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桓公十八年
春,王正月,公會齊侯于泺。公與夫人姜氏遂如齊。
夏,四月丙子,公薨于齊。丁酉,公之喪至自齊。
秋,七月。
冬,十有二月己醜,葬我君桓公。
蔡桓公病死了,還被降級處理
公元前694年,周莊王3年,魯桓公18年
去年的時候,十月發生日食,《春秋》不記錄日期,以特有的筆法來告訴人們,無日,天有不測。
王,正月,公會齊侯于泺。公與夫人姜氏遂如齊。
正月,魯桓公決定和夫人文姜到齊國拜訪。女子外嫁無事一般不回娘家,況文姜父親齊僖公已經去世,此時回齊國幹什麼?

魯桓公
若是為公,不應該帶文姜一起出差,若是為私,那文姜去齊國要去見誰?大夫申繻勸谏魯桓公說:”女人有家庭,男子有妻子,夫妻之間也不能互相輕慢不敬,男女之間不能互相嬉笑無禮,否則一定會出問題“
魯桓公不以為意,執意要帶文姜去齊國,這注定是一次有去無回的旅行。
文姜在娘家的時候就風流,和哥哥姜諸兒好上了,就是現在的齊襄公。這是畸形的戀愛,齊國第一家庭也是混亂不堪。
也許齊僖公早有耳聞,想把文姜早點許配出去,許配給鄭國太子忽,後來的鄭昭公,被拒絕了。齊僖公的大女兒齊姜,即宣姜,本要嫁給衛國太子急子,卻被衛宣公給搶了,宣姜先嫁宣公,後嫁宣公的兒子昭伯,也是亂。
文姜在齊國的日子好不快活,見了齊襄公,舊情複發,兩個人很快就在一起鬼混了,文姜住在宮殿裡不出來,魯桓公在招待所裡急死了,哪有不透風的牆,很快,魯桓公手下就把那些風言風語的傳聞告訴了桓公。
桓公很生氣,這綠帽子帶得齊魯兩國都知道了,魯桓公氣得瑟瑟發抖,對着文姜大罵。文姜理虧,但很驕縱,娶大戶人家的閨女得想清楚,你圖她什麼?一般大戶人家的閨女有脾氣沒道理,有氣質沒素質,魯桓公是國君,但面對齊國和齊襄公也無可奈何。
文姜跑到齊襄公哪裡告狀,對齊襄公說:“魯公罵我,說同不是我的兒子,而是齊侯的兒子”齊襄公也自知理虧,但很生氣。小人物生氣,以頭撞牆,大人物生氣,翻天覆地。公子哥理虧歸理虧,做事憑蠻力,不憑道理。
四月十日(丙子),齊襄公宴請魯桓公,國宴規格,使臣,官吏,樂舞自不可少,不斷有人敬桓公酒,桓公不能拒,于是酩酊大醉。
齊襄公示意公子彭生扶持魯桓公登車送回住處。行車不到二裡,彭生在車上佯裝抱緊魯桓公,雙臂用力一勒,魯桓公肋骨折斷,骨頭刺入心髒,桓公大叫一聲,吐血而亡。
堂堂國君死在别的國家裡,還是被刺身亡,這是莫大的恥辱。魯國欲發兵報仇,但齊國是大國,要打打不過,不打丢臉。無奈修書一封送往齊國。齊襄公打開一看:”寡君畏君之威,不敢甯居,來修舊好。禮成而不反,無所歸咎,惡于諸侯。請以彭生除之。“
齊襄公
齊襄公無奈,欲殺公子彭生。
公子彭生還自以為聽國君的行動,有功,卻不想自己反而被當作替罪羊,大呼冤枉,正要呼喊,還沒有出聲已經做了刀下鬼。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之人正是這種下場,做事立功,當做有道理之事,做無道理之事,就像主人的惡犬一樣,不過是工具罷了。公子彭生一縷魂魄凝成一股怨氣,遊蕩在荒野無所歸去。
五月初一(丁酉),魯桓公靈柩從齊國運至魯國。
文姜與哥哥齊襄公姜諸兒通奸害死自己老公魯桓公,自知沒有臉面回魯國見兒子和國人,也沒有理由待在齊國,隻好在齊魯邊境的地方住下來。孤獨終老。
文姜
當時有人看不慣文姜和齊襄公的兄妹亂亂傷風敗俗的淫蕩和惡行,寫詩來諷刺她,收錄載詩經。
載驅薄薄,簟茀朱鞹。魯道有蕩,齊子發夕。
四骊濟濟,垂辔沵沵。魯道有蕩,齊子豈弟。
汶水湯湯,行人彭彭。魯道有蕩,齊子翺翔。
汶水滔滔,行人儦儦。魯道有蕩,齊子遊遨。
翻譯成現代白話是這樣的:
馬車疾馳聲隆隆,竹簾低垂紅皮蒙。魯國大道寬又平,文姜夜歸急匆匆。
四匹黑馬真雄壯,缰繩柔軟上下晃。魯國大道寬又平,文姜動身天剛亮。
汶水日夜嘩嘩淌,行人紛紛駐足望。魯國大道寬又平,文姜回齊去遊逛。
汶水日夜浪滔滔,行人紛紛駐足瞧。魯國大道寬又平,文姜回齊去遊遨。
還有一首詩諷刺魯桓公,
敝笱在梁,其魚鲂鳏。齊子歸止,其從如雲。
敝笱在梁,其魚鲂鱮。齊子歸止,其從如雨。
敝笱在梁,其魚唯唯。齊子歸止,其從如水。
破魚籠子架設在攔魚壩上,任由鲂魚鳏魚遊進又遊出。齊侯的妹子回到齊國來了,仆從如雲啊多得不可勝數。
破魚籠子架設在攔魚壩上,任由鲂魚鲢魚遊進又遊出。齊侯的妹子回到齊國來了,仆從如雨啊多得不可勝數。
破魚籠子架設在攔魚壩上,任由這些魚兒遊進又遊出。齊侯的妹子回到齊國來了,仆從如水啊多得不可勝數。
魯桓公像破魚網一樣,管不住老婆任由其遊進遊出,
冬,十二月十七日,安葬魯桓公。魯桓公,姬允,公元前721年殺死哥哥魯隐公,在位十八年,公元前694年被齊襄公陰謀殺死。有智慧的人深謀遠慮,講道義的人行事果斷,有仁德的人能守護國家,有了這三種品質才能外出會盟,魯桓公,沒道義,缺仁德,少智慧,在位多年,到處跟随其他諸侯參與無謂的戰争,殺人者亦被人殺,不是報應嗎?
參考閱讀:
魯桓公放火,人心變壞的開始
十月飛雪,人間失序,精神世界影響着自然世界的秩序
君子應該保持警惕的三件事,讀懂的時候已經老淚縱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