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川有一个普普通通的英文名字,说起来没有人不知道,《猫和老鼠》里的 tom。但这个普通的名字里却有一种好玩的思考方式,从他的角度看,tom 这个名字和他的中文名很像,至少写起来是这样。
31 岁的石川就获得了英国 d&ad 全球唯一大奖和产品单项首奖,被英国 design week 评选为当年改变设计面貌的 50 大热门人物之一,后来回国,他带领石川设计研究事务所以及立品品牌策划继续探索设计领域,以中国先锋设计师为人所知。
约访前,想要保证万无一失,便问起设计癖编辑该怎样与设计师对话,答“越资深,越没有架子”。果不其然,他妥帖地回复,“好,ok,我查一下时间表”。
石川的工作室位于广州东方红创意园,前身是东方红印刷厂,除了平顶大门和上面大红色的 logo 之外,里面陈简的砖房和绿树成荫的道路笼罩着逃离忙碌的气息。商业化不重,多设计工作室,路上人稀稀疏疏的。
走过一个小巷,看到有人放无人机。来到一个通体由栅格玻璃组成的正墙面前,知道到了立品品牌策划的办公点。一只巨大的橘色木马赫然透过玻璃显现出来。 见到他时,果然如图片中有着卡通人物般的方下巴。目光有神,说话的声音有着南方人的温柔,一进去就让我坐在靠工作室旁边的院子里,啼鸟不绝。他让 hr 倒了大杯的茶,拉家常般打开话匣子。

石川从广美毕业是在 1998 年,那时候珠三角家电企业呈爆发性生长,仅广州地区的家电销售商就不下 3000 家。他为童慧明的企业做设计。后者当时还是广美设计艺术学教授。教授的眼里,那个时代中小制造企业群体特征是:理直气壮地抄袭与模仿别人产品。
说起来,1998 年到 2003 年,童慧明光是电热水器就设计了四样,消毒柜也有四系列。这 5 年内,刚进入社会的石川发现,每年都要做几款热水器、几款消毒柜。
所谓的四样电热水器,每一样分别有着不同的前缀:万和牌、万家乐牌、万和牌强牌燃气和万和牌燃气,而四系列消毒柜,干脆只是全透明、悬挂式、高档立式、嵌入式,小癖觉得听起来连个让人激动的空间都没有。
童慧明曾提出过学生在企业工作的“三年之痒”,认为学生应在进入企业三年之后对其进行重新评估,如果发现企业无法给予自身更大的发展空间则应考虑换地方。
石川选择离开。他时常翻看国外的设计年鉴,不住揣摩:这么出色的东西,它是在怎么样的一个情况下孕育出来的?他们是怎么达到这种不断的就有高质量的一些设计出来?
他满心疑问地想要解决这个问题,经过一年的深思熟虑后,在 2003 年,这个叫做 tom shi 的年轻设计者背上行囊前往英国中央圣马丁艺术学院,就读方向:工业设计硕士,这一去也成就了他在中国设计圈的声名鹊起。
这是石川在英国设计的一款产品概念,外包装采用硅胶材料的骨形灌装喷雾器,它叫做「狗狗便便喷(dog poo spray)」。将它插入狗粪,喷出液体,它能够通过化学作用快速硬化小狗的粪便,便于拾起,防止蚊虫细菌滋生的同时,还能在其表面产生警戒色提醒路人。
十年后谈起它的初衷,石川大笑。「英国满大街基本上都是养狗的」石川所住的社区就是这样。新鲜狗粪温度较高,软啪啪地不便清理,久而久之会破坏社区环境。这个问题引起政府的关注,尽管颁发了禁止法令,最高的罚款可达 1000 磅,但效果甚微。
正逢石川在圣马丁做毕业设计,每个星期被导师逼得够呛,无聊之极。他与另外中国同窗打算参加 d&ad 设计比赛来调剂苦逼生活。先是有了狗便的痛点有待解决,再说石川团队从小爱看《阿q博士》日漫,主人公阿拉蕾撑着坨屎这经典形象深入人心,设计的来源似乎明晰了。
