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韻萍:革命家庭

作者:雪絨花原創文學

革命家庭

——寫在中國共産黨建黨100周年之際

文/張韻萍

張韻萍:革命家庭

我的舅舅系河北省正定縣西兆通村人,我的王劍英表姐就出生在這個農民家庭。舅舅開明進步,“七•七事變”前,他便将表姐許配給同鄉小屯村的熱血青年邢修武。1937年“七•七事變”,日寇入侵華北,正在正定縣滹沱河南岸的家鄉一帶讀書的邢修武姐夫,在地方黨的上司下,積極組織知識青年開展我黨《抗日救國十大綱領》的宣傳活動。1938年8月,姐夫秘密加入了中國共産黨。1939年8月,正值《抗日軍政大學》一分校成立,姐夫在學校班主任老師的幫助下,與兩位同學冒着生命危險通過敵人的封鎖線,進入太行山區,到“抗大”一分校學習。學習期間,同學們曾受到朱德總司令接見,還見到了呂正操将軍。

張韻萍:革命家庭

(邢修武與王劍英夫婦)

姐夫曾參加了百團大戰救護工作。1940年8月,我軍發動了“百團大戰”。經過幾個月的戰鬥,受到重創後的日軍開始調集兵力,瘋狂“掃蕩”報複,我軍轉入了反“掃蕩”作戰。當時,“抗大”組織了一支戰傷救護隊,開赴前線,姐夫擔任了戰地救護傷員的任務。那場戰争非常激烈殘酷,槍炮傷、刺刀傷、跌打傷的傷員一批接一批。止血、包紮、固定、搶救……救護人員一天到晚沒有喘息時間,非常疲憊,連吃飯喝水都十分困難。1942年,由于敵人對我抗日根據地反複進行掃蕩、蠶食和封鎖,使得根據地的人口減少了一半,可耕土地遭到大量破壞。在抗日戰争最困難時期,毛澤東發出了“咬緊牙關度過困難”的口号。當時,姐夫在分局機關工作,生活條件很差。劉伯承、鄧小平、李大章、李達、李雪峰等上司也都在大食堂裡喝野菜稀粥,有時弄些花椒樹葉子混在小米粥裡充饑。姐夫在戰火紛飛中得到了極大的鍛煉。

邢修武姐夫的三哥邢興(化名李忠)是遊擊隊隊長,地下黨經常在他家開會。王劍英表姐在婆家耳濡目染,頗受影響,她決心參軍抗日。舅舅也是個抗日積極分子,曾配合時任遊擊隊隊長的李忠掩藏過槍支彈藥,他非常支援女兒跟随姐夫參加八路軍。姐夫參軍三年沒有音信,幾經周折聯系上姐夫,他已配置設定到太行區黨委醫務室工作了。姐夫讓按照信封上寫的位址,去找一個賣饅頭的人即可。

1941年,年僅22歲、從未出過門的表姐在親屬的陪同下到了邯鄲。但是因為不熟悉路,找不到向導,過了半個月,花光了錢,無奈又傳回了家。第二年,表姐把家裡的東西都變賣了,由親屬再次把她送到邯鄲之後,她一個人跟着一個熟悉路途的小夥子,通過敵占區,艱苦輾轉,走走停停,經過武安縣馬小河村、野頭村、配灰村,終于在溫村與邢修武姐夫走到了一起。每天幾十裡的路程,表姐的腳上磨得都是血泡,路上的驚險、艱辛難以言表。

張韻萍:革命家庭

(邢修武1942年在河北涉縣漳河溫村八路軍駐地)

