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方志敏被秘密殺害,22年後尋其遺骨9塊,再過20年才得以安葬

(說曆史的女人——第1592期)

方志敏于1935年1月底(27日下午一點左右),在江西省懷玉山一帶不幸被國民黨劉振清旅士兵截住盤查抓捕,他們從方志敏身上搜到一枚章,上刻着“方志敏章”。同時被截住盤查抓捕的,還有劉疇西等紅軍上司人。(見當時擔任國民黨第八軍少将參謀長宋澄的供詞《方志敏将軍被劉振清旅捕獲經過的詳細情況》)

方志敏被秘密殺害,22年後尋其遺骨9塊,再過20年才得以安葬

有關方志敏被捕前的情況,其實也是有必要做一個交代的。1934年11月的時候,方志敏和粟裕根據訓示率領紅軍隊伍孤軍北上,不幸遭遇國民黨王耀武的部隊,在實力懸殊的情況下激戰後,方志敏和粟裕率領少部分隊伍突破重圍。如此,方志敏便是安全的了。但是方志敏見還有隊伍沒有突破重圍,他認為自己是上司人不能丢下隊伍獨自逃生,遂折回上司隊伍。再次與敵激戰中被打散後,這時方志敏如選擇在白區隐蔽躲起來,存活幾率依然很高,然方志敏認為自己是上司人,要嚴格執行上級指令,是以就依然不顧生命危險,向贛東北轉移,結果在轉移過程中被捕。

方志敏被俘後,先被帶往上饒,在這裡大概停了兩天兩夜,接受了少将參謀長宋澄、第八軍軍長趙觀濤的審訊,但是方志敏頑強不屈,不僅沒有屈服妥協,還在這裡寫了著名的《方志敏自述》。之後,方志敏被趙觀濤軍長親自押送至南昌。

在南昌,方志敏經曆了半年多的牢獄生涯,在這裡,方志敏主要經曆了兩類事情:

方志敏被秘密殺害,22年後尋其遺骨9塊,再過20年才得以安葬

第一類事情就是不斷被敵人勸降。

在方志敏被押至南昌後,蔣介石立即密令國民黨駐贛綏靖公署主任顧祝同,想盡一切辦法勸降方志敏。有了蔣介石的密令,顧祝同自然十分用心,先後派遣國民黨43旅旅長劉振清、玉山縣縣長王振寰、弋陽縣縣長張掄元、南昌行營軍法處副處長錢協民等人前去勸降。敵之勸降方式多種多樣,采取的手段威逼利誘,無所不用其極。但是不管敵人如何利誘和官誘,始終不能動搖方志敏的革命決心和一個共産黨員的信念。

之後顧祝同親自出馬,也勸降無果。當時《字林西報》的一名記者去監獄采訪方志敏,方志敏的言談令他十分敬佩,他對方志敏的評價是:“這是一個特别卓絕的人物。”而當時采訪中,方志敏的一句話也表明了他的視死如歸的革命決心,難怪各路人馬勸降皆無果。當時方志敏說:

“各人都有自己的信念,我很高興為自己的信念而犧牲生命。”

雖然勸降沒有成功,但是國民黨方面依然不死心,至該年六七月間時,蔣介石也曾來到南昌行營北營坊看守所,專門見了方志敏,做了一番談話,實際是一番勸降,但是蔣介石的親自出馬也沒有用,勸降失敗後蔣介石很憤怒,乃留下密令處決方志敏。

實際上,在這個半年多的過程中,還發生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越獄。原因是顧祝同等勸降失敗後,請示南京方面如何處理,回複是兩個字:緩辦。對革命同志心懷同情的看守高家駿偷偷把這個消息告訴了方志敏。在得到這個消息後,方志敏認為不投降,但也不能坐以待斃,有關此一節,方志敏在自己的遺稿中寫得很清楚,他是這樣寫的:

“越獄是萬死中去求一生,否則萬死就是萬死!不管成敗如何,生一天就得努力一天!”

