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雲計算

雲計算(cloud computing)是分布式計算的一種,指的是通過網絡“雲”将巨大的資料計算處理程式分解成無數個小程式,然後,通過多部伺服器組成的系統進行處理和分析這些小程式得到結果并傳回給使用者。雲計算早期,簡單地說,就是簡單的分布式計算,解決任務分發,并進行計算結果的合并。因而,雲計算又稱為網格計算。通過這項技術,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内(幾秒種)完成對數以萬計的資料的處理,進而達到強大的網絡服務。

現階段所說的雲服務已經不單單是一種分布式計算,而是分布式計算、效用計算、負載均衡、并行計算、網絡存儲、熱備份冗雜和虛拟化等計算機技術混合演進并躍升的結果。

概述

“雲”實質上就是一個網絡,狹義上講,雲計算就是一種提供資源的網絡,使用者可以随時擷取“雲”上的資源,按需求量使用,并且可以看成是無限擴充的,隻要按使用量付費就可以,“雲”就像自來水廠一樣,我們可以随時接水,并且不限量,按照自己家的用水量,付費給自來水廠就可以。

從廣義上說,雲計算是與資訊技術、軟體、網際網路相關的一種服務,這種計算資源共享池叫做“雲”,雲計算把許多計算資源集合起來,通過軟體實作自動化管理,隻需要很少的人參與,就能讓資源被快速提供。也就是說,計算能力作為一種商品,可以在網際網路上流通,就像水、電、瓦斯一樣,可以友善地取用,且價格較為低廉。

總之,雲計算不是一種全新的網絡技術,而是一種全新的網絡應用概念,雲計算的核心概念就是以網際網路為中心,在網站上提供快速且安全的雲計算服務與資料存儲,讓每一個使用網際網路的人都可以使用網絡上的龐大計算資源與資料中心。

雲計算是繼網際網路、計算機後在資訊時代有一種新的革新,雲計算是資訊時代的一個大飛躍,未來的時代可能是雲計算的時代,雖然目前有關雲計算的定義有很多,但總體上來說,雲計算雖然有許多得含義,但概括來說,雲計算的基本含義是一緻的,即雲計算具有很強的擴充性和需要性,可以為使用者提供一種全新的體驗,雲計算的核心是可以将很多的計算機資源協調在一起,是以,使使用者通過網絡就可以擷取到無限的資源,同時擷取的資源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産生背景

網際網路自1960年開始興起,主要用于軍方、大型企業等之間的純文字電子郵件或新聞叢集組服務。直到1990年才開始進入普通家庭,随着web網站與電子商務的發展,網絡已經成為了目前人們離不開的生活必需品之一。雲計算這個概念首次在2006年8月的搜尋引擎會議上提出,成為了網際網路的第三次革命。

近幾年來,雲計算也正在成為資訊技術産業發展的戰略重點,全球的資訊技術企業都在紛紛向雲計算轉型。我們舉例來說,每家公司都需要做資料資訊化,存儲相關的營運資料,進行産品管理,人員管理,财務管理等,而進行這些資料管理的基本裝置就是計算機了。

對于一家企業來說,一台計算機的運算能力是遠遠無法滿足資料運算需求的,那麼公司就要購置一台運算能力更強的計算機,也就是伺服器。而對于規模比較大的企業來說,一台伺服器的運算能力顯然還是不夠的,那就需要企業購置多台伺服器,甚至演變成為一個具有多台伺服器的資料中心,而且伺服器的數量會直接影響這個資料中心的業務處理能力。除了高額的初期建設成本之外,計算機的營運支出中花費在電費上的金錢要比投資成本高得多,再加上計算機和網絡的維護支出,這些總的費用是中小型企業難以承擔的,于是雲計算的概念便應運而生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