後來,日本漢奸、土匪頭子曾多次到西兆通舅舅家找麻煩,讓舅舅交出女兒。有一次,他們開槍威脅舅舅時,一槍打在梨樹上,險些要了舅舅的命。

表姐參加八路軍之後,舅舅家成為了黨的地下組織和遊擊隊活動的地方。經常開會、住宿、存放物品等。

姐夫經過八路軍野戰衛生部衛生學校學習後,成為部隊的内科醫生,擔任了衛生隊隊長。每次戰鬥,姐夫都跟着部隊到戰鬥最前線去搶救傷員。1946年,他曾在戰場上用步槍掩護當時七分區的張廷發司令員脫離險境,并根據司令員的傷情采取救治措施。1947年,在河南省新安縣與國民黨軍隊作戰中,姐夫帶着一個擔架班和三個衛生員到前線戰場搶救傷員。忽然,一個衛生員的胳膊被炮彈炸傷,血流如注。就在姐夫為他包紮時,又一顆炮彈打過來,他立即用身體掩護住衛生員,姐夫的頸、腰、背、腿三十多處受傷,滿身是血,昏迷過去,經搶救,雖然脫離了生命危險,卻殘留下五枚彈片在體内。

表姐到戰區參加工作後,被組織安排在區黨委醫務室工作,她經受了多次戰争的嚴峻考驗。1942年5月,表姐在太行區黨委醫務室工作還不滿三個月時,遇到日軍沿鐵路線向解放區進行“大掃蕩”,侵犯抗日根據地。太行區黨委機關化整為零,在山上與日寇周旋。組織上安排表姐與馮雪峰、王定坤及一名通訊員到僚縣(現左權縣),跟群衆一起上山“反掃蕩”。一個多月裡,他們曆盡艱險,走遍了山西省的桐峪、麻田和左權縣的大小山頭。馮雪峰是學問淵博的作家,一路上,表姐還跟着他刻苦學習文化知識。1942年7月,表姐和馮雪峰一行四人又回到了太行區黨委機關所在地——涉縣。表姐受到很大的鍛煉,也懂得了革命的道理。

1943年,表姐在五分區二所當護士,她不僅要護理傷病員,也參加開荒種地。1945年,表姐又被調到48團衛生隊,負責特務連的衛生保健工作。表姐一面訓練,一面工作,一面學習,一面參加大生産,一天到晚忙忙碌碌,收獲也頗豐。在大比武射擊比賽中,她還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曾被評為學習、勞動模範。1946年6月,表姐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産黨。

表姐離開家鄉之後,一晃六七年過去,始終沒敢給家中寫過一封信,直到1947年秋冬之交,聽說石家莊快要解放了,她才在山西長治九縱隊留守處設法給家裡捎去一封信。

張韻萍:革命家庭

(1947年11月于長治負傷養傷)

姐夫的三哥邢興,長期從事地下活動,曾化名李忠,他早在1937年日軍侵華時就參加了革命工作,曾擔任遊擊隊隊長。1939年春天,黨組織派李忠騎自行車帶密件到藁城南,上任藁、栾抗日遊擊隊的指導員。當他走到藁城良村村北時,與鬼子遭遇。在萬分緊急情況下,李忠将密件吞下,被鬼子逮捕後,被帶到良村據點,遭到了嚴刑逼供,折磨得死去活來。但是李忠始終沒有暴露自己的身份。黨組織得知情況後,組織了幾十個鄉的村民,聯名證明李忠是良民,進行營救。後來,日本隊長小島又親自帶人到小屯村李忠的老家調查,後被釋放。1942年,李忠又擔任了特務營教導員,在棗強與日寇作戰中十分勇敢頑強,為了掩護主力部隊撤退,阻止日寇侵犯解放區,他總是沖鋒在前。一次,不幸被日寇炮彈把右腿打斷,戰友們把他送到老鄉家養傷。還沒等痊愈,李忠又帶着傷腿,帶領遊擊隊員去摸敵人的崗哨,拔掉了敵人的據點,繳獲了許多武器和戰利品,被傳為佳話。

我91歲的王劍英表姐和93歲的邢修武姐夫于2010年、2016年先後去世,都是離休幹部。舅舅家是一個革命的大家庭,他們的紅色革命故事難以忘懷。

張韻萍:革命家庭

作者簡介:

張韻萍,副主任醫師,原為解放軍第467醫院醫務處主任,現為河北省軍隊退休幹部,河北省作家協會會員,河北省散文學會會員。2011年出版自傳體散文集《女兵的天空》(大衆文藝出版社),獲得第八屆河北散文名作優秀作品獎;2015年出版散文集《流年溢彩》(團結出版社),獲得第10屆河北散文名作二等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