後來根據高家俊的回憶,他說方志敏在監獄中做通了十名看守的工作,由他們幫助方志敏越獄。當時方志敏有一個計劃,那就是與上海的地下黨組織取得聯系,由其安排人員和汽車至看守所附近接頭。但是方志敏在監獄裡,根本不知道當時上海的地下黨組織已經遭到破壞,根本不可能取得聯系。不管怎樣,當時為了完成這個越獄計劃,高家俊他們秘密找到看守所的前任所長淩鳳梧(其因同情方志敏被調離)請其幫忙,當時淩鳳梧表示無力相助,但是他說會為他們保守秘密,後來淩鳳梧也确實守秘,并且暗中多次相助,比如協助高家俊給方志敏提供筆和紙,以及後來幫忙儲存和轉移方志敏的遺稿。

方志敏被秘密殺害,22年後尋其遺骨9塊,再過20年才得以安葬

胡逸民

有關方志敏越獄這一節,曾經擔任國民黨中央監獄獄長的胡逸民在回憶中,也提到了這些情況,與高家俊所說差不多。胡逸民為了協助方志敏越獄,還專門花了400元買通了當時的看守所所長,請其幫忙打開了方志敏的腳鐐和手铐,但是因守衛森嚴,加上外界根本沒有協助之力量,方志敏最終沒有走出監獄的大門。

建國之後,方志敏的妻子缪敏專門請高家俊和淩鳳梧到家裡做客,以表達當年他們善待和幫助丈夫方志敏的感激之情。

方志敏被秘密殺害,22年後尋其遺骨9塊,再過20年才得以安葬

資料圖

第二類事情便是寫作。

越獄失敗後,方志敏用敵人給他寫投降材料的紙和筆(但這些紙和筆畢竟有限,是以大部分紙和筆都是由高家俊等偷偷去買來的),開始了革命創作。他寫下了重要的名篇《死!——共産主義的殉道者的記述》、《清貧》《可愛的中國》《在獄緻全體同志書》等12篇遺稿,共計13.6萬字。

在寫作這些遺稿時,為了躲避敵人的檢查,避免被銷毀,在諸多地方方志敏都采取了化名等方式。最後稿子寫完後,在胡逸民、高家俊等人的幫助下,得以儲存。按照方志敏的交代,要求把自己這些遺稿交給魯迅的。但是高家俊(專門讓女友程全昭來到南昌,暗中悄悄把方志敏遺稿帶離南昌,帶到上海,但沒有見到魯迅和宋慶齡)和胡逸民經過各種努力,一路輾轉,最終都沒能把稿子交到魯迅手裡,因為他們設法帶着方志敏的書稿來到上海四川路找魯迅時,魯迅已經去世(1936年10月19日)。不過幸運的是,他們最終在1936年11月18日把手稿轉到了章乃器、胡子嬰夫婦手裡。

但是沒幾天,根據胡子嬰的回憶,可能因方志敏的手稿或别的敏感問題,章乃器被捕。幸好當時沒有搜查房子,丈夫被捕後。胡子嬰立即意識到情況不妙,馬上打電話給宋慶齡請求儲存方志敏的遺稿,宋慶齡讓章乃器的三弟章郁庵來取走稿子,儲存在她那裡。之後,宋慶齡把稿子秘密轉給馮雪峰,馮雪峰再轉給了潘漢年。

方志敏被秘密殺害,22年後尋其遺骨9塊,再過20年才得以安葬

宋慶齡

後來葉劍英在讀到方志敏的遺稿時,感動落淚,寫了一首詩,以文天祥比方志敏,原詩如下:

“血染東南半壁江,忍将奇迹作奇功。

文山去後南朝月,又照秦淮一葉楓。”

方志敏在經曆各種方式的勸降無果之後,國民黨蔣介石失去了耐心,密令處死方志敏。在1935年8月6日,方志敏在江西省南昌市下沙窩被秘密殺害。根據後來淩鳳梧的回憶,他說在8月6日清晨,看守員黃克明忽然來到他的室外叫門,把他從睡夢中叫醒,問及何事,黃克明說方志敏忽然被帶了出去,大概是要處決了。淩鳳梧清楚記得那天陰雲密布,下着零星的雨。

因為當時處決方志敏是極其隐秘地進行,是以方志敏的遺體處理情況,鮮有人知。此後數十年,一直戰火不熄,方志敏之忠骨隐落于何地,也成了一個謎團。

直到解放戰争勝利、新中國成立之後,于1955年,黨中央決定尋找英烈方志敏的遺骨,在劉少奇主席的訓示下,江西省成立了方志敏遺骨調查小組,以方志敏的堂弟方志純為小組組長。

但是因為線索缺失,調查工作進行很慢,直到兩年後——1957年的春天,因為江西化纖廠要在南昌下沙窩開工,結果在建築工地的現場,施工隊的勞工在施工過程中忽然挖出一堆遺骨,還有一副生鏽的腳鐐。施工隊立即把情況報告上去,調查小組立即一方面安排人趕到了現場進行保護,另一方面為了確定資訊的可靠性,調查小組把淩鳳梧也請了過來,并一起來到了現場。

