽屯兵伊水;司馬懿占領了洛陽,皇帝卻在曹爽手中。是以有人建議,挾持天子到許縣,然後指令各地軍隊勤王,完全可以對抗司馬懿。

然而曹爽卻拒絕了這個切實可行的方案,放棄抵抗向司馬懿投降,還把司馬懿彈劾自己的奏章交給了皇帝。曹爽說,司馬公不過是要奪權而已,給他就是。我做不了大将軍,還可以做大富翁嘛!

志大才疏的曹爽哪裡想得到,司馬懿的陰險狡猾和心狠手辣舉世無雙。在曹爽還有抵抗力量時,他信誓旦旦地表示,處理僅止于罷官。甚至在曹爽被軟禁在家時,他還假惺惺地派人送糧送肉。然而,當曹爽等人“謀反”的證據收集齊全以後,又怎麼樣呢?滿門抄斬。

曹家人,根本不是司馬懿的對手。

小皇帝曹芳就更是傀儡。

然而就連這個傀儡,也在司馬懿去世三年後被他的兒子司馬師廢掉,成為魏帝的是十四歲的曹髦。六年後,不甘心做傀儡的曹髦也被殺死,魏帝換成十五歲的曹奂。這就是魏元帝,也是曹魏的最後一個皇帝。

曹芳、曹髦、曹奂,史稱“三少帝”。

司馬懿政變成功後,三少帝的時代就變成了司馬家族的時代。司馬懿,司馬懿的兒子司馬師,司馬師的弟弟司馬昭,相繼把持朝政十六年。立國總共隻有短短四十六年的魏,倒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并不姓曹。

魏晉改朝換代:曹家用兩代人就偷天換日,司馬家族則用了三代四人

剩下的事情就是辦手續。于是,司馬昭先是冊封晉公,然後升格為晉王。鹹熙二年(265)八月,司馬昭卒,子司馬炎繼位。十二月,魏元帝禅讓,司馬炎稱帝,是為晉武帝。

所有這些程式都跟曹魏代漢一模一樣,不同之處僅僅在于:東漢的傀儡皇帝隻有一個,曹魏則有好幾個;曹家隻用兩代人就偷天換日,司馬家族則用了三代四人。

這簡直就像是報應。

曆史往往是公平的,報應也接踵而來。司馬炎死後僅僅一年,禍亂就迅速爆發。他的兒子被廢又被立,被立又被殺,他的王朝則四分五裂萬劫不複,而且篡奪皇位颠覆政權分裂國家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的血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