[注:阿拉蕾喜欢吃冰激凌,但阿 q 博士每天只给她买一个冰激凌的钱,所以拿棍子玩便便解馋。]
为什么能撑得起来?石川联想到狗粪的特质,觉得必须使它变成块状的。
有了联想之后,团队着手从网络和市场上挖掘资料,最终从市面上的建筑修补剂和急速冷冻器找到了解决手段,不到两周,dog poo spray 的概念便诞生了。
「我的问题有两个,一是解决包裹物,另外一个是把它固化,有了这个需求我才根据它去寻找solution。哪怕它不是在我的专业范围,也可以尝试去了解,」石川解释。
这款 dog poo spray 为石川所在的团队夺得 2005 年英国d&ad 「年度设计大奖」和「产品设计单项奖」一等奖。
至此,两年前心头的疑问似乎迎刃而解。「我带着那些问题过去,什么是原创,原创从哪里来的,当真正在英国去学习的时候,发现这个都是伪命题。所有的东西都跟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所关注的东西是息息相关的。」
差不多也是在这个时候,石川团队三人都被 design week 评选为 2005 年改变设计面貌的 50 大热门人物之一。当时文章中有一句话「从这三位年轻设计师所展现出来的创新思维方式的水准不难想到,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将会发展成为设计界的重要势力,就好像他们的制造业一样。」
石川对创新思维方式的理解是「不循规蹈矩,不安于现状」。
狗狗便便喷尽管是一个如此有趣实用的设计,并未投产。作为一款消费公益型绿色产品,它的一个特点是具有经济外部性,消费者不仅在为产品买单,还在为社会公众买单。
石川认为它的成本代价和商业市场能接受的价值不匹配,一般人若可用胶带粘起狗粪,为何要花大价钱去买狗狗便便喷呢?故作出了商业空间不大的判断。他总结,「商业世界里,每个东西存在的原因都会受到很多东西的掣肘」。
然而 08 年,回国两年的石川面临着必须要将公益设计投产的状况。
汶川地震发生后,社会上赈灾活动此起彼伏。石川想:从一个设计师的角度,我们能做什么?回顾当年,一浪浪捐款潮过后,许多灾民被迫转移到 900 平方板房临时安置点的师生面临寒冬,气温估计会低至零下十度,石川与 ngo 的朋友沟通后,发现灾民们不缺过冬衣物,但如果能为他们一个暖手袋……
(注:采用高分子塑胶制成,外套绣有手的轮廓,刚好是双手抱着暖手袋的姿势。内置控温装置,充电10分钟,达到70度水温后会自动断电。)
所有的设计都需要成本,石川此时面临的问题是,怎么找到人为公益买单?需求点的结合在哪里?
当他想到「冬天的女孩子啊,特别现在的女孩子,她们喜欢一人抱一个暖手袋。」,这个结合点就找到了。1100 对心形暖手袋以约 90 元的价格成对出售给市民,一个留下来自己用,一个统一捐赠给灾区对象。后者是拥有 74 名教师,973 名学生的四川省彭州市龙门山镇的龙门山镇九年制学校。
暖水袋这个载体在生产意义上或许平淡,但它的特别之处就在于,石川了解到灾民真实的需求,并找寻到受灾师生和城市白领的共同需求,用具备创造性思维的销售方式让它落地。
也许你会想,地震后的赈灾设计自然会有完满的答案(有什么了不起?)。那么接下来介绍的另一款绿色工艺设计则发生在更为偶然的日子里。
「神马」是由收集回来的废弃饮料瓶改造而成的摇摇木马,利用密集平均受力的原理将塑料瓶结合在木马上。木马的主要部分是细磨实木,底部配有23个孔,可以通配市面上大部分的饮用水瓶,供2岁-10岁的小孩子使用。
市面上不少废弃塑料瓶升级改造成灯具、花盆的设计,但有多少能像神马一样脑洞大开惹人喜爱?
