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現代版《富春山居住地圖》|上鍊苗寨18洞開門

作者:央視網

編者按:2018年9月21日,中共中央第十九屆政治局就"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為題進行了集體研究。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要科學把握農村差異,根據村落制度、政策精準,打造具有不同特色的現代版《富春山居住地圖》。

今天,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腦海中繪制的現代版富春山莊地圖正逐漸在中國土地上呈現。生活有頭,田園風光,地方經營澤,工業現代化...一個村子美麗的蝴蝶變了,一塊野性展現出一種新的姿态,越來越立體的鄉村風光讓人們直覺地感受到了中國新時代的發展和鄉親們日益高漲的幸福感。

如果要振興國家,就必須振興農村。央視網《天天學習》欄目推出專項策劃《現代版富春山居住地圖》,與您一起感覺新時代農村蝴蝶的變化。

視訊加載...

遠離冰冷的山石路坡,白雲深埋在某人的家中。

木結建構築互相依存,萬瓦如鱗片,綠山四周水藍。雲霧呼應着阿美苗家的歌聲,層疊疊的梯田映襯着地平線外的綠色。

這是著名的18洞村。

走進十八洞的村子,遊客無窮無盡。苗族家庭式客棧和專賣店遍布全村。村民們身着苗族傳統服飾,有的沒有麥克風作為向導,有的在自己的餐廳忙前忙,有的用手機在直播銷售......一幅獨特的苗族特色的現代版《富春山居住地圖》,集青山水為主。

現代版《富春山居住地圖》|上鍊苗寨18洞開門

湖南省湘西圖家華誼縣18洞村梨樹小屋(無人機照片)。

十八洞村是湖南省湘西土族華義縣的一個普通村莊,以18個天然石窟命名,雖然距州府隻有38公裡,但深陷武陵山脈腹地。

因為山地高路,自然條件惡劣,"三尺平,多為鬥魚丘"18洞村,雖然多年來一直享受着國家扶貧政策,但卻"年複一年地扶貧"。

"三溝兩枝山,蕃薯洋芋飯;如果你想吃米飯,除非你生病了,有個洋娃娃。正如缪的歌中所唱的那樣,18洞村的村民曾經過着艱苦無助的生活。

現代版《富春山居住地圖》|上鍊苗寨18洞開門

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湘西土族華義縣18洞村苗族村民石啟文家與家人通話。

2013年深秋,習近平總書記從一條未經硬化的崎岖道路上走了出來。沿着長滿苔藓、崎岖不平的小路,總書記走進了貧窮的苗族村民石啟文的家。簡陋的苗寨狹窄擁擠,木地不平整,谷倉、床、爐子、豬圈,總書記一一看。石啟文的老同伴斯通爬上了怕總書記絆倒的女士,拉着他的手,緊緊跟在身後。

現代版《富春山居住地圖》|上鍊苗寨18洞開門

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湘西土族苗族華義縣18個洞口村與村幹部村民舉行會談。

在村民谷,總書記不讓地方幹部報到,他握着老百姓的手,問自己的問題,人民自己。在一棵三百多年的梨樹下,面對圍坐在身邊的父母和村民,總書記首次提出了"精準扶貧"的理念。

總書記就"實事求是、因地制宜、以分類為指導、精準扶貧"等方面作了重要訓示。他說,發展是甩掉貧困帽子的一般途徑,貧困地區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種什麼,漲什麼,從哪裡增加收入來了解,幫助人們找到擺脫貧困和緻富的好方法。

看着現在的綠山綠山,總書記雄岐俊秀對18洞村的發展表示贊同,"你在這裡就是小張家界",建議18洞村發展鄉村旅遊。

這是總書記送給這位苗寨脫貧送來的"金鑰匙"。十八洞的村莊,睡在貧困中,從此發生了變化。

這種變化發生在從"我想擺脫貧困"到"我想擺脫貧困"的意識形态轉變中。村民們積極參與各種公共設施的建設,并自願工作。各種專業行業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依托資源優勢,18個洞村發展種植、育種、育苗、刺繡、鄉村旅遊、山泉等産業,越來越民生。

現代版《富春山居住地圖》|上鍊苗寨18洞開門

在湘西18洞村,18洞村扶貧隊隊長和返校大學生直播了當地産品的推廣。

随着農村産業的快速發展,農舍業主、民宿業主、解說員、售票員、輪渡司機、保安、清潔工、刺繡、短視訊主播......這個苗族村莊位于武陵山脈的中心地帶,已經出現了10多個新職業。

環境好轉,山村變美,産業發展,生活好轉。種植桉樹導緻了"鳳凰"。過去,"有女人嫁梨樹寨,一年到頭吃野菜,山高溝深路難走,嫁人後悔一輩子"的18洞村,現在已經成了人們蜂擁而至的"武陵深桃花源頭"。

2017年2月,18洞村成功脫帽脫貧,成為湖南省首批成功脫帽脫貧的貧困村之一。藏在湘西山區的小山村,在短短幾年内實作了"18變",從偏遠落後的苗寨變成了精準扶貧的知名模範村。

如今,站在高處的18洞村,藍色石闆路串起了一座木樓,不僅上山的機器耕作道路拓寬,家庭的廚房也修剪了一條新。"美好的一天,腳踏實地。登石者對老人很滿意。

"苗家生活在金銀巢中,國内自然資源精準扶貧領路,家庭脫貧小康......"苗族人在口中唱着清脆的山歌,從十八洞村飛了出來,傳播到四重奏。

(中央電視台、中央電視台、中央電視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