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秦賦中周赧王為什麼把秦國稱為養馬的家奴

在最近熱映的曆史劇《大秦賦》中,秦國逼迫周王室獻出包括洛邑在内的三十六座城邑,并且還要搶走周王室的九鼎,周赧王大罵秦國“你這個養馬的家奴”。

大秦賦中周赧王為什麼把秦國稱為養馬的家奴

這句話倒并不過分,因為秦國先祖的确是為周王室養馬的家奴。

要解釋這個問題,得從秦人的來源說起。

據《山海經》記載,秦人其實和周王室一樣,也是黃帝後裔。秦人先祖伯益是黃帝之孫、高陽氏颛顼之後,因為助大舜治水有功,被賜姓赢,為舜馴養鳥獸。

伯益生有兩子,分别為大廉和若木。到夏桀時,若木之後費昌受不了夏桀的殘暴統治,便投靠了商湯,當了商湯的司機。并輔助商湯滅夏建商,成為商朝的立國功臣。大廉的後人中衍在商朝太戊時期也成了太戊的司機,太戊還把女兒嫁給了他。

也就是說,秦人先祖在商朝時期混得還算不錯,

這個中衍有個玄孫叫中潏,有兩個孫子,分别是惡來和季勝。其中惡來是商朝末期的勇将,周滅商後,與其父飛廉一起被姬發處死。

順便提一句,後來纣王之子武庚聯同姬發的三個弟弟發動了三監之亂,赢氏部落也有參與其中,最後被周公旦率軍平息。

但惡來的弟弟季勝并沒有參加叛亂,他的兒子孟增受到周成王的寵信,他的孫子造父為周穆王駕車,并在周穆王平定徐國徐偃王造反時立了大功,被周穆王封于趙城,造父由此成了趙氏,為趙國先族。

大秦賦中周赧王為什麼把秦國稱為養馬的家奴

周孝王時期,造父的侄子大駱居于犬丘。其次子非子在位有五十年之久。被安置于汧、渭之間為周王室管理馬匹。後來這個非子因養馬有功,被周孝王分封在秦地(今甘肅天水),非子便以封地為氏,号為“秦嬴”,并成嬴姓的大宗,

但坑爹的是,這個秦地跟西戎相鄰,是以實際上嬴家不光要替王室養馬,還要幫着人家抵禦西戎。但當時的西戎很強大,把老赢家打得喘不過氣來,甚至秦非子的曾孫嬴仲也死在西戎手中。

不過赢仲的兒子秦莊公嬴其還算争氣,問周王室要了七千人去征伐西戎,大勝而歸。當時的周宣王也挺夠意思,封他當了西垂大夫,還給了他不少地盤。從此之後,嬴秦這才成了王室重臣。

經過長達百年的慘淡經營,秦人逐漸适應了西陲惡劣環境,實力與日俱增。後來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秦國和衛國、鄭國、晉國一起立故太子宜臼為天子,并護送他東遷洛邑,是以被正式封為諸侯,将岐山以西之地賜給了他。自此,赢氏一門這才徹底脫離了王室的附庸地位,成為了名正言順的諸侯國。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秦國地方窮,是以立國之後,勵精圖治,不斷擴充地盤,曆十代之力,到秦穆公時期,已經先後滅掉西戎所建的12個國家,擴地千裡,稱霸西戎。

順便提一句,重耳就是在秦穆公的幫助下才當上晉國國君的。

後來秦國曆數代之力,一直想把晉國給幹掉,然後入主中原,可除了勞民喪師之外,一無所得。最慘的是三家分晉之後,魏國變法圖強,以吳起為将,一舉攻下河西全境。再到秦惠公嬴甯時,率軍五十萬在陰晉與魏軍決戰,結果被吳起以五萬精兵擊敗,從此隻得偏安洛河之西一隅。

