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方志敏被秘密杀害,22年后寻其遗骨9块,再过20年才得以安葬

作者:说历史的女人

(说历史的女人——第1592期)

方志敏于1935年1月底(27日下午一点左右),在江西省怀玉山一带不幸被国民党刘振清旅士兵截住盘查抓捕,他们从方志敏身上搜到一枚章,上刻着“方志敏章”。同时被截住盘查抓捕的,还有刘畴西等红军领导人。(见当时担任国民党第八军少将参谋长宋澄的供词《方志敏将军被刘振清旅捕获经过的详细情况》)

方志敏被秘密杀害,22年后寻其遗骨9块,再过20年才得以安葬

有关方志敏被捕前的情况,其实也是有必要做一个交代的。1934年11月的时候,方志敏和粟裕根据指示率领红军队伍孤军北上,不幸遭遇国民党王耀武的部队,在实力悬殊的情况下激战后,方志敏和粟裕率领少部分队伍突破重围。如此,方志敏便是安全的了。但是方志敏见还有队伍没有突破重围,他认为自己是领导人不能丢下队伍独自逃生,遂折回领导队伍。再次与敌激战中被打散后,这时方志敏如选择在白区隐蔽躲起来,存活几率依然很高,然方志敏认为自己是领导人,要严格执行上级命令,所以就依然不顾生命危险,向赣东北转移,结果在转移过程中被捕。

方志敏被俘后,先被带往上饶,在这里大概停了两天两夜,接受了少将参谋长宋澄、第八军军长赵观涛的审讯,但是方志敏顽强不屈,不仅没有屈服妥协,还在这里写了著名的《方志敏自述》。之后,方志敏被赵观涛军长亲自押送至南昌。

在南昌,方志敏经历了半年多的牢狱生涯,在这里,方志敏主要经历了两类事情:

方志敏被秘密杀害,22年后寻其遗骨9块,再过20年才得以安葬

第一类事情就是不断被敌人劝降。

在方志敏被押至南昌后,蒋介石立即密令国民党驻赣绥靖公署主任顾祝同,想尽一切办法劝降方志敏。有了蒋介石的密令,顾祝同自然十分用心,先后派遣国民党43旅旅长刘振清、玉山县县长王振寰、弋阳县县长张抡元、南昌行营军法处副处长钱协民等人前去劝降。敌之劝降方式多种多样,采取的手段威逼利诱,无所不用其极。但是不管敌人如何利诱和官诱,始终不能动摇方志敏的革命决心和一个共产党员的信念。

之后顾祝同亲自出马,也劝降无果。当时《字林西报》的一名记者去监狱采访方志敏,方志敏的言谈令他十分敬佩,他对方志敏的评价是:“这是一个特别卓绝的人物。”而当时采访中,方志敏的一句话也表明了他的视死如归的革命决心,难怪各路人马劝降皆无果。当时方志敏说:

“各人都有自己的信念,我很高兴为自己的信念而牺牲生命。”

虽然劝降没有成功,但是国民党方面依然不死心,至该年六七月间时,蒋介石也曾来到南昌行营北营坊看守所,专门见了方志敏,做了一番谈话,实际是一番劝降,但是蒋介石的亲自出马也没有用,劝降失败后蒋介石很愤怒,乃留下密令处决方志敏。

实际上,在这个半年多的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越狱。原因是顾祝同等劝降失败后,请示南京方面如何处理,回复是两个字:缓办。对革命同志心怀同情的看守高家骏偷偷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方志敏。在得到这个消息后,方志敏认为不投降,但也不能坐以待毙,有关此一节,方志敏在自己的遗稿中写得很清楚,他是这样写的:

“越狱是万死中去求一生,否则万死就是万死!不管成败如何,生一天就得努力一天!”

后来根据高家俊的回忆,他说方志敏在监狱中做通了十名看守的工作,由他们帮助方志敏越狱。当时方志敏有一个计划,那就是与上海的地下党组织取得联系,由其安排人员和汽车至看守所附近接头。但是方志敏在监狱里,根本不知道当时上海的地下党组织已经遭到破坏,根本不可能取得联系。不管怎样,当时为了完成这个越狱计划,高家俊他们秘密找到看守所的前任所长凌凤梧(其因同情方志敏被调离)请其帮忙,当时凌凤梧表示无力相助,但是他说会为他们保守秘密,后来凌凤梧也确实守秘,并且暗中多次相助,比如协助高家俊给方志敏提供笔和纸,以及后来帮忙保存和转移方志敏的遗稿。

