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森林》|在片刻的孤獨裡,學會盡情地活着

人生浮浮躁躁,步履匆匆不停,我們不禁會問自己,哪裡才是可以歇息的靜谧之處?

如果在現實裡找不到,那麼哪裡找得到我們的烏托邦?離開世俗的生活,真實存在嗎?

由日本導演森淳一執導的電影《小森林》,便将許多人心目中的“理想生活”搬到了銀幕上。

和所有平凡的人一樣,她在城市長大,看慣了喧嚣。聯考過後,覺得自己無法融入城市的女孩市子結束了忙碌緊湊的生活。

《小森林》|在片刻的孤獨裡,學會盡情地活着

回到了位于東北地區的老家小森村,在這個幾乎與世隔絕的村落裡渡過了一段又一段甯靜歲月。

《小森林》|在片刻的孤獨裡,學會盡情地活着

沒有絢麗的色彩,群山之中的小村村莊裡,展現給我們的是四季顯著:春意盎然,暑氣蒸人,落葉知秋,冬日暖陽。

電影時刻透露出生活的淡雅,淳樸和自然。她每日裡在稻田裡忙活,間或采集季節性的山珍烹饪美食,生活平淡卻多彩。

它的慢節奏,帶着我走進生活深處

我們随着慢悠悠的鏡頭,穿過樹林,走過田埂,去到了小森村裡。電影如同紀錄片一般,展開了悠揚得像笛聲一般的《小森林》畫卷。

《小森林》|在片刻的孤獨裡,學會盡情地活着

借用市子的心聲,随着每一天在小森林的日子而慢慢展開。

我們和市子一起在清晨裡騎着單車,在每一條崎岖不平的鄉村石子路留下足迹,聽過每處河流的叮當聲,為着突然降落的雨滴而驚慌。這是一天的慢悠悠地開始……

《小森林》|在片刻的孤獨裡,學會盡情地活着

每個市子獨自生活的日子裡,電影如數家珍地為觀衆呈現了市子制作美食的過程。

沒有華麗的特效、沒有刺激的情節,《小森林》脫去了複雜的外殼,直擊人們心裡最深的地方。

《小森林》|在片刻的孤獨裡,學會盡情地活着

小森林沒有supermarket,每個在小森林村落裡居住的村民都會去用雙手擷取原料:收割黃橙橙的麥子、采摘紅彤彤的果子、輕撫不經意間在田埂綻放的鮮花……

《小森林》|在片刻的孤獨裡,學會盡情地活着

新鮮無污染的食材,是大自然最珍貴的饋贈。受媽媽的影響,市子對于制作食物有着濃厚的興趣。

《小森林》的主要篇幅,都在呈現市子用最新鮮的食材親手制作美食的過程:烤面包、制作甜酒、制作果醬,煎、炒、炸、蒸、煮………

是以,這部電影也被觀衆們戲稱為“舌尖上的日本農村”。

《小森林》|在片刻的孤獨裡,學會盡情地活着

作為《小森林》的“主角”,美食始終陪伴着市子,為觀衆帶來心靈的撫慰。

沒有山珍海味、沒有大魚大肉,即使市子做着最簡樸清淡的食物,也有着最滿的幸福和應有的殘缺。

《小森林》|在片刻的孤獨裡,學會盡情地活着

在水汽彌漫中,采棉種稻,釀酒煮醬,夏日裡一隻清涼酸甜的冰鎮番茄,冬日裡一碗香氣騰騰的糯米醬飯。

沒有昂貴的原料,沒有精緻的做法,但一切的味道、口感都恰到好處,如小時候媽媽做的那般。

《小森林》|在片刻的孤獨裡,學會盡情地活着
《小森林》|在片刻的孤獨裡,學會盡情地活着

在電影中,時常穿插着市子對童年、對母親的回憶。每一道美食,都淬滿了時光的遷移,親手還原記憶中的食物,也是市子回溯時光、品嘗記憶的方式。

不是食物曆經時間而不滅,而是感情穿越了始終,于是,一道道菜成了感情的載體,成了心安的方式。

《小森林》|在片刻的孤獨裡,學會盡情地活着

一個人勞作、一個人收獲、一個人生活……百般滋味,隻需一人品嘗。

也許,孤獨就是生活原本的樣子,而我們應該做的就是欣然享受孤獨的滋味,等着花遍滿山。

每一幀都是長篇畫卷,恍如仙境。

《小森林》裡的風景可以說得上是美輪美奂,更足以稱道的還有它的真實。

茂密森林,一層掩飾一層,青綠被墨綠掩蓋,就像把村落裡的人們也藏匿了起來,把這個奇境隔絕在喧嚣以外。

《小森林》|在片刻的孤獨裡,學會盡情地活着

春天的鄉村,充滿了希望。成簇的鮮花過于修飾,雜亂無章卻自成一派的花朵才是小森林的真實風景。

