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和設計師石川從狗糞聊到了小便

石川有一個普普通通的英文名字,說起來沒有人不知道,《貓和老鼠》裡的 tom。但這個普通的名字裡卻有一種好玩的思考方式,從他的角度看,tom 這個名字和他的中文名很像,至少寫起來是這樣。

31 歲的石川就獲得了英國 d&ad 全球唯一大獎和産品單項首獎,被英國 design week 評選為當年改變設計面貌的 50 大熱門人物之一,後來回國,他帶領石川設計研究事務是以及立品品牌策劃繼續探索設計領域,以中國先鋒設計師為人所知。

約訪前,想要保證萬無一失,便問起設計癖編輯該怎樣與設計師對話,答“越資深,越沒有架子”。果不其然,他妥帖地回複,“好,ok,我查一下時間表”。

石川的工作室位于廣州東方紅創意園,前身是東方紅印刷廠,除了平頂大門和上面大紅色的 logo 之外,裡面陳簡的磚房和綠樹成蔭的道路籠罩着逃離忙碌的氣息。商業化不重,多設計工作室,路上人稀稀疏疏的。

走過一個小巷,看到有人放無人機。來到一個通體由栅格玻璃組成的正牆面前,知道到了立品品牌策劃的辦公點。一隻巨大的橘色木馬赫然透過玻璃顯現出來。 見到他時,果然如圖檔中有着卡通人物般的方下巴。目光有神,說話的聲音有着南方人的溫柔,一進去就讓我坐在靠工作室旁邊的院子裡,啼鳥不絕。他讓 hr 倒了大杯的茶,拉家常般打開話匣子。

我和設計師石川從狗糞聊到了小便

石川從廣美畢業是在 1998 年,那時候珠三角家電企業呈爆發性生長,僅廣州地區的家電銷售商就不下 3000 家。他為童慧明的企業做設計。後者當時還是廣美設計藝術學教授。教授的眼裡,那個時代中小制造企業群體特征是:理直氣壯地抄襲與模仿别人産品。

說起來,1998 年到 2003 年,童慧明光是電熱水器就設計了四樣,消毒櫃也有四系列。這 5 年内,剛進入社會的石川發現,每年都要做幾款熱水器、幾款消毒櫃。

所謂的四樣電熱水器,每一樣分别有着不同的字首:萬和牌、萬家樂牌、萬和牌強牌瓦斯和萬和牌瓦斯,而四系列消毒櫃,幹脆隻是全透明、懸挂式、高檔立式、嵌入式,小癖覺得聽起來連個讓人激動的空間都沒有。

童慧明曾提出過學生在企業工作的“三年之癢”,認為學生應在進入企業三年之後對其進行重新評估,如果發現企業無法給予自身更大的發展空間則應考慮換地方。

石川選擇離開。他時常翻看國外的設計年鑒,不住揣摩:這麼出色的東西,它是在怎麼樣的一個情況下孕育出來的?他們是怎麼達到這種不斷的就有高品質的一些設計出來?

他滿心疑問地想要解決這個問題,經過一年的深思熟慮後,在 2003 年,這個叫做 tom shi 的年輕設計者背上行囊前往英國中央聖馬丁藝術學院,就讀方向:工業設計碩士,這一去也成就了他在中國設計圈的聲名鵲起。

我和設計師石川從狗糞聊到了小便

這是石川在英國設計的一款産品概念,外包裝采用矽膠材料的骨形灌裝噴霧器,它叫做「狗狗便便噴(dog poo spray)」。将它插入狗糞,噴出液體,它能夠通過化學作用快速硬化小狗的糞便,便于拾起,防止蚊蟲細菌滋生的同時,還能在其表面産生警戒色提醒路人。

十年後談起它的初衷,石川大笑。「英國滿大街基本上都是養狗的」石川所住的社群就是這樣。新鮮狗糞溫度較高,軟啪啪地不便清理,久而久之會破壞社群環境。這個問題引起政府的關注,盡管頒發了禁止法令,最高的罰款可達 1000 磅,但效果甚微。

正逢石川在聖馬丁做畢業設計,每個星期被導師逼得夠嗆,無聊之極。他與另外中國同窗打算參加 d&ad 設計比賽來調劑苦逼生活。先是有了狗便的痛點有待解決,再說石川團隊從小愛看《阿q博士》日漫,主人公阿拉蕾撐着坨屎這經典形象深入人心,設計的來源似乎明晰了。

