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後趙皇帝石虎将兒子石宣滿門抄斬,為何不留最喜愛的五歲孫子一命

隻要另起一行,每個人都能做第一。但爬上第一的人不一定都是英雄。不可否認,在五胡十六國人人想做“第一”的亂世中,奴隸出身的石勒算的上是一位當之無愧的英雄,但後來的繼承者石虎卻是一位殺人不眨眼的魔王。關于石虎的殘暴不再列舉,總之殺起人來反複無常,隻有想不到的,沒有他做到的。

後趙皇帝石虎将兒子石宣滿門抄斬,為何不留最喜愛的五歲孫子一命

石虎劇照

而石虎的兒子們都遺傳了老爹的“優良”個性,一言不合即舉刀相向。但石虎很愛他的那些寶貝兒子,借用漢高祖劉邦的一個劉如意“類我”的名詞兒,可能是由于他們都太“類我”了。是以,以緻于讓石虎大言不慚地說:我實在不懂司馬家族為什麼要自相殘殺,像我們石家,要說我會殺我的兒子,簡直不可思議!但不久,石虎便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石虎子嗣衆多,為避免諸子争位的亂局,他把長子石宣立為太子,其餘兒子都封為親王。但是,石虎犯了一個帝王們最容易犯的低級錯誤,即“立長但不喜長。”比如漢高祖劉邦,明明立了嫡長子劉盈為太子,但是他常挂念的是三子劉如意。而石虎寵愛的是次子石韬。劉邦做事有一套,能穩住大局,石虎能“埋雷”,卻不會“排雷。”何況他的那些兒子一個比一個暴躁,如一堆烈性炸藥,沾火即爆。

後趙皇帝石虎将兒子石宣滿門抄斬,為何不留最喜愛的五歲孫子一命

是以,石宣雖被立為太子,但并不快樂,因為他總擔心有朝一日被兄弟取代,盡管父親并沒有攤牌的意思。是以在石宣看來,隻要父親和兄弟活着,他就不能睡個安穩覺。後來一件事情的發生,石宣再也沉不住了氣。原來石韬在父親的授意下建立了一座宮殿,那叫一個氣派,而皇太子石宣的宮殿與其一比,隻能用“相形見绌”來形容。是以在石宣看來,這是赤裸裸的僭越與取代自己的前奏。

俗話說,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石宣思前想後,幹脆一不做二不休,将父親石虎和兄弟來個“一鍋端”,好十拿九穩登上皇位。但是,人算不如天算,石宣在殺死弟弟石韬之後被父親反擒。接下來便是更不堪入目的一幕。

石虎率領文武百官及妻妾妃嫔登上高台,将兒子石宣綁在台下的柱子上。然後命人先将石宣的頭發一把一把薅光,再用鈎子拽出舌頭連根切掉,最後砍斷手足、挖出雙眼、扔在火堆上做了“烤全頭。”

後趙皇帝石虎将兒子石宣滿門抄斬,為何不留最喜愛的五歲孫子一命

當然,石宣的妻妾、子女都不能幸免,全部被處死。最後受刑的是石宣的一個五歲的小兒子,這個孩子聰明伶俐,很讨石虎的喜愛。這個年齡的孩子已經漸懂人事,是以出于求生的本能死死抓住爺爺的衣服不放,水汪汪的眼睛裡滿是哀求。他多麼想爺爺能夠一聲令下,饒自己不死。但石虎始終無動于衷,任憑行刑宦官将孫子從身邊扯去,甚至孩子的小手還将他的衣帶拉斷。

也許有人疑惑解,石虎為什麼不饒了孫子的小命,難道是自己權力不夠大,說了不算?其實并不是,此舉完全是不得已而為之。因為在石虎看來,想要将後趙帝國政權順利傳承下去,必須要用強硬手段樹立一套章法,進而避免兄弟之間随意殘殺,互相觊觎。因為他本人就地位不正,他不允許曆史重演。

後趙皇帝石虎将兒子石宣滿門抄斬,為何不留最喜愛的五歲孫子一命

原來,石勒并沒有直接傳位于石虎。公元319年,石勒脫離劉曜的漢趙帝國,建立後趙帝國。石勒在位14年,于公元333年去世。石勒死後,皇位由兒子石弘繼承。但僅一年後,石弘便被堂兄石虎取而代之。是以,石虎在位15年,其實是竊取了堂弟的皇位。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必心虛。是以,石虎不能讓兒子們把他當作效仿的榜樣,很有必要“壯士斷腕”般地立威。

另外,如果留下孫子,雖然表面上仁慈一把,實則是埋下緻亂的禍根。石虎雖然不才,但是他也有秦始皇一樣的夢想,他也想将江山社稷從子孫後代的手中傳承下去。顯然孫子長大成人,必然會為父親報仇,到時又會引發禍亂,子孫殘殺、遭殃。是以,長痛不如短痛,隻能斬草除根。其實,這與李世民殺死大哥李建成與四弟李元吉之後、又将十個幼侄斬首是一個道理。這就是封建皇權鬥争的殘酷之處。

後趙皇帝石虎将兒子石宣滿門抄斬,為何不留最喜愛的五歲孫子一命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孫子臨刑前的一幕讓石虎久久不能釋懷,一年後郁郁而終。然而,石虎的嚴酷也沒震懾到他那些“炸藥”一般的兒子們,一輪血腥的奪位大戰随之展開。石虎死後,先是兒子石世登上皇位,但僅在位33天,便被另一個兒子石遵殺掉。石遵在位183天,又被兄弟石鑒殺死。石鑒登基103天,被大将冉闵取而代之,由此,後趙帝國開始走向滅亡。

值得一提的是,石鑒被殺後,他的弟弟石祗于故都襄國(今河北邢台)自立為帝,但僅勉強支撐一年便被部将殺死。此時距石虎去世才不過短短兩年。如果石虎泉下有知,不知做何感想,真不知道他會不會後悔當年的心狠手辣!

感謝朋友們的點贊、關注!歡迎發表其他看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