方志敏被秘密殺害,22年後尋其遺骨9塊,再過20年才得以安葬

淩鳳梧

經過仔細的地點确認,以及腳鐐的辨認後——淩鳳梧說這腳鐐正是方志敏當年所戴的。聽聞此言,在場之人,無不淚水盈眶。江西省委上司接到該消息後,立即訓示把遺骨收集送往省公安廳法醫工作室。調查小組按照要求,把現場的遺骨仔細裝入一個木箱,經現場統計——一共79塊。

方志敏遺骨的辨識工作,交由省公安廳青年法醫張偉納。當時為了確定遺骨鑒别的準确性,方志敏的妻子缪敏、堂弟方志純等親友向張偉納提供了方志敏的一些重要資訊,比如方志敏身高近一米八等(後經遺骨鑒定,方志敏生前身高約為1.77米)。

方志敏被秘密殺害,22年後尋其遺骨9塊,再過20年才得以安葬

左為方志敏妻子缪敏,右為方志敏堂弟方志純

張偉納對79塊遺骨進行了仔細地清理和鑒别,最後發現這79塊遺骨中有9塊是方志敏的遺骨。對這個結果,組織上為了進一步确認,在1957年12月28日又派人送往上海。經過司法部法醫研究所的專家們再次化驗分析審驗後,認為張偉納的法醫鑒定是沒有錯誤的。于是,方志敏的遺骨被最終确認。而方志敏的遺骨報官工作,也被交給了法醫張偉納。張偉納對此十分重視,專門挑選了一個一尺寬三尺長的紙箱,把方志敏的9塊遺骨單獨包好存放其中,并在箱子外面貼了一張标簽紙,上寫“方志敏同志遺骨”。然後,就把箱子放在自己辦公室的角落裡,以避免被人碰到。

既然遺骨已經确定,組織上便開始安排建方志敏烈士墓,并于1965年建成。按照既定程式,墓已建好,便是安葬遺骨。但是在這一年,一段比較特殊的曆史大幕開啟後,諸多工作都被擱淺。時至1967年,一天早上,張偉納推開辦公室的門,直接驚起一頭冷汗,因為辦公室裡原先放置的十幾箱遺骨及标本都不見了。接着他的助手出現了,說“軍代表令人把這些骨頭都搬到贛江畔給燒掉了”。接着,助手說,“牆角還有一箱,我原本打算等外面平靜一點給你送去的。”

張偉納急忙奔過去,那裡存的正是方志敏的遺骨。他趕緊把箱子上的标簽紙給撕了下來,然後把遺骨箱子放在法醫室内的一個空水池裡,接着在箱子上橫了一塊大木闆,再在木闆上擺放上瓶子罐子之類的物品。如此,看起來就成了一個工作台。

此後,10年,張偉納就如一個衛士,日夜悄悄關注和守護着方志敏的遺骨,直到那段歲月的結束。

1977年8月6日,在方志敏殉難42周年的這一天,他的遺骨終得安葬。張偉納在衆人的陪護下,捧出了方志敏烈士的遺骨,并當衆一一清點,正好9塊。然後小心用紅布包好,放進漢白玉特制的棺椁之中。

接着,在無數老百姓和老革命家的護送中,來到了修于南昌城外梅嶺山區的墓地,方志敏的遺骨終于可以得以安葬,方志敏的英靈終于可以安息。方志敏的墓碑上寫着筆迹熟悉的七個大字:方志敏烈士之墓。這七個大字,是13年前,即1964年5月21日江西省副省長王卓超請毛澤東主席為方志敏寫的。該年11月9日,毛澤東主席親筆寫下這7個字後,派人轉交江西省委。結果一拖十年後,這七個字才被正式刻于方志敏的墓碑之上。

方志敏被秘密殺害,22年後尋其遺骨9塊,再過20年才得以安葬

毛澤東主席為方志敏親筆題寫的——方志敏烈士之墓。

如今回看,方志敏在1935年被秘密殺害後,(1957年)22年後好不容易尋其遺骨9塊,但卻因曆史原因,一拖又再過20年(1977年)才得以安葬,這個過程真是不易!

——惟願英烈安息,願我們永遠銘記英烈之志和精神。

方志敏被秘密殺害,22年後尋其遺骨9塊,再過20年才得以安葬

方志敏

在最後,願我們以英烈之遺言共勉之——

“我愛護中國之熱誠,還是如國小生時代一樣的真純無僞。現在我是一個待決之囚呀!我沒有機會為中國民族盡力了,今日寫這封信,是我用文字來作一次為垂危的中國的呼喊。(方志敏于一九三五年五月二日寫于囚室)”

(文/說曆史的女人·綠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