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東晉北府軍堪稱最強軍隊?創始人謝玄有什麼背景

作者:小瑤周遊世界

中國曆史上“最強軍隊”的排行榜,有許多種。其實不在一個朝代,也不可能在戰場真正打一次,屬于“關公戰秦瓊”,隻能當作娛樂新聞看。但一些軍團曾經縱橫四海、所向無敵,不論多少年過去,他們的英雄氣依然在天地間激蕩,讓人懷念、崇敬,比如嶽家軍、戚家軍。在東晉,也有這樣一支軍隊,那就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北府軍”,創始人叫謝玄。

謝玄是謝安的侄子。他的母親叫阮容,和阮籍、阮鹹同族;父親叫謝奕,曾任桓溫的司馬,謝玄自己也做過桓溫的部将。謝玄從小聰明,很受謝安器重。一次,謝安問:我家的子侄并不一定都要出來做官,但為什麼還是希望你們能刻苦學習,每個人都有才能呢?大家都愣住了,誰也答不上來。謝玄說:這就好比芝蘭玉樹,總希望它們生長在自家的庭院裡啊。(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于庭階耳。)謝安聽了,大為贊賞。

這就是成語“芝蘭玉樹”的來曆。芝蘭指靈芝蘭草;玉樹是傳說中的仙樹。後來就比喻成德才兼備有出息的子弟。唐代王勃的《滕王閣序》中有一句為“非謝家之寶樹,接孟氏之芳鄰。”這是王勃自謙的話,意思是:我雖然不像玉樹般的謝家子弟那樣優秀,但你們像孟母的好鄰居,我有幸能夠結識交住。謝安又曾問他:詩經中最喜歡哪句?謝玄答:“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東晉北府軍堪稱最強軍隊?創始人謝玄有什麼背景

這是《詩經》中的名句,出自《詩經·小雅·采薇》,後面還有四句是:“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這是一個普通士兵,訴說長期在外征戰的艱苦、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如果翻譯成現代文,就是:回憶當初出征時,楊柳依依随風吹。如今踏上回家路,雨雪紛紛滿天飛。眼前的艱難想到了往日的溫暖,悲從中來,情感如潮水湧出,讓人無限感傷。謝安是性情中人,頓時覺得他和自己很相似。

但謝玄小時候有女人氣,喜歡佩帶紫羅香囊。謝安不太喜歡這種娘娘腔,直接批評又擔心傷他的自尊,想出了一個辦法。一次兩人玩遊戲,謝安說:你如果輸了,就把紫羅香囊給我。謝安赢到手後,放在火上燒掉了。謝玄明白了謝安的意思,從此不再佩帶這類裝飾品。謝玄文武兼備,在桓溫、桓豁手下都呆過。桓溫曾說:謝玄到了40歲,一定能做軍事統帥。

東晉北府軍堪稱最強軍隊?創始人謝玄有什麼背景

淝水之戰前,前秦國内有童謠唱:“誰謂爾堅?石打碎!”意思是:誰說你堅硬,石頭就可打碎。引申的意思是:誰能擊敗苻堅?是石頭。桓豁聽到這個童謠後,就把兒子的名字中都加個“石”字,比如桓石虔、桓石秀、桓石民、桓石生、桓石綏、桓石康等。但是,淝水之戰中,謝石是統領各軍的征讨大都督。後來的人一想恍然大悟,這個“石頭”原來指謝石啊。這一年謝玄35歲,當時朝廷中很多人反對他任省級高官,認為謝安在走後門,照顧自己的侄子。就在謝安遭到一片非議的時候,有一個人堅定地支援謝玄,可他還是謝家的仇人。

繼續閱讀