方志敏被秘密杀害,22年后寻其遗骨9块,再过20年才得以安葬

胡逸民

有关方志敏越狱这一节,曾经担任国民党中央监狱狱长的胡逸民在回忆中,也提到了这些情况,与高家俊所说差不多。胡逸民为了协助方志敏越狱,还专门花了400元买通了当时的看守所所长,请其帮忙打开了方志敏的脚镣和手铐,但是因守卫森严,加上外界根本没有协助之力量,方志敏最终没有走出监狱的大门。

建国之后,方志敏的妻子缪敏专门请高家俊和凌凤梧到家里做客,以表达当年他们善待和帮助丈夫方志敏的感激之情。

方志敏被秘密杀害,22年后寻其遗骨9块,再过20年才得以安葬

资料图

第二类事情便是写作。

越狱失败后,方志敏用敌人给他写投降材料的纸和笔(但这些纸和笔毕竟有限,因此大部分纸和笔都是由高家俊等偷偷去买来的),开始了革命创作。他写下了重要的名篇《死!——共产主义的殉道者的记述》、《清贫》《可爱的中国》《在狱致全体同志书》等12篇遗稿,共计13.6万字。

在写作这些遗稿时,为了躲避敌人的检查,避免被销毁,在诸多地方方志敏都采取了化名等方式。最后稿子写完后,在胡逸民、高家俊等人的帮助下,得以保存。按照方志敏的交代,要求把自己这些遗稿交给鲁迅的。但是高家俊(专门让女友程全昭来到南昌,暗中悄悄把方志敏遗稿带离南昌,带到上海,但没有见到鲁迅和宋庆龄)和胡逸民经过各种努力,一路辗转,最终都没能把稿子交到鲁迅手里,因为他们设法带着方志敏的书稿来到上海四川路找鲁迅时,鲁迅已经去世(1936年10月19日)。不过幸运的是,他们最终在1936年11月18日把手稿转到了章乃器、胡子婴夫妇手里。

但是没几天,根据胡子婴的回忆,可能因方志敏的手稿或别的敏感问题,章乃器被捕。幸好当时没有搜查房子,丈夫被捕后。胡子婴立即意识到情况不妙,马上打电话给宋庆龄请求保存方志敏的遗稿,宋庆龄让章乃器的三弟章郁庵来取走稿子,保存在她那里。之后,宋庆龄把稿子秘密转给冯雪峰,冯雪峰再转给了潘汉年。

方志敏被秘密杀害,22年后寻其遗骨9块,再过20年才得以安葬

宋庆龄

后来叶剑英在读到方志敏的遗稿时,感动落泪,写了一首诗,以文天祥比方志敏,原诗如下:

“血染东南半壁江,忍将奇迹作奇功。

文山去后南朝月,又照秦淮一叶枫。”

方志敏在经历各种方式的劝降无果之后,国民党蒋介石失去了耐心,密令处死方志敏。在1935年8月6日,方志敏在江西省南昌市下沙窝被秘密杀害。根据后来凌凤梧的回忆,他说在8月6日清晨,看守员黄克明忽然来到他的室外叫门,把他从睡梦中叫醒,问及何事,黄克明说方志敏忽然被带了出去,大概是要处决了。凌凤梧清楚记得那天阴云密布,下着零星的雨。

因为当时处决方志敏是极其隐秘地进行,所以方志敏的遗体处理情况,鲜有人知。此后数十年,一直战火不熄,方志敏之忠骨隐落于何地,也成了一个谜团。

直到解放战争胜利、新中国成立之后,于1955年,党中央决定寻找英烈方志敏的遗骨,在刘少奇主席的指示下,江西省成立了方志敏遗骨调查小组,以方志敏的堂弟方志纯为小组组长。

但是因为线索缺失,调查工作进行很慢,直到两年后——1957年的春天,因为江西化纤厂要在南昌下沙窝开工,结果在建筑工地的现场,施工队的工人在施工过程中忽然挖出一堆遗骨,还有一副生锈的脚镣。施工队立即把情况报告上去,调查小组立即一方面安排人赶到了现场进行保护,另一方面为了确保信息的可靠性,调查小组把凌凤梧也请了过来,并一起来到了现场。