当时石川刚成为父亲不久,想做一个关于一次性饮料瓶的绿色设计,延长别人喝过的瓶子的生命力,神马是其中的一款。
石川还能回想起来,从打板的工作室出来,回家只用穿过一条很短的路,拿着第一只「神马」的石川突然察觉到什么。路旁的小朋友、大妈、阿姨好奇的目光把它包围,「这个什么来的很好玩啊」、「那什么东西」……仅仅几十米的回家路走得快而极不自在。
在朋友的唆使之下,石川和夫人开了神马展览,小批量生产几百只神马,单价五六百,基本售罄。
「我们只是卖它木头的那块,希望制造一个行为的机会。买回去以后,家长和孩子一起去搜集瓶子,组装,装饰和美化它,它才会变成生活里的一部分。」有些即便没有小孩的买家也愿意把神马当成 icon 摆在书房客厅里,与它的精致和理念是分不开的:用最自然有趣的方式践行了绿色生活。
这与日本 gk 设计集团社长田中一雄日前在上海 gift show 上的讲话类似:当越来越多的元素被添加到设计作品中,表象的复杂不再是设计的焦点,与人和与生活的内在关系成为设计返璞归真的驱动力。
因为观众对神马的喜爱,整个展览后被打包去深圳、南京等地巡展,那是在 2011 年。2014年,神马又在在广州国际大会开了3个月的快闪店,作为一个虚拟的品牌,销售咖啡、用具、蛋糕和点心等。
「坊间的一般环保再生产品,水平大多如学生劳作,无法令习惯现代生活的人们为了环保而放弃这些好处。我并不像把环保当作一种行为艺术,反而希望在消费模式之中,将它化作一种新思维,达到公民教育的作用。」石川曾经这么说过。
他得出的经验是:「从一个很小很有趣的点出发,把它做成一个系统,大家就会完全从不同的态度去看待这个事情。」被问到是否担心过收不回本,石川笑了笑,「从来没亏过。」
以上的三个设计中,石川不断用试验性的研究和产品来界定创新思维的范畴,印证其在公益设计中的有效性。除了汶川暖手袋之外,它们的目标更多指向理念的传播而不是产品的落地,在实践过程中强调的是经验和资源的积累。
去年底,石川来真的了。四年前,他与四个 70 后设计师集结起来创立「七+5公益设计组织」。五人在去年底设计出一系列创意公厕概念,剑指「城市公厕」痛点,并邀请了社会团体、人大代表和地区相关单位千来参加广州设计周的城市公厕设计展。石川在其中负责的是避免地面积尿的男厕「射吧」概念。
视觉诱惑:通过视觉的假象诱导人们主动向前一小步并对准便池。
益趣资讯:用有趣味有意义的标识,引导人们向前一步对准便池。
心理暗示:利用人们的强迫症、好奇心和同情心,不靠近点都不爽。
物理互动:设置限制,融入情景,绝对的安全距离。
石川针对男厕的「射吧」概念设计,就有人问「那女厕呢」?
有了团队的资源和经验,石川希望能够从团队系列设计中整合出完整的一套,有效地与相关关方面进行合作并着手实施,这也是七+5今年的目标。
从「射吧」小便再看十几年前诞生的狗狗便便喷设计,石川一直在商业以外以有趣的方式寻觅公益设计的落点。
小癖采访时的疑问首先是公益如何取回成本,最后发现这竟也是个伪命题。石川完全以另一个角度来解读这件事:
「设计师的思维方式可以在除了商业以外的其它很多方面发挥作用,体现价值。可以说我们有一颗不死的心,希望身体力行地去做一些事情和研究吧,这也是不断地去尝试,跨越,挑战原有界限,去寻找一个自己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