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革命曆史題材劇《渡江戰役》正在籌備中,将于11月開拍。

《渡江戰役》
顧名思義,《渡江戰役》講述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後,中國人民解放軍強渡長江,占領南京,譜寫了“百萬雄師過大江”的恢宏壯闊的曆史畫卷。
《渡江戰役》是建黨百年重點獻禮劇,制作完成後預計會登上央視一套晚間黃金檔播出。
渡江戰役雖然沒有與遼沈、淮海、平津戰役并稱為“四大戰役”,但其地位也是舉足輕重的,是值得文藝界重點描摹的。
據悉,《渡江戰役》将由沈雷導演執導,他的代表作包括《面具背後》《幸福有配方》等劇;
《面具背後》
但是客觀地講,沈雷導演的代表作品質并不高,諜戰劇《面具背後》漏洞百出,家庭劇《幸福有配方》三觀扭曲,目前為止該導演的作品還沒有特别出彩的!
是以,以他的資曆駕馭“渡江戰役”這種級别的曆史題材确實有些“趕鴨子上架”的意思,不免讓人擔憂這部劇的前景。
《大決戰》
此前,反映“三大戰役”的重大革命曆史劇《大決戰》在央視播出,然而如此波瀾壯闊的的曆史,那麼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和光輝傳奇的革命人物,卻被高希希導演拍成了一部雞零狗碎的“大雜燴”。
可能是沒有聘請軍事顧問,高希希版的《大決戰》“媲美”抗日神劇。
為了展現我軍英勇,硬是讓戰士們頂着炮火無腦沖鋒,端着槍邊打邊吼,還無限傾瀉彈藥,倒下的越多背景音樂越悲壯,整個戰鬥場面幾乎沒有戰術可言。
地表最強輕步兵,就這打法?這是贊揚我軍還是抹黑我軍;
唐國強
西柏坡的戲份明顯力度不夠,唐國強飾演的領袖總是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樣,劉勁、王伍福、郭連文等特型演員飾演的角色則如秘書或者侍從一般圍繞着,這很明顯是不符合曆史的;
很多演員還是高希希導演的“關系戶”,比如飾演林總的演員于和偉。
馬紹信
此前在八一電影制片廠的《大決戰》三部曲中,馬紹信老師傳神地表現出了林總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的氣度;
但到了電視劇版,演員的表演張牙舞爪、咋咋呼呼,别說統領百萬之衆,看上去就像個連長;
前者是陰鸷,仿佛一隻夜枭在漆黑夜裡凝視着天空。後者是“彪”,沒錯,就是“範德彪”得“彪”。
諸如此類的問題比比皆是,高希希導演用一部劇版《大決戰》為同行們樹立了反面教材。
高希希
由此,高希希也也遭到了觀衆調侃:《大決戰》是經典電影,要翻拍成電視劇,應當派一隻虎來導演,派不出一隻虎,也要派一隻狗,最後派了一隻豬來拍。
反觀電影版《大決戰》,幾乎對劇版呈現出碾壓姿态,全方位的勝出,實屬百看不厭的戰争片經典。
回到即将開拍的《渡江戰役》,同樣是宏大的曆史題材,同樣是建黨百年獻禮劇,同樣是三個層次的展現:宏觀上的戰略決策、中觀上的戰役指揮以及微觀上的人物刻畫,主創可能會面對與《大決戰》類似的創作問題。
是以,希望主創能吸取劇版《大決戰》的教訓,不求主創拍出曠世之作,但求别爛過高希希版的《大決戰》!
文/宋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