秦國真正強大起來,其實并不是從秦孝公商鞅變法之後開始的,而是要從秦孝公的父親秦獻公算起。

秦惠公死後,他兒子嬴昌即位,但這嬴昌這時候才兩歲,連話都說不利索,是以就隻能由他媽主持朝政。這就犯了曆朝曆代經常提及的兩大取亂之道:主少國疑,牝雞司晨。

對于秦國而言,這個亂源于嬴昌的爺爺,也就是秦簡公身上。

當時秦靈公死後,本來應該是立人家兒子嬴連主政的,可秦簡公說了,這孩子太小了,我是他叔爺,就辛苦一下,替他當咱們秦國之主吧。

當時才十歲的嬴連哪争得過自己這個叔祖父,隻好逃到了魏國。魏文候魏斯一看敵國的太子來了,覺得奇貨可居,就把他留了下來,準備在合适的時候利用一把。

可是魏國實在太強悍了,一直把秦國壓着打,是以嬴連的政治價值一直沒顯示出來,就繼續在魏國閑待着,這一待就是十幾年,一直到秦惠公去世,他兒子嬴昌即位。

這時候魏國已經是魏武侯魏擊在位了。魏擊覺得秦國雖然被打得縮成了一團,但如果再有個傀儡過去,就更完美了。于是,就告訴嬴連,回家吧,你隻要回去,我就幫你奪取君位。

這嬴連當然也不傻,他很清楚魏武侯的意思,就說我肯定得回去,但不要你護送,也不要你的賞賜,我自己走。

他先是派人回去遊說對嬴昌母子不滿的貴族和大臣,還在民間散布他要回來實行新政的消息,又暗中争取軍中将領的支援。

因為秦簡公的君位來的并不正當,再加上他和秦惠公父子當政期間,對外連敗于魏,喪師失地;對内朝政腐敗,國力羸弱。另外現在的嬴昌年齡太小,太後執政也太不靠譜。幾方面的不滿累加在一起,嬴連的遊說就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一年後,嬴連覺着時機成熟了,便動身準備回去。在與魏擊辭别,他很大氣的說了一句話:

為了感謝魏國這三十年來的款待,我發誓,如果成功奪回君位,秦國保證在魏侯你活着的時候不來攻打你。

這句話的意思很簡單:你魏擊死了以後我肯定得來攻打魏國。

太狂妄了!太狂妄了!當年重耳從楚國走的時候,也不過說你楚國來攻打晉國的時候,我退避三舍。現在你秦國被人家魏國壓着打,還敢說與魏國為敵的話,這也太不拿魏國當回事了吧。

但事實證明,放嬴連回國,是魏武侯犯的第二個戰略錯誤——他第一個錯誤就在兩年前送走吳起。

大秦賦中周赧王為什麼把秦國稱為養馬的家奴

公元前385年,秦國一個庶長(秦國官職,相當于卿)在河西迎立嬴連為君。嬴昌他媽得知後,派出軍隊前去讨伐。但這支軍隊的将領早已被嬴連收買,才走到半路就嘩變了,直接跟着嬴連又回到了秦國的都城雍城(今陝西省寶雞市),把嬴昌和他的母親殺掉沉入水底,奪回了君位。

似乎有點拿破侖回巴黎的即視感。

嬴連不愧是在世界五百強裡待過,他将李悝那一套學了個透。是以即位以後,就大刀闊斧地幹了幾件事:

先是廢除了活人殉葬的制度,深得民心。

然後進行土地改革,承認私田,深得民心。

最後他允許農民從軍以軍功換取爵位,深得民心。

深得民心的嬴連望着朝日初升的東方,他喃喃自語道:魏擊,你什麼時候才死呢?我已經等得不耐煩了!

公元371年,魏武侯去世。

公元前366年,魏、韓兩國聯合去洛陽欺負周王室,嬴連馬上統兵前去勤王。在洛陽首敗魏、韓聯軍。

公元前364年,秦國再敗魏國于河西之地,并且一路攻到了河東,深入到魏國的石門(山西運城)。因為這一勝利,周顯王還送給嬴連一件禮服(通鑒上說是禮服,應該指的是爵位)。

公元前362年,秦國三敗魏軍于少梁(陝西韓城,魏國在河西的根據地),俘虜了魏國主将公叔痤。

同年,赢連去世,赢渠梁即位,是為秦孝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