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刺激!東京奧運遊泳項目上午決賽,選手們準備“倒時差”

作者:澎湃新聞
刺激!東京奧運遊泳項目上午決賽,選手們準備“倒時差”

東京奧運會将遊泳項目最激烈的決賽安排在早上進行,以便配合北美觀衆可以在當地黃金時段觀看決賽的收視需求,這一盛傳許久的消息終于等來了東京奧組委的證明。

與上屆裡約奧運會遊泳決賽深夜進行不同,這一回遊泳選手們必須清晨五點起床備戰,上午十點半開始半決賽和決賽。一樣的是,決賽時間的設定看上去總有些奇葩。

9月12日,東京奧組委公布了2020年東京奧運會遊泳賽程,賽程從2020年7月25日至8月2日,全程9天,争議最大的就是預賽放在晚間,半決賽和決賽安排在上午。

這意味着習慣了上午決賽,晚上開始半決賽和決賽的遊泳選手們,又不得不為奇葩的賽程調整“時差”。

奧組委和轉播商的博弈

奧運會已逐漸進入東京時間,但奧運會的賽程安排并不全由東京奧組委說了算。

早在一年以前,東京奧運會遊泳決賽将在上午進行的消息就已傳出。今年7月份,日本遊泳協會主席青木剛也公開表态,“我們希望,能夠在黃金時段為日本觀衆們上演遊泳決賽,遺憾的是,事已至此。”

這也基本宣告遊泳決賽在日本國内晚間黃金時段舉行的努力最終失敗,同樣運動員們也不得不打破生物鐘,重新進行備戰調整。

遊泳一直是美國在奧運會中的傳統優勢項目,作為深受歐美觀衆喜愛的奧運大項,收視率在整個奧運會以及歐美地區排名前列。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為了2014年至2032年的曆屆奧運會(包括冬奧會)的轉播權支付了120.5億美元的高昂轉播費,倫敦奧運會他們隻是勉強達到收支平衡,裡約奧運會的12億美元廣告收入也也僅僅比四年前提升了20%。是以,nbc迫切需要遊泳這樣可以吸引北美廣告客戶埋單的黃金賽事留在黃金檔直播。

縱然東道主觀衆也希望在夜晚的黃金檔欣賞到最激烈的遊泳決賽,但對于承擔着商業壓力的國際泳聯以及奧組委方面還是在這次博弈中最終做出了讓步。

這樣的安排,國際泳聯執行主任馬庫萊斯在接受采訪時顯然不願多談,“國際奧委會做出的這一決定是有道理的,我們唯一的選擇是同意。”

刺激!東京奧運遊泳項目上午決賽,選手們準備“倒時差”

适應比賽時間成運動員最大難題

體育進入商業時代以來,這并不是國際單項體育組織第一次向轉播機構妥協。

裡約奧運會時,為了适應歐洲廣播聯盟的播出時間,田徑決賽被安排在上午舉行。法國撐杆跳選手拉維萊涅曾表态這樣安排對運動員會帶來不便,“早上四五點就要起床,做準備活動,還要吃早飯,因為讓自己興奮起來是需要時間的。”

北京奧運會的遊泳項目決賽,也因nbc的直播要求被安排在了早上進行,調整生物鐘,成了運動健兒備戰的難題。

為了适應早上決賽的時間安排,運動員需要提前兩年開始重新調整自己的生物鐘,按照規律,人起床4個小時後才能達到興奮狀态。

當年備戰北京奧運會遊泳比賽時,中國遊泳隊每天五點半全隊起床空腹開始第一輪訓練,三個多小時遊六七千米後到九點,隊員們才開始吃早飯;一天訓練結束後,晚上九點半,運動員就必須早早上床睡覺。和從前完全不同的時間安排,運動員必須去逐漸适應。

當然,這樣的賽程安排對于所有遊泳選手都是公平的,隻是針對性的“時差”調整并不會一蹴而就,畢竟在東京奧運會來臨前,各項遊泳大賽的決賽依然會安排在晚間。

據澎湃新聞記者了解,目前中國遊泳隊已經開始嘗試在上午進行大運動量訓練,這也是在提前幫助運動員适應。

刺激!東京奧運遊泳項目上午決賽,選手們準備“倒時差”

中國遊泳健兒:來吧,決鬥吧!

調整人體生物鐘以适應決賽時間,運動員同時還要适應東京冬奧會上遊泳項目的密集賽程。

由于新增了男子800米自由泳、女子1500米自由泳以及男女混合接力,如孫楊等多項目參賽的運動員将面臨着不小的考驗。

“洪荒少女”傅園慧認為這對所有的運動員都是公平的,,盡管早上剛睡醒,可能會相對難以調動狀态,“但是大家一樣沒睡醒,來吧,決鬥吧!”

亞運會女子50米仰泳冠軍、世界紀錄保持者劉湘也期待上午進行的奧運決賽,“我沒有試過上午決賽,我相信到時候能适應的。”

事實上,國際泳聯也并不擔心決賽安排在上午會影響選手的成績,畢竟北京奧運會期間,“飛魚”菲爾普斯在水立方成為史無前例的八金王。

裡約奧運男子100米仰泳亞軍、雅加達亞運五金得主徐嘉餘也很樂觀,“上午決賽會很刺激,我覺得對我沒什麼影響。”

同樣,英國遊泳協會訓練總監克裡斯·斯派斯也在接受bbc采訪時,也将安排在上午的決賽稱作“激動人心的挑戰”,“我們相信經過訓練和調整,我們的選手有能力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遊出最好的狀态。”

當然,東京奧運會的遊泳賽程安排也會令志在沖擊多金王的選手遭遇困擾。

根據賽程,7月29日上午将先後進行女子200米自由泳和1500米自由泳。裡約奧運會拿下4金1銀的“核少女”萊德基面臨着一個上午兩項決賽。尤其是1500自中,她将遭遇中國小将李冰潔和王簡嘉禾的挑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