方志敏被秘密杀害,22年后寻其遗骨9块,再过20年才得以安葬

凌凤梧

经过仔细的地点确认,以及脚镣的辨认后——凌凤梧说这脚镣正是方志敏当年所戴的。听闻此言,在场之人,无不泪水盈眶。江西省委领导接到该消息后,立即指示把遗骨收集送往省公安厅法医工作室。调查小组按照要求,把现场的遗骨仔细装入一个木箱,经现场统计——一共79块。

方志敏遗骨的辨别工作,交由省公安厅青年法医张伟纳。当时为了确保遗骨鉴别的准确性,方志敏的妻子缪敏、堂弟方志纯等亲友向张伟纳提供了方志敏的一些重要信息,比如方志敏身高近一米八等(后经遗骨鉴定,方志敏生前身高约为1.77米)。

方志敏被秘密杀害,22年后寻其遗骨9块,再过20年才得以安葬

左为方志敏妻子缪敏,右为方志敏堂弟方志纯

张伟纳对79块遗骨进行了仔细地清理和鉴别,最后发现这79块遗骨中有9块是方志敏的遗骨。对这个结果,组织上为了进一步确认,在1957年12月28日又派人送往上海。经过司法部法医研究所的专家们再次化验分析审验后,认为张伟纳的法医鉴定是没有错误的。于是,方志敏的遗骨被最终确认。而方志敏的遗骨报官工作,也被交给了法医张伟纳。张伟纳对此十分重视,专门挑选了一个一尺宽三尺长的纸箱,把方志敏的9块遗骨单独包好存放其中,并在箱子外面贴了一张标签纸,上写“方志敏同志遗骨”。然后,就把箱子放在自己办公室的角落里,以避免被人碰到。

既然遗骨已经确定,组织上便开始安排建方志敏烈士墓,并于1965年建成。按照既定程序,墓已建好,便是安葬遗骨。但是在这一年,一段比较特殊的历史大幕开启后,诸多工作都被搁浅。时至1967年,一天早上,张伟纳推开办公室的门,直接惊起一头冷汗,因为办公室里原先放置的十几箱遗骨及标本都不见了。接着他的助手出现了,说“军代表令人把这些骨头都搬到赣江畔给烧掉了”。接着,助手说,“墙角还有一箱,我原本打算等外面平静一点给你送去的。”

张伟纳急忙奔过去,那里存的正是方志敏的遗骨。他赶紧把箱子上的标签纸给撕了下来,然后把遗骨箱子放在法医室内的一个空水池里,接着在箱子上横了一块大木板,再在木板上摆放上瓶子罐子之类的物品。如此,看起来就成了一个工作台。

此后,10年,张伟纳就如一个卫士,日夜悄悄关注和守护着方志敏的遗骨,直到那段岁月的结束。

1977年8月6日,在方志敏殉难42周年的这一天,他的遗骨终得安葬。张伟纳在众人的陪护下,捧出了方志敏烈士的遗骨,并当众一一清点,正好9块。然后小心用红布包好,放进汉白玉特制的棺椁之中。

接着,在无数老百姓和老革命家的护送中,来到了修于南昌城外梅岭山区的墓地,方志敏的遗骨终于可以得以安葬,方志敏的英灵终于可以安息。方志敏的墓碑上写着笔迹熟悉的七个大字:方志敏烈士之墓。这七个大字,是13年前,即1964年5月21日江西省副省长王卓超请毛泽东主席为方志敏写的。该年11月9日,毛泽东主席亲笔写下这7个字后,派人转交江西省委。结果一拖十年后,这七个字才被正式刻于方志敏的墓碑之上。

方志敏被秘密杀害,22年后寻其遗骨9块,再过20年才得以安葬

毛泽东主席为方志敏亲笔题写的——方志敏烈士之墓。

如今回看,方志敏在1935年被秘密杀害后,(1957年)22年后好不容易寻其遗骨9块,但却因历史原因,一拖又再过20年(1977年)才得以安葬,这个过程真是不易!

——惟愿英烈安息,愿我们永远铭记英烈之志和精神。

方志敏被秘密杀害,22年后寻其遗骨9块,再过20年才得以安葬

方志敏

在最后,愿我们以英烈之遗言共勉之——

“我爱护中国之热诚,还是如小学生时代一样的真纯无伪。现在我是一个待决之囚呀!我没有机会为中国民族尽力了,今日写这封信,是我用文字来作一次为垂危的中国的呼喊。(方志敏于一九三五年五月二日写于囚室)”

(文/说历史的女人·绿火)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