我和設計師石川從狗糞聊到了小便

[注:阿拉蕾喜歡吃冰激淩,但阿 q 博士每天隻給她買一個冰激淩的錢,是以拿棍子玩便便解饞。]

為什麼能撐得起來?石川聯想到狗糞的特質,覺得必須使它變成塊狀的。

有了聯想之後,團隊着手從網絡和市場上挖掘資料,最終從市面上的建築修補劑和急速冷凍器找到了解決手段,不到兩周,dog poo spray 的概念便誕生了。

「我的問題有兩個,一是解決包裹物,另外一個是把它固化,有了這個需求我才根據它去尋找solution。哪怕它不是在我的專業範圍,也可以嘗試去了解,」石川解釋。

我和設計師石川從狗糞聊到了小便

這款 dog poo spray 為石川所在的團隊奪得 2005 年英國d&ad 「年度設計大獎」和「産品設計單項獎」一等獎。

至此,兩年前心頭的疑問似乎迎刃而解。「我帶着那些問題過去,什麼是原創,原創從哪裡來的,當真正在英國去學習的時候,發現這個都是僞命題。所有的東西都跟我們的生活方式,我們所關注的東西是息息相關的。」

差不多也是在這個時候,石川團隊三人都被 design week 評選為 2005 年改變設計面貌的 50 大熱門人物之一。當時文章中有一句話「從這三位年輕設計師所展現出來的創新思維方式的水準不難想到,在不久的将來中國将會發展成為設計界的重要勢力,就好像他們的制造業一樣。」

石川對創新思維方式的了解是「不循規蹈矩,不安于現狀」。

狗狗便便噴盡管是一個如此有趣實用的設計,并未投産。作為一款消費公益型綠色産品,它的一個特點是具有經濟外部性,消費者不僅在為産品買單,還在為社會公衆買單。

石川認為它的成本代價和商業市場能接受的價值不比對,一般人若可用膠帶粘起狗糞,為何要花大價錢去買狗狗便便噴呢?故作出了商業空間不大的判斷。他總結,「商業世界裡,每個東西存在的原因都會受到很多東西的掣肘」。

然而 08 年,回國兩年的石川面臨着必須要将公益設計投産的狀況。

汶川地震發生後,社會上赈災活動此起彼伏。石川想:從一個設計師的角度,我們能做什麼?回顧當年,一浪浪捐款潮過後,許多災民被迫轉移到 900 平方闆房臨時安置點的師生面臨寒冬,氣溫估計會低至零下十度,石川與 ngo 的朋友溝通後,發現災民們不缺過冬衣物,但如果能為他們一個暖手袋……

我和設計師石川從狗糞聊到了小便

(注:采用高分子塑膠制成,外套繡有手的輪廓,剛好是雙手抱着暖手袋的姿勢。内置控溫裝置,充電10分鐘,達到70度水溫後會自動斷電。)

所有的設計都需要成本,石川此時面臨的問題是,怎麼找到人為公益買單?需求點的結合在哪裡?

當他想到「冬天的女孩子啊,特别現在的女孩子,她們喜歡一人抱一個暖手袋。」,這個結合點就找到了。1100 對心形暖手袋以約 90 元的價格成對出售給市民,一個留下來自己用,一個統一捐贈給災區對象。後者是擁有 74 名教師,973 名學生的四川省彭州市龍門山鎮的龍門山鎮九年制學校。

我和設計師石川從狗糞聊到了小便

暖水袋這個載體在生産意義上或許平淡,但它的特别之處就在于,石川了解到災民真實的需求,并找尋到受災師生和城市白領的共同需求,用具備創造性思維的銷售方式讓它落地。

也許你會想,地震後的赈災設計自然會有完滿的答案(有什麼了不起?)。那麼接下來介紹的另一款綠色工藝設計則發生在更為偶然的日子裡。

我和設計師石川從狗糞聊到了小便

「神馬」是由收集回來的廢棄飲料瓶改造而成的搖搖木馬,利用密集平均受力的原理将塑膠瓶結合在木馬上。木馬的主要部分是細磨實木,底部配有23個孔,可以通配市面上大部分的飲用水瓶,供2歲-10歲的小孩子使用。

市面上不少廢棄塑膠瓶更新改造成燈具、花盆的設計,但有多少能像神馬一樣腦洞大開惹人喜愛?