就是最簡單的白、黃、粉……不是名貴的品種,卻帶來了純粹而無需付費的幸福。

《小森林》|在片刻的孤獨裡,學會盡情地活着

夏天會草長莺飛,也會為因濕氣過盛而狂長的野草感到厭煩。看着沒有了阻攔的草木,奮力摘草的你,也會禁不住叉腰無奈。

《小森林》|在片刻的孤獨裡,學會盡情地活着
《小森林》|在片刻的孤獨裡,學會盡情地活着

秋天如果到了,那一定請你快快去親吻降落到你頭頂的梧桐葉,在這一片金黃色裡,握住屬于你的緣分。

《小森林》|在片刻的孤獨裡,學會盡情地活着

和朋友談心的時刻,不需要繁華,就是簡單地擺上座椅,在簡陋的小草棚下,邀請他也嘗一嘗自己所做的食物。

《小森林》|在片刻的孤獨裡,學會盡情地活着

如果碰上冬天,也不要失望。靜靜地欣賞造物主留白的畫卷,白色與冰藍色鋪天蓋地,像是被施展了魔法。

這樣的美,即使裹着厚厚的棉襖,也會忍不住駐足眺望吧!

《小森林》|在片刻的孤獨裡,學會盡情地活着

正如電影所說:“冬天真冷啊,但是這種寒冷又讓人安心,因為每天都知道過了今天離溫暖又近了一天。”

“雖然天氣很寒冷令人頭疼,但是有些食物隻能天冷的時候才能做。寒冷也是很重要的調味料。”蒼白的冬天也有值得收藏的魅力!

《小森林》|在片刻的孤獨裡,學會盡情地活着

小森林治愈處:從不依靠、從不尋找。

有人說:《小森林》系列在人生境界上又進了一步。

市子在小森林裡一直都是雙手慢慢經營自己的生活,無論生活裡有多少令人失措的事情發生了,也從不浪費大好韶光。

《小森林》|在片刻的孤獨裡,學會盡情地活着

回到小森林的選擇從來不是偶然。在母親不辭而别,隻留下她一個人後,面對寂靜又熟悉的山野,直面百味雜陳又清淡孤寂的心事。

獨自開始操持耕種生活,努力複原着母親教給她的那些美食和舊日生活。

《小森林》|在片刻的孤獨裡,學會盡情地活着

年輕的市子成為了獨居的女孩,一個從愛情和親情中孤獨但不絕望的人,一個在鄉間道路上獨自騎行飛奔的身影。

《小森林》|在片刻的孤獨裡,學會盡情地活着

靠着雙手經營着每天的生活,或好或壞都自己知道。即使媽媽離開,但對料理的回憶與再現成為母女間别具特色的交流方式。

更何況還有取自大自然的各種食材,又怎能暴殄天物浪費了大好的韶光。

《小森林》|在片刻的孤獨裡,學會盡情地活着

春夏秋冬,從不依靠、從不尋找,市子在寂靜和努力中,慢慢重塑了生活的意義、她期盼母親的來信、等待着季節的到來、善待人與人之間的緣分,等待樹葉飄零和舊枝新發。

《小森林》|在片刻的孤獨裡,學會盡情地活着

在被“抛棄”和被遺落的小森林裡,她靜靜落下自己的種子,如同大自然的每一個生物,承續自然的生存規律。

聽風而生,飲雨而活,在未來漸漸成長為屹立的喬木。

《小森林》|在片刻的孤獨裡,學會盡情地活着
《小森林》|在片刻的孤獨裡,學會盡情地活着

“土地平曠,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這是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但是有人卻說: “陶淵明在《桃花源記》裡寫得最悲哀的,就是最後一句話,說‘後遂無問津者’。以前劉子骥雖然沒有找到就生病死了,可是他向往我們人間有這樣一個安樂祥和的社會,他要去找;後來連要去找的人都沒有了,連尋找的理想都放棄了,這個結尾是非常悲哀的。”

《小森林》|在片刻的孤獨裡,學會盡情地活着

千百年來,“桃花源”三個字已然成為中華文化中理想社會與生活的代名詞。

事實上,從森淳一的電影《小森林》可以看見,人類從未放棄做那個“問津者”。

《小森林》|在片刻的孤獨裡,學會盡情地活着

願每個人的心中亦都有屬于自己的“桃花源”,每個人都可以享受日子裡片刻存在的孤獨,在或好或壞的日子裡盡情地活。

部分圖檔來源于網絡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