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戈橫起義,大家一般想到的都會是方志敏,這個優秀的軍事家正是在此一手打造了紅十軍的,而戈橫起義其實還有另外一位上司者,他的能力同樣不俗,此人同樣也是紅十軍的創始人,其名為邵式平。其實在江西,邵式平的名氣是很大的,當地還流傳着很多有關于邵式平的傳說和歌謠。

邵式平曾幾度因為貧窮而無法繼續讀書,還好他周邊的親戚鄰居看他可憐,給予了他不少幫助,是以邵式平才能繼續學習,并且認識了方志敏這個志同道合的好友。兩人在學校裡常常是形影不離,因為家境相似和志向相同格外合得來,後來雖然因為學校的問題,中途短暫分開了一段時間,可是在革命的推動下,他們還是湊到了一起。
紅十軍正式成立後,邵式平被任命為軍政委,在之後的幾年裡,他經曆過反“圍剿”,也經曆了好友方志敏殉國的悲痛。好友犧牲一事給了他莫大的激勵,他為此在革命上投入了更多的精力。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邵式平參加了長征,雖然長征很難,中間曆經了千難萬苦,可邵式平還是堅持了下來,并且在會師後還繼續參加了南下的征途。
抗戰全面爆發後,邵式平接受聶帥指令,在晉察冀根據地與日本人展開鬥争,他為鞏固根據地、粉碎日軍掃蕩計劃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解放戰争期間,邵式平在陝北、延安和東北等地任職,雖然不是在第一線,可是他從來沒有停止為國家貢獻。可能很多人就會說了,為什麼邵式平做了那麼多,在1955年的授銜儀式中卻沒有得到授銜資格呢?
其實這和相關規定有關,在授銜儀式之前,邵式平已經離開軍隊,擔任了江西省省委書記一職。按照授銜原則,離開軍隊系統的人員不再參與授銜,是以邵式平是不能參與授銜儀式的。
這對于他來說不可謂不是一個遺憾,而他的遺憾還不止如此,他和妻子孕育的五個孩子,因為革命工作的關系,大都在幼時就被分開寄養在不同人家,直到建國後夫婦倆才總算有機會把他們接到自己身邊來生活,可是當時通訊條件不發達,要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他們實在是太難了。
經曆了好長一段時間的努力,邵式平和妻子隻找到了一個女兒,其他的孩子則是渺無音訊,然而這并不意味着他們就不在人世了,也許在邵式平不知道的角落裡,他們和普通人一樣過着幸福和美的日子。
但願這些孩子們能繼承邵式平的作風,做一個像父親一樣光明坦蕩,并且愛國愛民的好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