當時石川剛成為父親不久,想做一個關于一次性飲料瓶的綠色設計,延長别人喝過的瓶子的生命力,神馬是其中的一款。

石川還能回想起來,從打闆的工作室出來,回家隻用穿過一條很短的路,拿着第一隻「神馬」的石川突然察覺到什麼。路旁的小朋友、大媽、阿姨好奇的目光把它包圍,「這個什麼來的很好玩啊」、「那什麼東西」……僅僅幾十米的回家路走得快而極不自在。

我和設計師石川從狗糞聊到了小便

在朋友的唆使之下,石川和夫人開了神馬展覽,小批量生産幾百隻神馬,單價五六百,基本售罄。

「我們隻是賣它木頭的那塊,希望制造一個行為的機會。買回去以後,家長和孩子一起去搜集瓶子,組裝,裝飾和美化它,它才會變成生活裡的一部分。」有些即便沒有小孩的買家也願意把神馬當成 icon 擺在書房客廳裡,與它的精緻和理念是分不開的:用最自然有趣的方式踐行了綠色生活。

這與日本 gk 設計集團社長田中一雄日前在上海 gift show 上的講話類似:當越來越多的元素被添加到設計作品中,表象的複雜不再是設計的焦點,與人和與生活的内在關系成為設計返璞歸真的驅動力。

因為觀衆對神馬的喜愛,整個展覽後被打包去深圳、南京等地巡展,那是在 2011 年。2014年,神馬又在在廣州國際大會開了3個月的快閃店,作為一個虛拟的品牌,銷售咖啡、用具、蛋糕和點心等。

「坊間的一般環保再生産品,水準大多如學生勞作,無法令習慣現代生活的人們為了環保而放棄這些好處。我并不像把環保當作一種行為藝術,反而希望在消費模式之中,将它化作一種新思維,達到公民教育的作用。」石川曾經這麼說過。

他得出的經驗是:「從一個很小很有趣的點出發,把它做成一個系統,大家就會完全從不同的态度去看待這個事情。」被問到是否擔心過收不回本,石川笑了笑,「從來沒虧過。」

以上的三個設計中,石川不斷用試驗性的研究和産品來界定創新思維的範疇,印證其在公益設計中的有效性。除了汶川暖手袋之外,它們的目标更多指向理念的傳播而不是産品的落地,在實踐過程中強調的是經驗和資源的積累。

去年底,石川來真的了。四年前,他與四個 70 後設計師集結起來創立「七+5公益設計組織」。五人在去年底設計出一系列創意公廁概念,劍指「城市公廁」痛點,并邀請了社會團體、人大代表和地區相關機關千來參加廣州設計周的城市公廁設計展。石川在其中負責的是避免地面積尿的男廁「射吧」概念。

視覺誘惑:通過視覺的假象誘導人們主動向前一小步并對準便池。

我和設計師石川從狗糞聊到了小便

益趣資訊:用有趣味有意義的辨別,引導人們向前一步對準便池。

我和設計師石川從狗糞聊到了小便

心理暗示:利用人們的強迫症、好奇心和同情心,不靠近點都不爽。

實體互動:設定限制,融入情景,絕對的安全距離。

我和設計師石川從狗糞聊到了小便

石川針對男廁的「射吧」概念設計,就有人問「那女廁呢」?

有了團隊的資源和經驗,石川希望能夠從團隊系列設計中整合出完整的一套,有效地與相關關方面進行合作并着手實施,這也是七+5今年的目标。

從「射吧」小便再看十幾年前誕生的狗狗便便噴設計,石川一直在商業以外以有趣的方式尋覓公益設計的落點。

小癖采訪時的疑問首先是公益如何取回成本,最後發現這竟也是個僞命題。石川完全以另一個角度來解讀這件事:

「設計師的思維方式可以在除了商業以外的其它很多方面發揮作用,展現價值。可以說我們有一顆不死的心,希望身體力行地去做一些事情和研究吧,這也是不斷地去嘗試,跨越,挑戰原有界限,去尋找一個自己的價值所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